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匠人工坊大马士革刀

大马士革刀与日本刀、马来刀并称为世界三大名刃。大马士革刀最大的特点是刀身布满行云流水一样的花纹,异常美妙。这种花纹是在铸造和锻造中自然形成的。一把真正的大马士革刀能够将空中飘落的纱巾斩为两段,能劈开坚硬的欧式铠甲而不卷刃。

有两座城市,它们的命运与大马士革刀紧密相连。一座是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城,另一座是中国北方城市保定。

大马士革城

阿拉伯的古书中这样赞美大马士革城:“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必与之齐名。”然而,真实的大马士革城却命运多舛。它是人类七千年文明史的起点之一,同时也是世界上最锋利刀剑的名字。大马士革刀上纷繁美丽的花纹,铭刻着千年来不同人群为着不同理由在这座名城里上演的一幕幕刀光剑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代大马士革刀

考古学家证实,早在公元前1万年,已有人类在大马士革城定居。在很长一段时间,远古大马士革城的辉煌曾经令历史学家感到费解。这座位于沙漠边缘的一块绿洲,何以会孕育出人类最早的城市?

直到近年来,对远古气候的研究才揭开大马士革城崛起的谜题。距今1万到6000年前,如今千里黄沙的中东地区曾经是一片广袤的草原。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这里的气候发生变化,草原也急速退化,人们被迫向有限的水源地集中。原本散布在广阔草原上的各民族在狭小的绿洲和冲积平原上相遇,人类为了争夺水源和土地大动干戈。

匠人工坊大马士革刀

大马士革是整个中东地区绿洲群里的一块风水宝地。中东好似一把横放着的大马士革弯刀,尼罗河三角洲是它的刀柄,两河流域是硕大的刀头,大马士革恰好位于刀身细长弧线上的最顶端,是中东绿洲群的咽喉所在,注定是兵家必争之地。

公元前四世纪,大马士革被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收入囊中。

公元前323年,一生没有打过败仗的“世界征服者”亚历山大大帝最终败给了疾病。

匠人工坊大马士革刀

在亚历山大大帝的弥留之际,群臣询问继承人是谁。亚历山大只说了一句:留给至强之人。这句话仿佛一句魔咒,大马士革城从此在“至强之人”的手掌中传递。罗马帝国、帕提亚帝国、拜占庭帝国、萨珊波斯、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这些不同时期的历史最强者,在大马士革你方唱罢我登场。

在众多征服者之中,有两位君王最值得一提。他们当中的一位把大马士革推上历史的巅峰。另一位则让大马士革的辉煌彻底终结。

把大马士革推上巅峰的,正是伊斯兰世界的传奇英雄萨拉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萨拉丁

萨拉丁把大马士革作为抵御欧洲十字军的堡垒,多年来固守着这块远离阿拉伯大本营的战略要地,不仅消灭了十字军建立的耶路撒冷王国,更战胜了前来挑战的欧洲各国。大马士革成了名副其实的“至强之人”才能占有的城市。

史诗这样记述萨拉丁与欧洲十字军领袖狮心王的会面。狮心王拔出佩剑,举过头顶,一剑劈断了随从的金属手杖。萨拉丁则不慌不忙,拎起一块阿拉伯人的纱巾,抛向空中。把弯刀在空中一挥,就将缓缓飘落的纱巾斩为两段。

萨拉丁凌空斩断丝绸

大马士革刀之所以会在大马士革城崛起,大概正是因为这是一块强者必争之地,依赖武力、信奉武力、炫耀武力,是强者及其追随者和反抗者的常态。久而久之,这里云集了来自亚洲各地的最顶级的刀匠,形成了亚洲最庞大也最发达的兵器制造业。直到一个人的到来,让大马士革城以及它辉煌了几个世纪的刀剑制造业化为尘埃,归于沉寂。这个人就是孛儿只斤·铁木真,征服了众多“至强之人”的最强者,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

在萨拉丁感染伤寒去世26年之后,一位发迹于蒙古草原的“至强之人”率领着蒙古铁骑杀奔大马士革。

公元1219年-1260年,成吉思汗和它的孙子陆续组织了三次西征,征服了包括大马士革在内的中亚广大地区。在连年的战争中,众多城市遭受屠城,打造大马士革刀的工匠或者被杀,或者沦为奴隶身份的“随军工匠”。

蒙古帝国西征

这些随军工匠数量庞大,达上万人之多。其中技艺精湛者被选拔出来,送往后方,安置在元大都以南300里的另一座“刀锋上的城市”——保州。

自从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走出大漠以后,便雄心勃勃,制定了“东灭辽金,西征中亚,并吞西夏,最后与南宋决战、一统中原”的战略计划。

公元1213年,成吉思汗亲率大军从辽金手里夺下保州,焚毁旧城,而后兵进北京,将国都迁入北京,改名为大都。同时命令降将张柔重建保州城,积粮屯兵、储备军械,作为拱卫大都的桥头堡以及将来南下和宋军决战的大本营。

保州即今天的河北省保定市,地处幽燕要冲,距北京约300里。在北宋时,这里是宋辽边界,战乱频发。北宋朝廷设“保塞军”,意为保卫边塞。六郎杨延昭曾统领保塞军和辽军作战,屡立战功,宋真宗称赞他“治兵护塞有父风”。

成吉思汗及其孙子率军西征期间,把从中亚掳掠来的大马士革刀匠、擅长打造“回回炮”的阿拉伯铁匠等诸色匠人源源不断地派到保州,充实战备。后来保州改名为“保定”,意为“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从此保定便与北京结下了不解之缘,有京畿重地、“北京南大门”之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保定古城

元朝称大马士革钢为镔铁,设镔铁局、诸色工匠提举司、保定人器军匠提举司等衙署,管理保定的镔铁花纹钢刀匠。从元朝直到近代,保定这座“刀锋上的城市”始终承担着拱卫京师的重任。

匠人工坊大马士革刀

1912年,清廷在保定设立北洋速成武备学堂、北洋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军官学堂。中华民国成立后,北洋政府在原址上建立了著名的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简称保定军校。

提到民国时期的军事院校,人们印象最深的是黄埔军校。其实在民国时期真正把持政权、影响政局的,是“保定系”,即保定军校毕业生。保定军校被誉为“将军的摇篮”,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所正规陆军军校,也是中国近代军事教育史上成立最早、规模最大、设施最完整、学制最正规的军事学府。到1923年8月停办,共培养了11000多名军事领导人才,后来成为将军的就有1500多名,其中包括蒋介石、白崇禧、叶挺、张治中、傅作义等知名人物。

匠人工坊大马士革刀

元朝在从中亚掳掠大批刀匠来保定的时候可能没有想到,以刀剑为代表的冷兵器时代已经开始走向没落,以火枪大炮为代表的热兵器时代即将来临。成吉思汗及其继任者没能实现把保定打造成像大马士革城一样的“世界刀剑中心”的愿望,但是经过这一番操作,大马士革刀工艺在中亚陨落,又在保定重生并发展。

2023年4月,保定将元朝传承下来的“镔铁花纹钢刀”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定匠人工坊创始人、总工艺师张勇先生被认定为非遗传承人。此时的镔铁花纹钢工艺融合了中亚大马士革刀技术和中国传统的花纹钢锻造工艺,已经演变为一项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中国传统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