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盈在投资】,一个专注分享投资观点与知识的自媒体,点击上方【关注】,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我们印象中的四大行,是庞然大物,在股市里显得臃肿,平时波动也低;它们总是长期横盘不涨。

但自从2023年3月份开始,这一情况悄然生变。过去一个半月的时间,工商银行涨幅10.93%、中国银行涨幅11.46%、建设银行涨幅12.23%、农业银行涨幅14.33%;而同期的沪深300指数仅仅微幅涨2.2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全年,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净利润增速分别为7.5%、7.1%、5%、3.5%。可以看出,四大行的业绩还是围绕着5%左右的个位数增长,所以它们近期的股价上涨并非来自于业绩驱动。抛开业绩,四大行有什么明显的利好吗?

分析四大行为什么走出独立走势,理解背后驱动因素,对于认识现在的股票市场至关重要。

“中特估”的映射,做大做强国有

从去年末开始,监管层一直强调“中国特色估值体系”。一开始的时候,“中特估”并未成为市场共识,但随着国企、央企改革的深入和考核体系的变化,“中特估”被市场认可,并成为宏大叙事下的上涨主线。

涨了,认可度就更高了,而认可度提升继续推升股价,成为特估体系近期走势的逻辑;而四大行就被市场纳入了“中特估”的交易主题。

现在“中特估”主要的交易对象是大央企,石化石油、电信行业、四大行。四大行相比于石油和电信,缺乏冲击力,但四大行估值水平极低,强调特色估值体系的时候估值提升的空间大,所以也不乏资金买入。

国企改革总能带来较大的行情,从2007年大涨的股权分置改革,到2015年大涨的国企改革与重组,再到今年的“中特估”。四大行市值大,上涨需要较大级别的催化剂,而“中特估”这个概念很明显可以充当长期催化剂。

经济复苏,利润增长无悬念

疫情的时候,银行承担了部分压力,需要对其他实体让利。现在对于银行行业的政策表态发生了变化,“金融让利”等相关表述不再出现,这会反映到未来银行具体业务运作和财务数据中。

过去十年,建设银行净利润从1931.79亿元增长到3238.61亿元,复合增长率5.3%,疫情期间这一增长过程也没有被打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经济的主题是复苏,复苏背景下增长达成更是毫无悬念。2022年,银行受累于净息差的缩窄,表现在年报中是营收的增长乏力,四大行也是如此。但2022年第四季度,净息差下行压力已经边际好转,预计2023年这一趋势会延续。体现在营收上,从第一季度开始,后续几个季度逐步提高。

对于经济复苏的成色如何,市场还有诸多顾虑,所以看到CPI数据不及预期的时候,通缩担忧就成为热门议题。但第一季度GDP增速为4.5%,基本上已经可以打破通缩预期,看到这个数据后,花旗已经把我国2023年GDP预期提升到6.1%;而且3月份社会零售总额增长10.6%,市场忧虑的居民消费开始修复,经济形势整体并不坏。

经济形势好转的时候,银行的资产质量也会大幅好转。营收增长提高叠加资产质量好转,推动大行估值提升。

最后

不投资银行的投资者,认为银行业属于同质化竞争,难以获得超额收益。随着近年监管态度的变化,金融行业监管趋严,银保监会升为金融监管委员会,小银行很难与大银行争夺资源,业务、资源、牌照更多向稳健的国有大行倾斜是趋势。

金融改革,资源向头部集中;面对变化,投资者需要做的是改变观念,不再对四大行保持偏见,才能抓住机会。

还有一点,今年的市场特征是“大象起舞”,市值大的公司涨幅大、波动大;市值很小的公司阴跌不断。面对这种市场特征,很多投资者表示“赚指数不赚钱”。这是因为没有料到注册制带来的变化,注册制下,股票供给理论上是无限的,炒小、炒差已经成为历史了。对照港股进程,A股也会垃圾公司“仙股化”,这种小公司风险很大。

你的【点赞】和【评论】

我都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