

立足亚洲,面向世界。2001年,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之初,亚洲刚刚经历金融危机重创,经济艰难复苏。一路走来,论坛从小到大,“博鳌声音”由弱到强,在凝聚亚洲共识、促进各方合作、推进经济全球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提出许多富有价值的“博鳌方案”,作出了积极贡献。“今年年会将继续聚焦亚洲和世界发展的前沿问题,致力于凝聚各国共促疫后世界经济复苏的共识,推动国际社会加强政策协调和团结合作,迎接共同挑战,促进共同发展。”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李保东说。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近来,亚洲各国共建“一带一路”捷报频传:中老铁路货运站全部启用,柬埔寨金港高速公路通车,中企承建的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进入加速建设期……亚洲区域互联互通的图景更加清晰。敞开胸襟,方能合作共赢。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一年多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倡议,近70个国家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为推动全球共同发展汇聚力量。今年年会多个分论坛聚焦亚洲互联互通、区域经济合作等热点话题,在合作与发展中助推亚洲继续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动力源”。会场外,一座题为“一带一路之歌”的雕塑屹立在三江汇海处。飘逸灵动的金色丝带,顶起同一片天空,传递出对海纳百川、合作共赢亚洲新未来的无限憧憬。
应对共同挑战,迈向美好未来,既需要经济科技力量,也需要文化文明力量。从2001年成立至今,博鳌亚洲论坛已经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






向明,1963年生.四川内江人,师从著名画家阎松父、邱笑秋、张文忠 先生。
现为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香格里拉彩墨画研究院画师、中国铁路文联美协会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内江市美协理事、内江铁路大千书画协会会长、内江市书画院,内江市政协书画院,内江大千书画院特聘画师。内江大千画派首批入驻书画家。
虎画作品:曾获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70周年全国书画摄影作品展一等奖、庆祝新中国成立45周年海内外书画大赛国际展银奖,四川省总工会书画作品展银奖、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川南七市美术作品展获奖最高奖、全国铁路美术,书法,精品展,优秀作品奖。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2016—2018年文艺成果评比特等奖。
虎画作品分別被张大千纪念馆、张大千艺术研究中心、张大千美术馆、内江市档案馆收藏。花鸟作品被眉山市美术馆、内江市档案馆、内江市中区档案馆收藏。
文化·人民日报、中国报道·人物访谈、央视书画频道·四川中心、文旅中国、新华网全媒体平台、四川华西都市报.川南名家专栏、内江日报,内江晚报分别报道向明画虎艺术。
画虎作品浅谈
说起画虎,使我想起初入师门时的情景,老师问我喜欢画什么,我说老虎,老师会心一笑,从此我与画虎结了缘。从最初学习技法到临摹老师及名家作品,再到后来去动物园画速写。几乎没有停止过临摹、半临摹半创作、创作,画到今天已有38个年头,我时常还在为画什么好的题材用什么方法表现而苦恼。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电视中播放的动物世界栏目,当时激动不已,这是我第一次看到野生老虎,有山林、阳光、溪流、草丛、湖泊。老虎迎着阳光登高望远,啸傲山林只问其声,匍匐前进扑食猎物,溪边饮水、嬉戏交配,母虎育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深深打动了我。而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母虎育子的画面,当母虎外出巡食回到家的那一刻,三只幼虎会急切扑到母亲身边,抱腿的抱腿,咬尾的咬尾,另一只则蹲在母亲头下轻轻的鸣叫,只见母虎慢慢的低下头伸出舌头半眯着眼睛,轻轻的舔着幼虎,而幼虎也眯着眼享受着美好的时光。随后母虎小心翼翼,轻轻的躺下,这时幼虎像是听到号令一样一起扑倒母亲怀里拼命的吸食着乳汁,当他们吃饱喝足后调皮的玩耍起来,一会趴在母亲肚上,一会骑在母亲头上,或抱着母亲长长的尾巴使劲的咬着,两只顽皮的幼虎被周边的景象吸引,你追我赶来到一处小溪边,带着既好奇又害怕的神情低头俯身伸出前爪想一探究竟,在小爪一伸一缩间还壮胆似发怒的叫着。这情景让我终生难忘!
有了感觉该如何表现呢?为了画好虎画作品,我尝试了很多方法。如:工笔画虎写意配景,工笔画景小写意画虎、以及工写相间,大写意等表现方法都尝试过。最后感觉最对自己性格,最能表达自己想法的还是大写意。直接以色墨大胆写出虎的形态,在色墨半干时用重墨画出斑纹使其自然侵润,以表现小虎毛绒绒的感觉,若所画虎形态准确,最后无需再勾外形线条。若感觉需要调整,只需用几笔简洁的线条略加勾勒即可。要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自然之美无处不在,关键在于人们如何去发现美。
母虎育子的场景之所以让我感动,是因为这让我想起母爱的无私,不管是人类世界还是动物世界,母爱的伟大都超乎我们的想象,我想这也是我今后创作虎画作品的源泉。希望我的作品能把我的这份感动传递给大家,便是我最大的心愿。(文/向明)


题画虎
一声长啸万古松,
众鸟惊飞影无踪。
踏雪寻跡君不见,
登高方显王者风。
向明诗

《山君图》
密林处处难寻踪,
嬉戏却在山谷中。
鸣泉飞瀑当空啸,
丽影随行自生风。
向明诗

枯树寒枝,漫天飞雪,色与粉的碰撞是否能让人感到画面的寒意?林海雪原中,一对母子艰难前行,母亲不时回目低首,似呼唤又似在鼓励!色与墨相融,冷与暖对比,此情此景如果能让观者在寒意中找到一点温暖,便是我创作这幅画最大心愿。(向明)










童趣图
两小无猜幼君风,
你来我往斗春风。
忽然一鸟掠头过,
张牙舞爪展雄风。
向明诗














题内江新农村
微风撩开了雾霾,
鸟鸣惊醒了太阳。
片片红瓦巧梳妆,
绿水似镜映春芳。
向明诗
甜城湖畔
细雨点新芽,
风微燕低飞。
鸬鹚水中戏,
独钓夕阳归。
向明诗
赏画
朦胧难解智慧空,
点滴笔墨气韵通。
琴棋诗画若能解,
逸品尽在尺幅中。
向明诗
此次报道致力于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做传播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民间外交方面一直不遗余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