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引发人对未来生活的思考,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浪潮的来临又激起了人们对新技术的讨论,其中有兴奋和期待,也有担忧和恐慌。这个时候我们不是被技术追着向前跑,而是应该回到怀特海所言的“个人的心灵存在所固有的一切情感、目的以及享受,都不外是心灵对于这个经验到的世界的反应,而这个世界乃是心灵存在的基础”而学会沉思。正如海德格尔所言“真正莫测高深的不是世界变成彻头彻尾的技术世界。更为可怕的是人对这场世界变化毫无准备,我们还没有能力沉思,去实事求是地辨析在这个时代中真正到来的是什么。”

“越是科技的,越是人文的”,本着对技术的生成式追问和关怀,2023年4月7-9日,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师曾志教授带领学院博士生前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展开跨学科对话。

一场讲座/数智时代的技术追问

4月7日晚,中国科大“科技人文讲堂”暨“中国科大传播论坛”系列讲座之八十二在中国科大东校区环资楼报告厅举行,主题为“数智时代的技术追问:生命传播之视阈”。此次讲座由师曾志教授主讲,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褚建勋教授出席,科技传播系特任副研究员周慎老师担任主持并参与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讲座正式开始前,师曾志教授以比利时画家作品《Lovers》为引子并指出,人与技术的关系实则在人和人之间发生,它们被自然的面纱所笼罩,其运行有时是确定的,多数时候却是变幻莫测,让人捉摸不透,传播学亦是如此,既有其内在法则,又在不断生成与变化中。

在讲座中,师教授首先阐明了自己对“数智时代”的认识。她认为,这个概念体现了数字与智慧的交相辉映与相互制衡,以及人类的数字世界与数字的人类生活的无缝连接与联结。正如媒介研究对“身体”的重视,当技术正越来越具身化,人能看得见的世界越来越陌生,而看不见的世界却愈加真实。这种变化要求我们重思何为“技术”,也让我们意识到:“越是科技的,就越是人文的和人性的。”

师教授还指出,技术传播在中国引发的社会变迁包括两个层面:媒介社会化与社会媒介化。“数智时代”所具有的的感性特征正体现在语言和声音等符号在跨媒介叙事与实践中的不断变化。在复杂多变的时代,个人的知觉、情绪和感觉等愈发重要,因而,传播学研究需要关注个人和人与人之间的主体间性以及情感与共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此基础上,师教授提出以“生命传播”为理论视阈来对技术进行”追问“。“生命传播”关心的是人类交流互动的形式和运行机制,强调交流互动中的自我卷入与背弃,也揭示了生命生生不息背后的复杂力量之间的博弈。生命传播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生成论的思维方式,与关注“是不是”的现成论思维方式和关注“该不该”的道德伦理方式不同,它更关注的是“能不能”,即“如何与怎样”的问题。

“能时代”的到来与共情传播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关注传播的生命底色,应以“一切尚待生成”的态度,洞察到世界在符号意义中的敞开性,拥抱良善的活力与创造力,在微小叙事中成就自身。而生命传播的核心正是如何在表达和行动中获得改变。

讲座结束后,师教授与现场同学就“人与技术的关系”“语言作为一种媒介”“情感之于技术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最后,褚建勋书记对讲座进行总结。他提到,师教授以生命传播思考现实问题,强调了从哲学脉络切入科技传播研究的必要性,这也帮助我们重新思考科学传播的知识体系,同时,师教授对人工智能时代“如何提问”的强调也为科大科技传播系的学生提供了新思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轮参观/红专并进,理实交融

4月7日下午,中国科大周慎副研究员带领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走进中国科大校园(东校区),在微微春风中,了解学校历史,感受“红专文化”。

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院士曾用“矢量论”解释“红”与“专”的关系:矢量中的箭头为前进的方向,代表“红”;箭头长度为专业水平,长度越长表示专业水平越高。“红专并进”就意味科研方向和研究深度的有机统一和相互促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始建于1958年,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先生兼任,中国科大博物馆当前展览——“永恒东风:郭沫若先生诞辰壹百叁拾周年纪念展”便还原了先生在当时主持召开校筹委会第一次会议、确立“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通过建校方案和系科设置等一系列活动。

在“格物穷理 德厚流光:赵忠尧先生诞辰120周年纪念展”和“弘扬‘两弹一星’精神 勇攀科学技术高峰:中国科大与‘两弹一星’纪念展”中,参观的师生了解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科学发现和贡献,也在这群人的爱国精神和科研行动中切实感受到了“红专文化”的现实力量。

4月8日上午,周慎副研究员带领师曾志教授、中国科大和北大两校学生共同前往先进技术研究院进行学习交流,体会“理实交融”的科大精神。此次参观由卢金玲老师陪同并负责讲解。首先,参观一行人来到先研院创新成果展厅了解研究院的最新科技成果和产品应用;随后,卢老师引领大家前往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参观量子科学试验卫星和量子通信京沪干线总控中心。师曾志教授指出,在传播学看来,量子纠缠指向的就是一种连接,从这个角度去考量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变化是非常重要的。

