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14日讯(记者杨丝涵 通讯员龚俊)仅仅半年时间,汤湖就在不换水的情况下,实现黑臭水体(劣Ⅴ类)变成IV类。14日下午,中国水协2022—2023年会举行技术交流论坛及专题研讨圆桌会议上,与会专家聚焦武汉圣禹公司“第四代排水系统—清污分流”技术案例,共同探讨汛期溢流污染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汉汤湖水面面积1平方公里,流域面积约为7平方公里。因汤湖附近有很多工厂,由于上游管网存在错接、混接现象,晴天污水入湖,雨天面源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较脏的初期雨水不断在汤湖积聚沉淀,严重超出了汤湖自身的承载能力,导致汤湖水质变差,水体黑臭不堪。

治病要治根。2019年,武汉圣禹公司着手治理汤湖,在汤湖流域原有的“雨污分流”的基础上,构建起“第四代清污分流排水系统”,因地制宜地根据汤湖流域周边城市建设数据、水文特征数据、雨水数据和排水管网现状设计了针对性的清污分流解决方案。随后便对沿线排口、周边居民区和重污染工业区的排水管网进行了科学的清污分流改造。改造后,通过智能识别将污水拦截,并送去污水处理厂处理,较干净的水则经过雨水管网进入湖中。仅半年时间,汤湖水质已达到IV类。时至今日,汤湖越来越清澈、洁净,有草有鱼,水域环境也越来越美。

2020年12月,经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评估认定,武汉圣禹“第四代清污分流排水系统”技术理念先进、工艺成熟,具有针对性较强、投资较少、成本较低、施工周期较短和施工简便等优点,符合《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指南》等相关政策,对解决我国黑臭水体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上,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会长章林伟指出,汤湖治理案例具有很好的总结推广价值。目前清污分流在全国70多个城市已有500个以上的示范案例。如今,中国治水行业已经进入从“治水”到“智水”的时代,“跟上新模式,运用新手段”才能为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编辑:邓腊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评:中国工程院院士任南琪、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首席专家李树苑、上海城建设计集团总工程师唐建国等与会专家纷纷发言,对武汉圣禹“第四代清污分流排水系统”技术案例给予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评: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会长章林伟讲话指出,汤湖治理案例具有很好的总结推广价值。武汉圣禹结合中国城市实际情况,通过反复实践,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水环境治理系统一一清污分流。在全国70多个城市有500个以上的示范案例。如今,中国治水行业已经进入从“治水”到“智水”的时代,“跟上新模式,运用新手段”才能为实现水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评:与会专家认为,中国城市的排水系统历经了第一代直排合流制、第二代截流合流制、第三代雨污分流制,依然没有根本上解决中国的水环境问题,第四代排水系统——清污分流应运而生。第四代排水系统——清污分流从根本上解决了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进入自然水体的问题,能够真正实现城市的水生态文明。清污分流完美符合《新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要求,并被列入中国水协武汉共识,是中国水环境治理的主流核心技术。清污分流是最适应中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中国解决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评:我们怕坏事情死灰复燃,水治理怕黑臭重现。在武汉,昨天下午召开的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22-2023年会上。第四代技术,终于弥补了前三代技术的缺憾,让黑臭彻底服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