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天空塔」+「维塔工作室无限释放展览」组合套票来喽

这里是位于新西兰和澳洲之间的豪勋爵岛(Lord Howe Isla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积不到15平方公里,地形狭长,豪勋爵岛是海鸟们的乐园。

每年秋天,都有40,000只淡足鹱迁徙到这里越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成鸟们在海里捕食,然后回到有丛林庇护的巢穴里喂养下一代。

一直以来,它们都是以这种方式繁衍生息。

但如今,海滩上渐渐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淡足鹱尸体,有成鸟也有雏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们整个族群,现在都面临着一项名为“塑料病(plasticosis)”的灭顶之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深夜为海鸟催吐

场面触目惊心

刚过晚上8点,来到豪勋爵岛科学家和志愿者们趁着成鸟们不在,偷偷潜入到丛林里的鸟巢边。

他们的目标是淡足鹱的雏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趁着雏鸟离开地洞,科学家们很轻松地就把雏鸟抓住。

但随后他们要做的事,多少有点出人意料——给雏鸟洗胃

先把一根软管塞进雏鸟嘴中,然后往里面灌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的一幕简直触目惊心,当雏鸟把水吐出来时,它胃里的一堆物体也被随之带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吐了几次,雏鸟终于把胃中物体全部吐出。

但呕吐物不是食物,而是大大小小、五颜六色、动物们根本无法消化的塑料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科学家和志愿者们继续给雏鸟催吐,给它们测量体重和大小,然后再把它放归。

最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们每年都会到豪勋爵岛研究淡足鹱,但他们发现,这里的淡足鹱族群状态开始走下坡路,不断出现垂死甚至死亡的个体。

通过解剖,科学家门发现,罪魁祸首就是这些小塑料片

02

塑料引发的新疾病

淡足鹱是一种常居海上的鸟类,在海上捕食,在海上歇息,只有繁殖季才会到陆地上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平时觅食时,它们其实难以分辨哪些是小鱼,哪些是塑料,于是很容易就会把漂浮海上的塑料制品吃进去。

因为塑料碎片无法被消化,所以海鸟吃多了就容易被压得飞不起来。

而且虚假的饱腹感也会导致它们越来越虚弱,它们最终要么被海浪吞噬,要么活活饿死。

50年来,当地淡足鹱的数量已经锐减了三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塑料中有瓶盖、有包装、但更多的是已经破损到辨认不出来源的碎片,而且被吃进去的塑料数量,近年来也出现了剧增。

今年初,有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在海鸟体内,发现了一种完全由摄入塑料而引发的新疾病——塑料病(plasticosi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学家们从豪勋爵岛采集了30只最近死亡的淡足鹱,其中包括21只80~90天大的幼鸟。

这些个体都有一个特征:消化道里全都伤痕累累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海洋生态学家Jennifer Lavers发现,塑料碎片会对海鸟的胃等器官反复造成损伤,导致胃部在反复愈合时纤维化

这就相当于长期吸烟的人会出现肺部纤维化、长期接触石棉的人容易得尘肺病、酗酒人士容易肝硬化等。

研究人员将这种症状称之为“塑料病”(plasticosi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纤维化程度:从左到右/从轻到重,蓝色为伤疤组织

塑料病不仅会导致鸟类消化腺体受损,疤痕还会使胃部变硬、弹性降低,降低消化食物的效率。

而且当成鸟给雏鸟喂食时,难以避免都会把一些塑料转移到雏鸟体内,极端情况下会导致雏鸟饿死。

03

新西兰无法幸免

塑料终将流向人类

这次关于塑料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澳新之间的塔斯曼海峡一带。

但有迹象表明,就算是新西兰最偏远的海岛,可能也不能在塑料病的阴霾中幸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Stewart岛位于比新西兰南岛最南端城市Invercargill和Bluff还要南的地方,从地图上更能感受到它的偏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Nelson的Harry Pearson和Jan Jordan夫妇之前想去那看看Kiwi鸟,感受一下大自然。

然而到那之后,夫妻俩瞬间傻眼了——这里的塑料垃圾未免也太多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岸上堆着被冲上海岸的绳索和浮标,很多都已经被太阳晒成白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柔软的沙子上散落着各种家居用品——簸箕、凉鞋、记号笔、牙刷、瓶子、半个塑料垃圾桶,而且还有不少撕开了的酱汁包装袋。

看到这景象,夫妻俩也没心情去找Kiwi鸟了,直接在沙滩上捡起了垃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Jordan说:“这真的很令人沮丧,我不知道我们的海滩上有这么多垃圾。太伤心了。我不禁想起我们见过的所有野生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他们能捡走的也只是一部分垃圾而已。

导致塑料病的塑料碎片,甚至更微型的塑料微粒,正逐渐融入到整个大自然之中。

例如当浮游生物摄入微塑料以后,这些难以降解的物质就会随着食物链,一级一级输送到更高级生物,甚至人的身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去年6月份,意大利研究人员在Polymers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指,他们在人类母乳中发现了微塑料颗粒。

研究指出,人类接触微塑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无法隔离”这些颗粒的来源。

虽然微塑料对人类有什么影响,研究人员们暂时未有定论,但坎特伯雷大学环境化学家Sally Gaw表示,塑料制品中广泛存在一种叫邻苯二甲酸盐的添加剂,这种化学物质可能会引发多种疾病。

其中包括例如哮喘、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乳腺癌、肥胖和糖尿病、低智商、神经发育问题、行为问题、自闭症谱系障碍以及生育和生殖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来自坎特伯雷大学的Alex Aves在南极大陆的新雪中发现了塑料微粒。

她目前正在对偏远地区的样本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空气中的微塑料:“在人体各处也都发现了微塑料,我们知道,它们的体积越小,造成的危害就越大。”

04

全球警钟已敲响

新西兰一直以来都走在消除塑料污染的前列。

继禁止使用塑料购物袋之后,新西兰将从今年7 月起逐步淘汰一些一次性塑料制品,其中包括农产品袋、大多数的吸管、盘子、碗和餐具。

到 2025 年,聚氯乙烯 (PVC) 和聚苯乙烯食品和饮料包装也将被列入淘汰行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并不能阻止全球的大趋势发展。

自1950年代以来,人类使用塑料的规模一直迅速扩大,而随之而来的便是塑料对海洋的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项2014年发表、针对地表海洋塑料垃圾数量的研究指出,估计当前至少有5.24万亿个重约244,000吨的塑料颗粒,正漂浮在世界各地的海洋里。

到了2018年,研究人员已经在超过114种水生物种体内发现了微塑料。

到2020年,科学家们估计沉到海底的塑料微粒数量已达1,400万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数字在接下来只会不断增加,塑料也会在百年时间里,继续在自然环境、乃至生物体内不断积聚。

淡足鹱的塑料病或许只是一个开端,接下来我们需要面对的,很可能是更严峻的局面......

发现新西兰岗位招聘

编辑 / 记者

● 媒体相关专业,能独立思考,逻辑强,喜欢并擅长文字工作,具较强文字功底者优先;

● 喜欢刷微信小红书,对舆论热点有敏感度,善于发掘重大新闻;

● 英语基础扎实,可独立负责公众号文章选题及编译撰写;

● 有冲劲,有想法,有执行力;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

● 生活在奥克兰本地。

虚位以待!

有兴趣者请将简历及文字作品

发至邮箱:

goglobal@hotmail.co.nz

并注明【应聘编辑/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