一次座谈/生成中的行动与改变

4月8日下午,中科大科技传播系执行主任、先研院新媒体研究院院长周荣庭教授与师曾志教授、周慎副研究员以及两校研究生就“生成式的人工智能追问”进行座谈。

首先,周荣庭教授向座谈师生详细介绍了先研院新媒体研究院的平台定位、主要成果、影响力和创新案例等情况。中科大先研院新媒体研究院创建于2014年8月8日,是由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和皖新传媒共建的面向科学传播、科学教育领域的产学研融合发展平台。秉持明确的成立目标和平台定位,新媒体研究院已获批文化部数字新媒体孵化器、沉浸式媒体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合肥市文化名家工作室和安徽省党委宣传部江淮名家培育项目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些年,新媒体研究院在创建平台建设、项目运营、产业积聚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在全球范围内享有一定的影响力。研究院孵化项目——美丽化学获全球130多家媒体报道、科普读物《消失的世界》荣获第二季中国VR/AR创作大赛“最佳AR数字出版奖”……

周荣庭教授还提到,研究院要做技术公益的践行者和创新者,利用新媒体理念和互联网技术对公益行业进行赋能,通过技术公益马拉松和未来乡村等项目的实际落地,实现科技创新与社会创新的融合。

目前,新媒体研究院在教育、科技和新媒体等多领域发力。火花学院、极书和STEM等产品服务不断推动教育生态升级,沉浸式文旅和前沿科技展览等一系列优秀案例也加强了科技与社会的交融,新媒体技术则在AR非遗和影视文化拍摄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在交流和讨论环节,师曾志教授首先感谢周荣庭教授的详细介绍并说道:“我们常提‘鱼到了岸上才知道水的存在’,过去人们往往不知不觉中在认知上会落入‘鱼’和‘水’分离的状态中,而今天的参观和座谈让我看到了周教授将‘鱼’和‘水’结合在一起的种种努力,真正实现了人文与科技的“活起来”。在我看来,传播学是一门认知科学,也是一种思维方式,它不应该拘泥于一个学科,而是在社会发展中,观照不同的社会关系,在实践中理解社会,所以‘活’的关键在于自我革命与面对切实问题,而不仅仅是一味地向外批判。”

师老师认为,技术、社会问题和智慧是三位一体的。技术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不仅意味着“看到”和“说到”,更是“做到”,它带来认知的提升、思维方式的变化以及社会规则和权力结构的变化,学问也应该是以此为出发点的,所以科技传播和生命传播是紧密结合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与兼容并包,博学笃行是并行不悖的,师曾志老师也鼓励学生们应该在以人文关怀的基础上,多考虑技术的维度,将自己锻炼成为一个全方位的人才。

随后,周教授和师教授回答了两校同学提出的与融媒体发展、技术产品想象力和创作的源头与驱动、未来人机关系、儿童电子产品使用以及技术异化、阅读碎片化、新传专业学生培养以及编辑出版专业学生发展方向等有关的问题。

几则感想/学术游牧,一直在路上

秦芹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访问学者

此次中国科技大学的学习考察,让我对科技力量有了两方面思考:一方面,依托强劲的科技研发力量,中科大为其科技传播的培养方向奠定鲜明的专业特色和培养优势;以项目研发形式不断磨炼团队合作和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该做法不仅为专业人才能力培养提供有效参考路径,也促成学科间的真正交融。另一方面,在人们对科技力量的狂飙突进产生的各种焦虑挥之不去的当下,师曾志老师的讲座“数智能时代的技术追问——生命传播之视阈”带来深深的启发。

李堃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18级博士研究生

在这次学术交流中,我们看到不同学科背景的老师和同学在同一个团队中交流和合作,并真正地能够将观念和想法落地成实际的产品和应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对新闻传播实践和跨学科交流与合作的想象。科技的发展让人们不断思考“人类社会究竟向何处去”,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本身也意味着人的自我觉知和探索。

刘欣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0级博士研究生

不论是ChatGPT的爆火,还是教育部学科专业改革方案的部署,无不暗示着一个跨学科、多元学科思维交融时代的到来。此次的合肥之行,让我有幸走入中科大科技传播系,这一文理交融、开拓探索的前沿阵地。周荣庭教授和周慎副研究员带领的团队,不仅在学术理论上不断精进,更在“产-学-研”一体化的探索中不断实践,孵化和落地了诸多项目,以技术和观念创新,推动行业发展。这打开了我们作为青年学者未来科研道路的想象,也提醒着我们只有传播、行动,改变才会发生。而贯通科研和实践的能力,则来自于人文学科研究者的理论自信,老师们也提到,人文学科背景的学者在理解和把握技术时,应如海德格尔揭示的“技术作为真理的发生方式”那般,越是技术的,也越是人文的。

付砾乐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1级博士研究生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救渡”。在技术形式飞速迭代的社会中,坚定内心尤为珍贵。此行虽只在科大停留了匆匆两日,却感受到了“在表达和行动中获得改变”的现实魅力,在具体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能“将科技落地、使科技惠民”。面对技术,泰然任之,相信未知的未来仍有无限可能。

唐倩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1级博士研究生

过去我总把“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这句话挂在嘴边,但此行在与中科大新媒体研究院的师生交流过程中,我才真正跳出了麦克卢汉所隐喻的“水中鱼”处境,正视互联网、算法、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功能与潜力,将其付诸于传播的领域,看到了真正将认知转化为行动的可能,对一切尚待生成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廖元植 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 2022级博士研究生

在生成之中寻求到学术、生活的路径,也寻找到媒介和历史的勾连之处。 这一次中科大之旅,让我了解到了前沿的科技传播议题,也了解了合肥科技发展的支撑所在,更了解了“历史之所”和“现实之系”相互呼应的关系,这是一次极为有意义而丰富的体验。 谢谢北大公共传播。

编辑 | 李堃 付砾乐 唐倩

摄影丨黄湛清

欢迎合作 | 投稿

pcsdpk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