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11月2日上午,在苏联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的第一起飞位置,一架苏27K正在做准备,今天它将进行自己的首次航母起飞试验。
但事情却并不像预期的那么顺利。
当试飞员普加乔夫启动发动机加速时,飞机在长达14秒的时间内纹丝不动,任凭高温高速气流喷向导流板
紧接着,一声巨响传来!航母的喷气导流板突然爆裂,破碎的金属片四处飞散,泄漏的水蒸气也在甲板上弥漫,试验被紧急终止。
这次事故的起因,是苏霍伊设计局总设计师西蒙诺夫的一个临时决定,当时他正亲自带队在航母上指挥试验。突发的事故差点断送掉西蒙诺夫试飞团队的前途。
大家好,我是天阔。这期咱们的话题是:米格29K和苏27K大斗法。
1991年1月20日,苏联第一艘能搭载常规起降舰载机的航母,在长达8年的建造后,终于正式服役。
这艘航母曾经先后使用过“苏联号”、“克里姆林宫号”甚至“勃列日涅夫号”的名字。1989年它开始海试时,国内军事杂志曾刊登过它的照片,那时它的名字是“第比利斯号”,因为和课文《第比利斯的地下印刷所》同名,所以我对这个舰名印象很深。2年后的1991年1月20日,它又更名为库兹涅佐夫号正式入役,并一直沿用至今。
从80年代末到1991年,苏联在库兹涅佐夫号上进行了多次海空联试,两个备选型号米格29K和苏27K在联试中展开激烈竞争,争夺舰载机的唯一名额。
竞赛中,苏联两大飞机设计局米高杨和苏霍伊都拼尽全力。尤其是苏霍伊,他们在先后坠毁了5架原型机的情况下,依然不计成本持续投入,总设计师西蒙诺夫为了取胜,更是险招频出。因为他们的对手是著名的米格29K,必须认真对待。
米格29K,是设计师贝尔雅科夫领导研制的舰载机,它名字中的字母K,含义为“舰载”。在苏联军用飞机编号中,有不少都带K,通常用于出口机型,K代表“商业”;专门卖给中国的飞机也会用字母“K”,意思是“中国”。
早在70年代,米格29的舰载型米格29K,就已经立项。主设计师贝尔雅科夫在认真分析了美国舰载机后,把米格29K定位为“多用途舰载机”。他认为,美军的F/A-18将会淘汰掉A6和F-14,同样是多用途型号的米格29K,也一定会成为苏联未来唯一的舰载机。对航母来说,载机的种类越少越有利。
在航母有限的空间内,机身小巧的米格29K具有天然优势,但要想成为唯一,必须具备多用途能力,还要战胜苏27K。
米格设计局为米格29K投入了大量财力。功夫不负有心人,它的任务扩展能力的确远超苏27K;但苏27K航程远、载弹量大,改装潜力也要优于米格29K。
因此,在“海空联试”这个大擂台上的表现如何,将直接决定谁能赢得舰载机选型的胜利。这不仅是战机的竞争,更关系到两家设计局,在未来海军航空兵武器发展中的话语权。
1988年6月联试正式开始,首先进行的科目是舰载机低空接近航母,也就是让飞机在海上找到航母并进行超低空通场。这是为了验证飞机的海上导航能力,以及和航母助降设备的兼容性。
1988年6月23日,一架苏27K和一架米格29K开始测试。飞行员分别是40岁的苏霍伊试飞员普加乔夫和42岁的米格试飞员奥巴科罗夫。当天,双方都顺利完成了距甲板30米和7米高度的通场。
第二天进行的是模拟着舰,试飞员要按着舰程序掠过甲板,通场时会放起落架但不放尾钩。
这天的测试成了双方试飞员展示飞行技巧的表演,他们反复驾机从着舰区上方1米到3米的高度通过。普加乔夫还做了一次主机轮接触甲板后的复飞,这已经非常接近真实着舰。航母上的导航和助降设备也利用这次机会进行了调试和校准。
以上两次试验算是“赛前热身”,真正的较量在几个月后才正式开始。
1989年11月1日是苏联航母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天,首次固定翼舰载机拦阻着舰将在这天进行。
当天,航母上高层云集。航母验收总负责人、航母总设计师、黑海造船厂厂长以及军队高级代表,都出现在了库兹涅佐夫号上。
要参试的飞机为一架苏27K、一架米格29K和一架苏25UTG,着舰也按这个顺序依次进行。苏霍伊和米格约定:为了公平,如果苏27K第一个在航母上完成降落,那么首次从航母起飞的荣誉就必须让给米格29K。看来双方对试验都充满信心。
