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11月20日,江西省人民政府下达文件,追认张国庶夫妇为革命烈士,随后,在烈士的老家江西萍乡上栗隆重举行了“张国庶烈士纪念碑落成揭幕仪式”,至此,这位沉寂56年的烈士终于平反昭雪,可以含笑九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庶,别名张训年,江西上栗金山镇山明村人,1905年9月24日生于一个富裕家庭,他的父亲张劼庄,系清末拔贡,民国初年做过浙江象山知县,1923年他后考入萍乡县立中学,他读书期间正值安源工人运动风起云涌,受此影响他开始接受革命思想,随后就入了党,并担任小组长,后由组织选派前往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庶烈士故里

张国庶从苏联归国后,化名周之德,担任党中央派往上海各区巡视员。同年底,中共江西省委由于叛徒出卖而遭到破坏,脱险的省委宣传部长吴道一、秘书长冯任来到上海,向中央汇报省委被破坏经过,并建议中央立即组织新省委,以领导全省工作,上级任命张国庶为新一届省委书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庶烈士故居

然而,在张国庶上任不久,1930年5月中旬,国民党第18师训练处的一个特务在九江执行侦缉任务时,发现江西省委的组织活动,立即报告南昌卫戍司令部,时任南昌卫戍司令部司令的张辉瓒下达命令,数十名军警闯入省委办公处,张国庶等50余人不幸被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庶烈士雕像

被捕后,敌人得知他是省委书记,又是“共匪头子”张国焘的亲兄弟,于是软硬兼施,想从他口中得到更多的“机密”。敌特先是以高官厚禄相许,劝诱他投降,遭严辞拒绝后,敌特又对他严刑拷打,想使他屈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庶烈士雕像

张国庶始终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张辉瓒恼羞成怒,亲自下令处决张国庶。7月5日,张国庶被敌人装进麻袋沉入赣江,壮烈牺牲,时年仅26岁,其妻晏碧芳被砍去头颅“暴尸三天”。当时的《南昌新闻晚报》报道:“赤匪头子周之德等人被处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庶烈士之墓

张国庶为革命英勇牺牲之后,按理说建国之后是要追认为革命烈士,然而,却一直沉寂,有一条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是大叛徒张国焘的亲弟弟,涉及到大叛徒的问题,是比较敏感,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引起人家的重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烈士同学孔原

直到1984年9月,当时负责筹办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的工作人员,来到北京敬请萍乡籍的中央领导同志孔原审查萍乡革命烈士纪念馆陈列大纲,并请他为烈士馆题写馆名。孔原高兴地答应了这两个请求。但当看到烈士馆的陈列大纲中没有张国庶的名字时,便询问这事,得到的回答是“张国庶不是革命烈士”,甚至认为是有自首情节的叛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原故居

孔原和张国庶是读书时的同学,后来,又一起参加了一些革命工作,知道这件事情之后,感到非常不满,事后,孔原为了追求真理,弄清事实,派人到中央档案馆、上海、南京等地查阅相关报刊(《上海申报》)等资料,并复印了相关段落,以证明张国庶没有自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原雕像

随后,孔原找到江西省有关负责同志,郑重其事地谈了张国庶的问题:张国庶是张国焘的弟弟,张国焘是叛徒,不能认为张国焘有问题就说他也有问题。张国庶是为革命牺牲的,我们活着的人,要为当年这些牺牲的同志说句公道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孔原又联系了张国庶当年的同事程子华了解情况,还找到在张国庶在莫斯科的同班同学出具证明材料,经过大量调查研究,随后,这些老同志高度重视,并分别出示证明材料,他革命烈士的身份终于得到了确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念碑

1986年11月,孔原回萍乡参加萍乡中学80周年校庆。看到烈士馆的展出,还了历史真相,孔原非常高兴地说,这才是实事求是地面对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庶烈士纪念碑揭幕仪式

志未酬身先死碧血赣江滔滔泪,名终正魂幸归清波萍水汩汩情,张国庶烈士纪念碑落成揭幕仪式上的一幅对联,对联是张国庶烈士的后人创作,他们得知烈士忠魂归故里,特别来参加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烈士孙子

张东平参加祖父纪念碑的揭幕仪式,让他感到很激动很欣慰,特别是为祖父立碑,让祖父魂归故里,要感谢家乡人民为此做出不懈努力,一同回来参加烈士揭牌仪式的,还有张国庶烈士堂长侄张陈光墅,他戴着一顶白色的帽子,上身穿着一件白色的外套。虽然已经古稀之年,耳朵需要借助助听器才能听清楚对方的讲话,可依旧是精神矍铄,神采奕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烈士后人

如今,张国庶烈士的故居已经修缮一新,位于上栗金山镇山明村,距县城30华里的一个小山村,一条弯弯曲曲的乡村公路,直抵群山环抱的故居,站在这个村子的高处往四周看了看,典型的南方农村民居的格局,有山有水有田有地,门前有流水潺潺的小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国庶烈士故里

故居周边村子里的农民,还有一同回来参加烈士纪念碑揭牌仪式的直系和旁系亲属的后人,谈起张家兄弟,几乎异口同声,都无比感慨:时势造英雄,大哥的结局叫人遗憾和痛心;三哥张国庶英勇牺牲,成为著名的革命英烈,使我们感到惋惜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