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一团火、脚下一条路,在不平凡的岗位坚守,彰显不平凡的成就,党员干部要突出一个“干”字,要时刻秉持“干”字当头的理念和“做”字为先的自觉。做到“实”字当头、“干”字以求,不忘历史,不负先辈。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挂帅”,行动上“到底”。要提高思想认识,积极主动投身工作,提高“想干事”的信心,增强“想干事”的信念,点燃“想干事”的激情。不干,要想增强本领就是纸上谈兵,敢于跳出“舒适区”,拿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和担当,尽心尽力、竭尽全力干好本职工作。突破干事“怕出错”,突破干错“怕问责”的戒备心。培养“想干事”的意识,把心思多用在想干事上,决不能有“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样的”歪曲理念。

党员干部要积极主动化为行,勇于“挑重担”,乐于“揽累活”。不去挑肥拣瘦,不做无头苍蝇,不当点水蜻蜓,着力解决本领恐慌的危机、能力不足的软肋和岗位倦怠的疲惫,提升干成事的效率。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事情都要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用力干、脚踏实地认真干,拿出敢于啃“硬骨头”的勇气与担当、敢于“涉险滩”的能力与本领、敢于“闯难关”的胸襟与气魄义无反顾、冲锋向前。要下狠功夫、用深功夫、出真功夫,把“有刺”的活干好、把“棘手”的事办完。

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办群众之所需;必须多琢磨事、少琢磨人,一门心思干事业,心无旁鹜谋发展,殚精竭虑为民生。基层干部一直是深化改革的主力军,是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中坚力量,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骨干力量。党员干部应该绷紧党性修养的弦,严以用权,按规矩办事,做敢于担当的表率。要敢于担当,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不为名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人情所扰。只有出于公心,自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看待得失,真正做到敢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