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章头部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需要抽调大批干部参加接管工作,据统计,参加北平接管工作的干部有8000多人,最初从

西柏坡

抽调

干部

大概有

500名。

当甘露从萧三口中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情十分激动,她才29岁,对这个闻名世界的文化古都充满向往,迫切希望到这个大都市去,于是就跟萧三说她要报名。萧三和甘露于1944年10月结婚,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大儿子才三岁,小儿子还不足周岁,萧三到

晋察冀边区工作

后,他们夫唱妇随,被

周恩来

称赞为

“模范夫妻”。幼儿

正是需要母亲照料的时候,但萧三看妻子进京的心情迫切,她还没看过北平,就同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露

甘露后来在她的《甘露自传》中写道:

1949年1月下旬的一个晚上,周恩来副主席召集了一次会议。萧三开会回家来给我传达了会议精神:平津快要解放了,中央已委派叶剑英、彭真二同志负责接管北平。现在需要500名干部参加接管工作,希望现任工作能离开的同志,主动报名参加。我听以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非常激动,考虑到土改工作已结束,可以参加接管北平的工作,征得萧三的同意,就写报告报名,得到中组部批准。那时长子萧铁塔已在中组部托儿所,次子萧平有保姆照管,萧三写作之余照料一下就行。

1月26日,接管干部从西柏坡出发,开赴北平。29日凌晨,甘露与

北平市军管会主任、市长

叶剑英同车经过北平东交民巷,她看到北平很多市民早早就站在街道欢迎解放军。

2月3日,她

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规模盛大的入城仪式

亲眼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举行了入城仪式。

甘露

参加北平军管会接管工作后,任北平军管会农林水利处科长。她的生活繁忙而充实,充满希望,等待一家团聚。

萧三之所以没有陪甘露来京,是因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就要召开了。

1949年

3月5日至13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西柏坡举行,决定将中共

中央和军委机关迁往北平。3月22日,叶剑英、李克农从北平发来电报,说北平及搬迁沿途交通警戒等一切布置就绪,党中央可以搬迁。

西柏坡接到电报后,就开始调动车辆搬迁,

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周恩来、任弼时等

中共领导及核心机关先期离开

西柏坡,

开往北平。

1949年4月初,萧三带着和甘露所生的两个孩子随中央机关来到北平

。中央为了照顾他们一家的生活,将

甘露调回萧三身边,

任全国文联秘书处科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三

在延安时,

萧三、

耶娃、

甘露的

“三角恋”曾闹得沸沸扬扬,党中央不得不出面处理,批准

萧三与

耶娃离婚,结果耶娃负气带着两个混血儿子去了苏联,成全了这对“模范夫妻”。谁料他们到北平后,这三人的婚变又搅得风波四起,再次惊动了党中央。

从甘露的《甘露自传》中可以看出这次婚变的起因:

1949年4月初,萧三带儿子从西柏坡来到北平,他奉周恩来副主席之命,和钱俊瑞同志一起,负责组织参加世界和平大会的中国代表团,已无暇照顾两个幼儿。这样,我只好离开农林水利处,调到萧三所在的文艺界来了。当时,周扬和沙可夫同志正在筹备召开全国第一届文代大会,我被分配在筹备处工作。当时我的大儿子仍在中组部托儿所(香山),二儿子在我身边,找到一位阿姨照管,我可以投入紧张的工作。4月底,萧三随中国代表团经莫斯科到捷克首都布拉格,参加世界和平大会,于5月25日回京。当天,周恩来副主席交给他一个新任务:去莫斯科参加普希金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6月初,他又匆匆去莫斯科了。

由于萧三长期从事国际文化交流工作。

1949年4月,他

随中国代表团经莫斯科到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参加世界和平大会。

苏联方面以为

耶娃

仍然是萧三的妻子,便热心地

为这对“牛郎织女”安排了一次“鹊桥会”

。他们分别五年半了,

耶娃

离开

延安时,他们的儿子大的五岁,小的两岁,现在都已长成了英俊少年。

萧三看到他们,百感交集,不由又想起他

目睹耶娃母子离开时,曾伤感地写下诗歌《送别》。耶娃更是嚎啕大哭,她给萧三写了几十封信,信件从苏联寄到延安,又辗转到西柏坡。如今

他们又在相识相爱之地阔别重逢,诗人动情了,

昔日的恩爱顿时如被唤醒的火山,

情火

喷涌而出。他们紧紧拥抱着,满脸热泪的耶娃抱着萧三说道:

“我们相逢就知道,今后我们是再也分不开的,谁也离不开谁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三与耶娃在莫斯科

可能萧三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内心,他一生中最灿烂的情诗都写给了耶娃,别人无法取代。他怎么会放弃他的内心?放弃他的耶娃?他要带她回国。于是,萧三立刻

给甘露写信:

她(指耶娃)在这里生活很苦,虽然孩子安顿了,但她简直无家可归,收入少,什么东西都卖光了,工作又少意义。因此她愿去中国做事,比较有益,同时愿带立昂、维嘉回国,这我很赞成。我告诉她:她去中国,你不反对,她表示感激你,并且再一次声明决不妨碍我你的家庭生活,决无‘挖墙脚’之意。她只愿立昂、维嘉两个孩子感觉到有父亲,并能常见面,她和我也维持同志和朋友的关系,她就满足了。

甘露毕竟是个通晓情理的女子,自然同情耶娃的处境及独自带孩子的艰辛,何况当初是她插足了萧三和耶娃的婚姻,心中或许有愧,便

同意了。但

她也不是没有防备,一边热情地回信说:“立昂和维嘉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孩子,理应让他们回到中国来,回到革命的队伍里来!”同时又向周恩来作了汇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年萧三与耶娃

因为6月初,萧三去莫斯科参加普希金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前,甘露曾要求和萧三同行,并取得了周恩来的同意,但萧三没有同意。

出国之前的5月30日夜,周恩来找萧三谈话,要求萧三即使把

耶娃

母子接来,也只能放在哈尔滨等地,不能来北平,

萧三当场

做了

承诺。后来

周恩来又委托李立三再次提示他,

萧三也

点头

答应了。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7月9日深夜,大雨倾盆。

甘露正在北京东总布胡同的家里为萧三伏案校对《毛泽东同志青少年时代》的书稿,听见门响,

甘露起身打开门,一下子就惊呆了,门口站着满身雨水的萧三,他身后还跟着金发碧眼的

耶娃

两个混血儿

。萧三把

耶娃母子安顿在里

屋后,出来抱着甘露痛哭,坦白他和

耶娃

难以割舍,

已经同居一个多月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三

萧三对甘露说:“耶娃母子在苏联生活很不稳定,现在革命胜利了,我有责任抚养他们母子。我们还是夫妻,让他们与我们一起生活吧。”

犹如晴天霹雳,

甘露对萧三和耶娃的越轨行为,气愤得

说不出话来,心里爱恨交加,她要与

萧三

休息的时候,耶娃在里屋突然放声大哭。

萧三的三角恋

很快又闹得满城风雨,

大家指指点点、议论纷纷。甘露羞愤之下,再请周恩来出面处理,

周恩来

无论如何没有想到萧三会背叛承诺,只好

把三个人都叫到一起,进行四方谈话。当初

萧三和耶娃离婚,是

周恩来亲自批准的,所以,他

耶娃

,你不是和萧三离婚了吗?

耶娃回答

:“那是为了便于通过国民党的地盘,并不是真离婚。”

这个玩笑真开大了!不知如何是好的

周恩来当即对这个浪漫的诗人严厉批评:

“你三骗!一骗党中央,二骗苏联政府,三骗甘露同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三、耶娃全家

这时期,中苏关系正热。

7月16日,中苏友好协会发起大会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

萧三的工作和使命以及他的婚姻都被放在了这个热点上。

萧三自知

耶娃

已有身孕,左右为难。最终,他

决绝地说

“我要和甘露离婚,和叶华(

耶娃中文名)

复婚!”

考虑到

萧三

的现实取向,也考虑了中苏关系,

许多领导都赞成萧三与耶娃复婚。

无奈之下,

周恩来只好

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来从中协调,做

甘露的思想工作

。俗话说,

清官难断家务事,再难也得断。周恩来首先

安排

耶娃

母子大连暂住,8月甘露被调离北京,

南归杭州,与同乡陈学昭一起筹备中苏友好协会浙江分会,不久

甘露又

调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人事科长。萧三送

甘露母子

到车站时,痛哭流涕地对

甘露

说:

“我一万个对不起你!”