下午1点整,普加乔夫驾机从机场起飞。46分钟后,他驾驶的苏27K慢慢接近航母并降低高度放出着舰钩。普加乔夫技艺精湛,准确勾住了航母的第二拦阻索并稳稳停住,完成了苏联历史上第一次拦阻着舰。一小时后,奥巴克罗夫驾驶的米格29K也以同样的方式成功降落。
按原计划,米格29K将于次日率先从航母滑跑,冲击苏联首次滑跃起飞的记录。但米格设计局以第二天气象可能变差为由,要求刚刚着舰的米格29K立即起飞。
这个要求遭到在场专家的一致反对,因为刚刚完成降落的飞机,还没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西蒙诺夫更是坚决反对,他说不做维护就起飞“既不严肃、也不安全”,和米格设计局的代表争执不下。
苏联和大鹅,似乎都有一种鼓励去打破条条框框的文化。这场争执也是如此,航母上的专家委员会,最后把是否起飞的决定权交给了试飞员,让奥巴克罗夫自己来决定。
这位哈萨克族飞行员绕着飞机检查了几圈后说,他有百分之一百的把握能够成功。
专家委员会立刻同意起飞,唯一的要求是,奥巴科洛夫必须从第三起飞位置的长跑道升空。
1989年11月1日16时48分,试飞员奥巴克罗夫驾驶米格29K,在起飞制动器和喷气导流板的帮助下,滑跑195米后腾空而起,完成了苏联固定翼舰载机的首次滑跃起飞,创造了历史。
因为这次功勋飞行,奥巴克罗夫也成为英雄人物和苏联民族团结的象征。不久,他就被调去接受宇航员培训,并于1991年10月2日搭乘联盟TM13宇宙飞船进入太空。苏联解体后,奥巴克罗夫成为哈萨克斯坦空军少将。
米格29K的出色表现给苏霍伊带来了压力,西蒙诺夫在接下来的回合中不能有任何差错。但怕什么就来什么,等轮到苏27K起飞时,出现了各种不顺。
1989年11月2日,在做起飞前的准备时,西蒙诺夫突然决定,把喷气导流板用钢管焊死在45度的位置。因为他担心高温气体会从导流板反弹,再进入苏27K的进气道,进而影响起飞,所以导流板的角度应该不是60度,而是45度。
但导流板的原始设计无法在45度固定,于是工程人员只能简单粗暴地把它焊死、固定在45度角,为此耽误了整整一个半小时。这波操作,充满了“毛式”风格。
一切准备就绪后,普加乔夫打开加力开始滑跑,但航母的起飞制动器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怎么都无法松脱,导致飞机在原地加速长达14秒。
导流板被冲击的极限时长是6秒,在超时一倍时长的高温高压气流冲击下,水冷系统不堪承受,终于爆裂,碎片四处横飞。
万幸的是,事故没有造成人员和飞机的损失。
惊魂未定的高层一致要求暂停试验,让航母返回造船厂,等故障排除后再继续。头脑清醒的西蒙诺夫意识到,如果在米格29拔得头筹的情况下返港,那就意味着苏27K被淘汰出局。
他必须背水一战。
西蒙诺夫极力向专家组申辩,说苏27k有能力在没有起飞制动器和导流板的情况下起飞,请求试验继续。不出所料,就像鼓励米格29K打破常规一样,苏27K也获得了放手一搏的机会。
承受着巨大压力的普加乔夫再次登机,他果然不负众望,驾驶苏27K从第二和第三起飞位置的中间开始滑行,滑跑150米后一飞冲天。兴奋的普加乔夫在空中做了一个眼镜蛇机动表示庆祝,航母上的人们也涌上甲板挥手欢呼。
在首轮PK中,米格29K的表现略胜一筹。但苏霍伊也并不十分担心,因为他们还有一项优势:苏27k的后续原型机已经开始组装,参试苏27K的总数将很快达到9架;而米格29K最多只有2架。这意味着在高风险科目中,苏霍伊更能放开手脚。
西蒙诺夫充分利用强大预备队的优势,决定立即开始重载起飞试验。他知道,即使发生事故,苏27K也有足够的后续机填补空缺;而米格29K的原型机太少,不敢贸然进行高风险的重载试验,这正是甩掉对手的最佳时机。
从1989年11月17日起,苏霍伊设计局的两名试飞员开始轮流进行重载起飞测试。经过不断努力,苏27K做到了在航母速度7节时,满油带4枚空空导弹,从第三起飞位置,以重量30吨的状态升空。
如果航母的速度提高到15节,苏27K甚至可以满油挂12枚空空导弹,从第三起飞位置以32.8吨的重量升空。
在没有弹射器的情况下,这个成绩已经相当漂亮。
西蒙诺夫再接再厉,又让普加乔夫先于米格29K完成了风险极高的夜间着舰,为第一阶段试飞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至此,苏联的三型舰载机,都完成了大纲规定的试飞科目。苏27K更是超纲答卷,提前完成了高难度的重载起飞和夜间着舰,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向苏27K倾斜。
