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的工作往往是直面民生难题和诉求,问题复杂多变。基层干部与老百姓直接交流、密切联系,基层干部形象直接关系到老百姓对政府的印象,关系到党和国家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基层干部要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为广大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断践行新担当、展现新作为。

讲实话。基层干部要有一说一,不夸大不做假,不讲大话、空话、套话,要用群众的语言去和群众沟通交流,以真心换真心。这样干部才能成为百姓贴心人,百姓才能讲实话,诉衷肠。只有真正走到群众中去,与群众成为一家人,才能真正为群众办事,获得群众的信任。要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为了人民,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想群众之所想,就是要“沉下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沟通,多一些人情味,了解人民群众所期所盼,深入基层调研挖掘人民生活中的难点痛点,走在问题前面。

出实招。有些基层干部面对群众需求时只做表面功夫,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甚至疲于应付,一味“穿新鞋走老路”,这些都是需要坚决摒弃的。实实在在为民办事看的是结果,是人民满意度,将人民诉求记在心间,用实际行动干出实效。干部必须要怀揣“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信念,以人民群众为师,虚心向人民群众求教,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真诚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这样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诉求,不断从人民群众的智慧中汲取营养,集思广益,不断增强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自己硬本领。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出实招,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办实事。群众哪里有困难、需要什么,是基层干部要做的实在事情。基层干部不应把基层工作当作的“镀金”之路,不能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少点“雷声大雨点小”的表面功夫,多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惠民工程,在基层工作中,拿出“啃骨头”的韧劲和“钉钉子”的钻劲,真抓实干、务实为民,脚踏实地加油干。人民心中有杠杆。自觉以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为标准。群众满意,工作才算做好了、做实了。为群众办事要以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实事、小事为落脚点,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考量,实实在在为民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