对此,周

恩来

苦笑着

调侃

道:

“你呀,人家是喜新厌旧,你是喜旧厌新。”

不久,萧三便将

耶娃

接回了北京,并且

接二连三地给甘露写绝情信,要求她同意离婚。

周恩来

只能继续对甘露好言相劝,

要求甘露顾全大局,放弃与萧三的婚姻。

处理

萧三的麻烦婚事,

实在不容易,也只有像周恩来这样厚道的人出面了。

接着,安子文、

沙可夫、丁玲、陈明、陈学昭等领导与好友也加入了劝导队伍,

几个月后,甘露逐渐冷静下来。

既然爱而不得,

再留恋已无意义,她同意与萧三离婚,

曾经的“模范夫妻”终于成为镜花水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甘露与她的两个儿子

1950年3月,

甘露

回到北京,被中组部选送到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学习。

这年

耶娃

生下第三子萧和平。

9月,由朱德亲自向萧三传达中央的决定:同意萧三与甘露离婚,与叶华复婚。同时

对萧三感情多变、太过浪漫的行为,给予口头警告处分。

萧三

近乎荒唐的婚变

,也许受制于“政治因素”的考量,但无论有意还是无意,对渴望爱情的甘露而言,那种家庭破碎的心理创伤,终究是无法弥补了。

可怜的“养蚕女”、“花木兰”,只能在心里默默流泪,而漂泊多年的耶娃,终于鸳梦重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的萧三与耶娃

后来,萧三寄给孩子的全部生活费,甘露悉数退回。她决绝地说:“我不希望他再来打扰我们,接孩子,钱啊,信啊的,永远断绝了吧。”

甘露致萧三的信:

肖三:

你真会开玩笑!!你太无聊了!!刚才接市委组织部电话,告诉我你给我叁十万元,托刘长胜同志捎给我。刘交市委组织部,但组织部叫我去取。我不能忍受这样的侮辱,我已告诉他们,请他们把钱退还给你。钱是旧社会压迫人用的唯一工具,领你一个老共产党员,一个世界闻名的最高尚的诗人!!你也用钱来压迫我,你企图用钱来弥补你的罪恶吗?不可能!八九年来,尤其是最近五年来,我为你所遭受的损失、痛苦(这是无尽期的呵!)不是任何东西可以偿还的,钱就更不用说了。

还是拿出一点良心吧!

也许,这对于你们倒是有用处的,用它来把洋婆、洋娃打扮一下,到新年时,在北京街上逛逛吧!!在各种宴会里摆一摆吧,这样倒是可以引起许多人注意的。

甘露

1949年12月29日

这场悲欢离合,究竟是老天开的玩笑,还是当事人的自作自受?

1953年

甘露从

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毕业后,被派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联络部筹建交际科。此后,她和联络部部长谢筱迺相识。

1954年,34岁的甘露与谢筱

结婚,后来生了一个女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耶娃著《世纪之恋——我与萧三》

甘露

的痛苦为代价

耶娃与萧三又开始了

充满浪漫的“世纪之恋”

。耶娃

到新华社任摄影记者,成为新中国第一批在北京工作的外国人,后来她加入了中国国籍,

在中国生活了半个世纪,与萧三相伴终身。

她以沉淀下来的万千柔情,写了一本《世纪之恋——我与萧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耶娃与萧三合墓

1983年2月4日,萧三病逝,享年87岁,

甘露“怀着同志的友谊”也参加了追悼会,她面容平静,外人根本看不出她的心情。

1987年5月24日,甘露病逝,

她在病中默默地走完了67岁的人生之路

有人在她的遗物里发现了一张她和萧三的合照,这才意识到甘露从来就没有放下过往,她独自一人埋下了长达四十年的思念。

只落得挽联:

“声播蚕桑女,名扬花木兰”

2001年11月29日,耶娃(叶华)以90岁高龄在京逝世,结束了她坎坷而传奇的一生,

与萧三合葬。

萧三的浪漫婚恋史,就讲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持续关注和赞赏,更多精彩请回顾:

1946至1948年她生两儿,一家与丁玲同住,周恩来:你们是模范夫妻

1943年经周恩来批准离婚,1944年他第四次结婚,毛泽东祝白头偕老

婚内出轨小24岁的“花木兰”,他洋妻来延安,惊动毛泽东、周恩来

1925年他和俄罗斯女郎在国内热恋,到苏联生下一子,离婚后出大名

她为他改国籍,生下混血儿,1939年他独自回国,毛泽东亲自接待

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