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章头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7年,由于国民党军之前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战略宣告破产,他们开始收缩战线,集中兵力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

面对国民党军咄咄逼人的攻势,毛主席认为敌军就像一个人张开了两只拳头,这样胸膛就露出来了,我们要集中兵力像一把利剑直插敌人的心脏。于是中共中央派刘邓大军主力渡过黄河南下。在取得了鲁西南大捷之后,又千里奔袭挺进大别山。

到了1948年五月份,中共中央下达了一个

新的人事安排

。首先改变中原野战军的作战区域,除华中解放区目前控制的地区以外,陇海路以南、长江以北、直至川陕边区,都归到中原解放区之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起:粟、邓、刘、陈、谭

刘伯承担任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司令员,邓小平担任政委,陈毅担任军区及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

同时兼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及政委,李先念担任第二副司令员。

陈毅本来的职务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中共中央为什么会突然把他调到中原野战军做副职呢?这一点恐怕也是很多党史军史爱好者心中的疑问,其实这里面还是很有门道的。

让粟裕放开手脚,大胆去做

陈毅粟裕二人是一对好搭档,他们在华东野战军配合默契,作战也是顺风顺水,之前二人合作打出了精彩的孟良崮大捷就是明证。

不过这二位将军的能力有些重合的方面,他们都是能够独当一面的大将之才。也就是说,在当前华东野战军还没有完全发展壮大的时候,让两人同居一处,就有些屈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用人一向不拘一格,抗战胜利初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为了发展好东北野战军,也为了让林彪充分发挥出他的才干,毛主席让林彪领导政治局委员彭真,作为东北野战军的党政军一把手。这一人事安排就大为成功。

所以这一次暂时调开陈毅,就是为了让粟裕能够放开手脚发挥他超强的军事才能。毛主席独具慧眼,他知道粟裕绝对能够将华东野战军带到相当的高度,如独挡一面必然可以加速他的成长,为以后的发展起到更好的作用。

有人可能会有疑问,陈毅毕竟之前是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而

粟裕是副司令员,为什么调走陈毅这个一把手呢?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原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充分发挥陈毅的组织才干

虽然陈毅将军也是一位出色的军事家,但他最出色的地方却不是军事指挥,而是军事组织能力。也就是说之前二人的搭档就像是

萧何和韩信。

陈毅特点是更加全面,他战略眼光长远,而且资历深厚颇具威望,因此善于统筹全局,他这个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名副其实。

而粟裕则是军事才能更加突出,他的指挥艺术高超,无论歼灭战、运动战还是攻坚战,都是得心应手。二人搭档可以优势互补,因此才有

陈不离粟、粟不离陈

的说法。

将粟裕留在华东野战军,这样丝毫不会影响当前的作战。而将陈毅调走,则能充分发挥他军事组织以及人脉关系上的一系列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后,中原解放区发展势头迅猛,解放区统辖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两千万人。而中原野战军当初的框架只是四个纵队而已,本身的规模也没有太大的提升,这就导致出现了一个严峻的问题,

那就是干部人数严重不足,急需得到补充。

干部数量短缺的后果非常严重,这导致整个中原野战军领导班子的工作负荷过大,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针对这一现状,邓小平对中央提出,

希望从从华东野战军借调一部分干部暂时到中原野战军工作。

中原解放区在抗日战争时期主要是新四军的活动范围,而当初陈毅作为主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在新四军成立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陈毅对这片地域的了解是极为深刻的,让他来中原野战军工作,对全军的帮助也是非常大的。

以陈毅领衔,召集一批干部前往中原解放区支援,就可以有效地缓解干部数量不足的压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毅能有效协调两个野战军并肩作战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而国民党反动派也在中原投入了很大力量,因此毛主席判断这里将是双方争夺的重点地区。由于敌人实力强大,各自为战是行不通的,不同解放区不同野战军的协同作战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要有一个人去做双方的协调工作,这个人需要有资历有威望,有要有相当的军事组织能力

,因此陈毅自然就是不二之选。

他出身于新四军,之后长期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现在又在中原野战军挂了一个副职,这样的身份就可以很好地起到协调双方的作用了,毛主席的安排可谓是深谋远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陈毅的能力自然不会辜负毛主席的期望,他总管大局的经验非常丰富。当初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遭到重创,陈毅在江北重新成立新四军军部,被任命为军长,可以说新四军就是他一手重建起来的,这份组织能力和人格魅力绝对是超一流的。

除了陈毅以外,时任华东野战军副书记的邓子恢也在也被调往中原解放区工作。据统计,在陈毅调往中原野战军期间,

约有4700名干部从华东调到了中原

调陈毅来中原野战军,不仅是中共中央的决定,其中邓小平同志的建议也起到相当大的作用,而且邓小平也提出,

应该保留陈毅同志在华东野战军职务不变

。这说明中原野战军方面也希望陈毅充当这个协调的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党中央充分考虑了各方意见之后,电告在华东解放区的陈毅和粟裕到河北阜平参加会议,协商下一步华东野战军的军事行动方略以及领导机构的组织等问题。

在会议上,粟裕曾提出:"华东离不开陈军长。"

刘伯承和邓小平当时虽然不在会议现场,但是也致电中央,表示中原局面太大,面临的困难也大,情况非常复杂,以中原解放军现在的领导班子确实力有未逮。而且再次强调了保留陈毅在华东野战军职务不变这一大前提。

中共中央经过反复权衡,最终通过了这一决定。这样一来,华东和中原两大野战军可以顺利地并肩作战了。

这一人事上的变化对解放战争的后续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最突出的就是两军配合打出的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歼敌数量最多的一场战役,

淮海战役。

在中原野战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后,虽然对国民党造成了很大威胁,但中野自身的损失也不小,而且丢弃了很多辎重,已经难以承担主要作战任务。因此淮海战役的主力就是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也不是说中原野战军就没什么作用了,他们作为牵制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淮海战役作战计划的制定出自粟裕,参战部队主要为华东野战军,而且也是华东野战军首先发起进攻。

按照惯例,两支或以上部队协同作战的时候,一般是实力强并且主攻方向上的指挥员担任总指挥。因此淮海战役的指挥按说应该由粟裕担任。但是粟裕将军高风亮节,他知道陈毅在组织协调上的能力,而处理好双方指挥关系,对协同作战的效果大为有利,

因此他主动提出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

这时候陈毅调往中原这一安排的好处就凸显出来了,由于在中原野战军工作了一段时间,陈毅无论对环境还是人员等等都非常熟悉了,再加上他华东野战军司令员的身份,统领全局作战游刃有余。

虽然在淮海战役中

,中原解放军只能出兵十二万人,

并且在重火器以及弹药储备上都不充沛,只能配合作战。但就是在这么不利的条件下,中原野战军不仅在战役前期占领了宿县,截断了徐州方向国民党军的退路,而且之后还紧紧缠住黄维兵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维兵团当时也有十二万人,和中原野战军实力相当,而重火器缺乏的中原野战军攻坚能力也不强,所以局面并不乐观。

但经过艰苦作战,终于等到华东野战军主力的到来,将黄维兵团彻底歼灭。这一切都是与陈毅的努力分不开的。最后我们要说的一点就是

,淮海战役并不是某个人指挥的

,而是毛主席以及中原解放军和华东野战军多位领导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当时淮海前线指挥部成立,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五人组成了一个总前委,其中邓小平、刘伯承是中野指挥官,粟裕、谭震林则是华野指挥官,只有陈毅身兼两职,责任最大。

因此淮海战役的胜利陈毅功不可没。

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