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天的热搜让人大开眼界,第一、二、五、七项都是关于年轻人生孩子的。

一个说“专家称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一个说“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反促进宠物经济”。

一个说“专家建议有实力有担当的人多生孩子”,一个说“专家称子女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

都是专家,看上去都把生小孩这件事看得挺重要,但没有一个专家是真正把年轻人和小孩,当成一个有尊严有自由有生命有本性的人来看的。

这4个话题都把活生生的人,当成了明码标价的商品,还放到热搜上面让大家讨论这件商品价值几何,使用周期有多么长多么耐用,这件商品不生娃的价值就是促进了宠物经济等等。

直叫人看得又气又笑,怪不得古人有云“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这帮专家显然是处于“肉食者”的行列,高高在上习惯了,才会张嘴胡诌一通。

咱们先来看看大放厥词的“砖家”是在什么场合说出的这番“高论”的,他们都是哪些行业的“肉食者”。

新浪财经主办了一个“2023消博会新浪财经之夜”活动,作为“2023全球高端消费品发展论坛”的系列活动之一。

活动地点在风和日丽的海南岛海口市香格里拉大酒店,这当然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场合,上面的“高论”就是在这里新鲜出炉的。

请的都是什么“专家”呢?

看论坛介绍,请的是政府官员、零售商代表、专业机构代表、行业研究代表、媒体行业代表等。

屁股决定脑袋,看一看人家这“高端论坛”的场合,邀请的“高端专家”,就知道这场论坛上面是没有普通老百姓的,人家说的事儿自然也会无视你老百姓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抛出“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和“子女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观点的专家叫陈文玲,就是上图的这位专家。

在她看来,按照经济学家贝克尔的行为经济学说,子女也是消费品,而且是长周期的消费品,是可以带来长久回报的耐用消费品。“所以,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你没有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它的价值是超过你购买其他消费品的价值”。

那么她推崇的这位经济学家贝克尔,有什么主要观点呢?

我查了一下,这位贝克尔是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人。

他的主要观点就是把人类行为的动机,主要归因于经济方面,也就是为了赚钱,人们才会有各种行为的。

于是这位陈文玲就把这种观点奉为圭臬,把现在年轻人不愿意结婚生小孩的原因,简单粗暴地归结为是年轻人不懂赚钱,不懂“子女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

只要年轻人懂得子女不过是一件“长周期耐用消费品”,那么生小孩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

人家专家想事情,就是这么简单且粗暴。

抛出“有实力有担当的人多生孩子”的专家叫马光远,抛出“年轻人不结婚不生娃反促进宠物经济”的专家叫张天兵。

这俩人好比是西游记里的奔波儿霸和霸波儿奔,抛点儿有毒观点,但这些观点并不会起到什么作用。

马光远说,在中国经济好的地方,大家都爱生孩子,经济不太好的地方,不爱生孩子。“有担当、有责任、有经济实力的人一定要多生孩子,这是改变中国经济预期的一个关键。”

这不是废话么?大家有钱了,自然愿意生儿育女,一大家子其乐融融这不好么?

有经济实力的人一定要多生孩子,那么他就是有担当,有责任。

没经济实力的人不生孩子,就一定是没担当,没责任了么?

并且他定义里的有经济实力的人,在当下的中国是极少数,没经济实力的人才是绝大多数。

那么在他的语境里,就是有钱人家使劲儿生,没钱人家别生呗,那么中国的生育率会因为这极少数使劲儿生的有钱人上升么?很显然并不会。

并且有实力的人多生孩子,我不反对,就怕有实力的人乱找不同的女人生孩子,那穷光棍儿就更多了不是么?

张天兵说,消费领域的细分赛道呈现结构化的转型机会,各个赛道之间存在一个互相取代的关系。比如,年轻人结婚少了,导致生孩子变少,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不过同时,家庭养宠物的数量剧增,宠物经济发展得飞快。

这就是东边不亮西边亮的思维,你不生娃不让我挣未来的钱,那么我就先把现在的钱挣到手。

年轻人不喜欢生娃,喜欢养宠物呀,那我为啥不发展宠物经济呢,吃干抹净再说。

这就是现实的“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吃干抹净现在,管他未来洪水滔天。

这不是简单的养狗养猫和养孩子的成本问题,是严肃的要不要未来的问题,尤其是从所谓的“经济学家”口中讲出来的,更值得大家警惕。

其实吧,有些部门少养一些这样没用的“砖家”,多养点狗更好,狗还知道看家护院,冲你摇尾巴让你开心。

“砖家”吃穿用度比狗高出万倍,却只会说这些没营养的话,让大家闹心堵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砖家”为什么能讲出这么不接地气的话呢?归根结底,是他们接受的教育出了问题,这些不接地气的话,都是大学里教给他们的。

如今的中国大学经济类学科里,用的课本全都是西方经济学,什么《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等等,这些经济学都是建立在《国富论》基础上的。

可是别忘了,咱们是什么性质的国家,经济学应该建立在什么理论基础之上呢?大学应该重点传授给经济学学生的,应该是什么理论呢?

没错,那就是咱们国家经济理论的基础,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认真研究过《国富论》,对西方经济学的基础进行了吸收和批判,形成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现在中国所有的经济学专业的大学课堂,压根就没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门课。

这门课在哪里呢?在理工科专业的选修课里,在理工科专业的考研政治科目里,五门中的一门。

很可笑是不是,这就是中国经济学的现实,全都是西方经济学那一套,经济学的学生就算是学到博士,也接触不到最精华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按照斯密的意见(《国富论》中的意见),通常的工资就是同‘普通人’,即牲畜般的存在状态相适应的最低工资。”

这句话深刻地指出,为什么咱们的工资这么低,因为工资的定义就是普通人像牲畜一样生活的最低工资。

马克思还指出,社会处在财富日益增长的状态时,资本家之间展开竞争,对工人的需求超过了工人的供给,这是对工人相对有利的状态。

但是这种状态下的工人依然痛苦,工资的提高引起工人的过度劳动,比如“996工作”和“狼性公司文化”,都是社会财富增长状态下的产物。

工人越想多挣几个钱,就越不得不牺牲自己的时间,透支自己的身体,并且完全放弃一切自由,在挣钱欲望的驱使下从事奴隶一样的劳动。

但是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前几年的社会财富增长期过去了,社会财富处于即将衰落的状态。

这种状态马克思也有论断,他说此时的工人遭受的痛苦最大,因为对工人的需求远低于工人的供给,工人之间的竞争加剧了,因而他们的价格也降低了,甚至会遭受裁员。

资本家竞争的时代,就是“大鱼吃小鱼”的时代已经过去,大资本家使小资本家沦于破产,甚至变成工人。

而工人的“内卷”则必然造成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沦为乞丐或陷于饿死的境地。

由此可见,对工人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工人的结局就是劳动过度和早死。

对工人最不利的社会状态中,工人的结局就是降薪或失业,甚至沦为乞丐或饿死。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就是这样的道理。

只不过现在的形势,变成了社会财富衰落状态下,工人因为拿不到“糊口”的工资而选择节流,选择不生孩子以活下去的状态而已。

这些“专家”学过这个理论么?

显然并没有,陈文玲还顶着“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融合”的名头,却说出了“年轻人不生小孩是不对的”和“子女是长周期的耐用消费品”这样的话。

挂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羊头,卖“西方经济学把人变成商品”这样的狗肉,就是大放厥词的这些经济学家干的事。

如果不从教育方面入手,去扭转经济学的方向,那么中国未来的经济学家依然会站在工人的对立面,大放狗屁而不自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