西蒙诺夫并没有松懈,他很清楚政治因素在苏联的分量。米格29K已经靠着舰后立即从航母起飞赢得了获得了巨大声誉,苏霍伊必须想办法扳平。
1990年5月28日,第二阶段海空联试开始。
这一轮有3架苏27K(T-10K-2/3/4号机)、一架米格29K和一架苏25UTG参加。西蒙诺夫在第二阶段巧施手段,有效提升了苏霍伊设计局的声望。
1990年7月,西蒙诺夫决定让刚刚完成首飞的并列双座攻击机苏27IB,也就是后来的苏34鸭嘴兽,以舰载教练机的身份进行航母模拟降落试验。
但按照苏联的规定,苏27IB根本不具备进行航母测试的资格,因为它不是舰载机。但西蒙诺夫毫不理会这些,依然我行我素。
当模样怪异的苏27IB和航母同框的照片,被塔斯社记者刊发后,立刻引起苏联和西方媒体的连篇报道,戈尔巴乔夫看到报纸上的照片,也公开对航空工业取得的成就表示赞赏,这正是西蒙诺夫想要的。
虽然米格设计局对西蒙诺夫安排非舰载机试飞很不满也提出了强烈抗议。但航空部门却乐于看到西蒙诺夫为本行业赢来的面子,连对他的批评都省了,只是不疼不痒地表示这次试飞的数据无效,不会计入总分,以此对米格设计局进行安抚。
就这样,凭借曾担任过苏联航空工业部副部长的官僚经验,精通权力斗争的西蒙诺夫用这次“小动作”达到了目的:几乎所有“大人物”,对苏霍伊的研发能力都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为苏27K的最终获胜,加分不少。
尽管贝尔雅科夫的米格29K表现可圈可点,但西蒙诺夫此时已经处处领先。米格设计局翻盘的机会,只剩下重载起飞试验一项。
1991年8月,米格29K开始进行重载试飞,它能做到在第一起飞位置内油满载、外挂三个副油箱时,携带4枚R27空空导弹升空,此时起飞重量为22吨。
虽然结果很让人满意,但此时苏联已临近解体,连航母和舰载机的油料供应都开始短缺,米格29K的后续试验受到严重影响,一直没能进行。
但按照计算,米格29K应该能在机内满油,挂3个副油箱和4枚Kh31A反舰导弹的情况下,以24.5吨的起飞重量,从第三起飞位置升空。而当时美国F/A18C的最大起飞重量也只有23.5吨。
1992年8月7日,米格29k的国家验收试验被叫停;1993年俄罗斯国防部彻底停止拨款,这表示米格29K,已经在这次舰载机选型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获胜的苏27K,成为苏联解体过程中军工生产的一个特例。当时,几乎所有研制阶段的军机项目都被终止,只有苏27K顺利于1992年初投入量产,生产型被命名为苏33。
对此外界一直有各种版本的传闻,流传较广的是,向中国出口苏27sk所赚取的外汇,被投入了苏33的生产。
1992到1996的四年中,共青城一共制造了24架全新的苏33装备了一个团,随后生产线关闭。
多年后,中俄曾就引进苏33进行过谈判,但因为中国预计采购数量只有2架,俄罗斯以达不到重启生产线的最低数量为由,拒绝出售。后来,是留在乌克兰的那架苏27K的原型机救了场。
米格29k在和苏33的竞争中充分展示了自身的优点,它体积小巧、机动性不亚于苏33,对空对舰作战都拿得出手,而且环境适应性也更适合空间有限的中型航母,
仅从作战效能上看,更大更重的苏33的确优于米格29K,更不用说它还可以改为伙伴加油机和电子战飞机。米格29K的改型潜力的确有限。但这并不代表苏33处处都胜过米格29k:苏33的强项是争夺制空权,它不具备使用精确制导空对面武器的能力。
俄海军飞行员认为,在打击现代化水面舰艇时,苏33和米格29K有较大差距,他们说:“苏33只是保护伞,而不是锋利的长矛”。
贝尔雅柯夫始终认为,米格29K的综合性价比是苏33的3.5倍,更有资格成为航母舰载机。
解体前夕的这场海空联试,是70年代以来苏联在国力上如日中天、技术上充分自信的延续。成本如此之高的舰载机大PK,在世界航母发展史上都很罕见。但这种在军备领域的不理智和近乎疯狂的研发之路,也为其日后的衰败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