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么一个感觉:全球手机目前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瓶颈,再难有黑科技和创新的东西产出。

功能机时代,诺基亚领衔的诸多手机厂商无论是在外形还是功能上百花齐放。诺基亚外观大胆,配色大胆,Lumia将廉价的聚碳酸酯玩出了花样、pure view 808的4100万像素让友商追赶了5年之久。黑莓在全键盘领域深耕多年,Q10的翻转静音、Z10的全屏手势,都是后来智能机借鉴的好功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约从十年前起,智能机由小米中兴和华为等带入了一个雨后春笋的时代,发展太快了,快到一年一发。而三星掀起的“机海战术”让一年一发演变成了一年N发。然而,用户和粉丝们对新款智能机的好奇心却在近两年越来越疲顿。

1.无聊但无奈的“芯片抢首发”

手机厂商发新机的节奏很统一:旗舰机3个版本,标准版、plus/pro版和超大杯Ultra版。前两个上半年发布,超大杯下半年发布,与高通芯片高度的亲密。

不亲密不行,“抢首发”成了厂商们最热衷的一件事,否则营销噱头将会少了一大半。似乎谁最先用上高通的芯片,谁的产品就要大卖一样。不过,骁龙888的翻车让首发成了笑话,联发科借机超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核心技术之一的芯片技术不在国产厂商的手中,因此旗舰机好不好,全看高通给不给力,就这样被人牵着鼻子走。好不容易出来个能做芯片的,又被实体清单折磨的只能去造车和养猪来存活,剩下的小米OV等小辈,只是偶尔的搞个充电和HiFi芯片玩玩,掀不起大浪。

2.系统UI的优化走入歧途

以前厂商对安卓系统改良很不上心,随便搞一搞而已。无论是HTC的senseUI也好,还是华为早期的Emotion UI也好,都表现的非常差。

MIUI最先意识到人机交互的重要性,多年前的MIUI V5让小米的系统坐稳了国产UI的头把交椅,直到罗永浩带着创意炸裂的Smartisan OS出现才打破它的统治地位。

后来各家的UI(当然也有大言不惭叫自己OS的)进入了“天下UI一大抄”的时期,在老罗还债期间,锤子手机的创意被抄得苦茶子都不剩。但在厂商们做了大量的优化后,系统UI走入了“广告时代”。

不知道这是不是厂商们缺钱的表现,就连小而美的魅族Flyme都沦为广告+Bug的集合体时,就意味着厂商连做人机交互都夹杂着铜臭味

3.充电领域的竞争“逐渐离谱”

很难想象5伏1安的苹果和200瓦的红米存在于同一个时期,充电功率从最初的5瓦发展到200多瓦,增长了几十倍。全球手机厂商在充电方面激进,中国独领风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逐渐离谱”并非批判,毕竟锂电池蓄电能力在30年来没有任何技术突破,全球都在等待一场“电池革命”的时候,国产厂商能在充电速度上另辟蹊径,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4.影像的算法进步缓慢

影像是目前各大手机厂商最激烈的竞争之地,在上游大佬索尼推出最新影像传感器后,旗舰机的Ultra版就开始了摄影的竞争。

这种竞争带来的商机被DXO等评测机构洞穿,“给钱就给你排第一”让这些所谓的评测机构成为笑话。不出所料,这方面的大蛋糕被各路手机测评的UP主所瓜分,虽良莠不齐,但也属百家争鸣。

然而,相机算法却迟迟没有很大的进展。

手机摄像头传感器的顶级硬件,需要配合顶级算法才能发挥作用。只有硬件没有算法,就很蛋疼,比如对算法不屑一顾的索尼。优秀的算法即使是用在很一般的传感器上也能大放光彩,这也是为什么机圈佬儿们想方设法用上“谷歌相机”的动力。

目前,除了华为的Xmage,其他厂商的算法都在龟速向前,与谷歌差距较大。而与莱卡哈苏蔡司等的联名,只是个噱头罢啦,相片加个框谁都会。

逐渐没有创新点可寻找,是智能机目前的痛点。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手机性能发展快于大众需求,因此价格的上涨也超出预算,逼迫人们使用手机的平均寿命从刚开始的1年到现在的3年多。有人解决这个痛点吗?

顶级影像、顶级屏幕、顶级处理器带来的售价溢出,只能打动少数消费者,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这些都不是刚需。在他们眼里,这些都是厂商的炫技,关键炫的效果还一般般,就更不愿意为了新机掏出钱包了。

手机的未来是什么?

折叠屏不是未来、性能怪兽不是未来;屏幕精细到一定程度就到头了、充电速度进入10分钟大关可喜可贺。如果把心思从配置和营销上的“刀法”转移一部分到优化供应链成本和研发关键技术上,相信未来会更好。

红米发布会的一句话说得很好:“让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一加等厂商加入中端机的价格战,“没活儿还想多要钱”的臭毛病终于有人站了出来。让旗舰机的配置和技术不断下放,这是个好现象,也是在手机创意困顿的如今唯一值得欣慰的一个现象。

当然,对顶端技术的不断投入和探索依旧是未来厂商保持存活的要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