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一个消息挺有争议的。4月7号,报人刘亚东称,4月6号,纽时报称,中方驻欧盟大使傅聪在接受该报采访时称,中俄合作“无上限”的说法只是一种修辞,不要故意曲解;在俄乌战争中,中方并没有站在俄罗斯这一边;中方没有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而对于乌克兰被占领的领土,包括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中方是不承认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亚东文章里引用该报的截图

张宏良对此称,悲呼,中方背弃承诺,中俄关系危如累卵;而有的网友则称,中方大使怎么会这么说,一看就不信啊。

对于这个消息,对于其中中方外交理念的“微调”,我并不意外,因为这是前面就已经在进行的;至于中方不承认俄占乌领土——中方本来就没承认,只是前面也没公开否认罢了。所以,问题的关键还在于,傅聪大使到底有没有公开说“中方不承认俄占乌领土”了。

我查找了多个中方官方的报道,包括中方驻欧盟使团公号对这次采访的报道,似乎都没有谈到“无上限”和“不承认”这两点。基本上都是一些个人号,通过该报报道的一些截图在谈论。而那些截图翻译后,似乎也只提到了“无上限”,并没提到“不承认”。

莫非,这个“不承认”,又是一些人的恶意造假,来挑拨中俄关系的?最终,还是在美的华人姐姐帮我查了下纽腰时报。根据她的说法,该报道是在4月5号,里面提到了这两点,而且提供了截图——具体截图我就不发了,你懂的。

“纽腰”时报报道里似乎有,而中方这边的报道里没有,这就比较有意思了。这些话,是用于对国外人说的,不适合让国内人知道,怕影响国内人情绪吗?还是该报虚假报道呢?感兴趣的可以继续查一下。

而我们这里重点说一下这件事的背景,也就是中方外交理念的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一直说,中方进出口有3大市场:美方、欧洲和东盟。其中美欧,除了进出口外,对我们获取新技术、设备、人才、投资等,意义是比较大的。现在美方对我们各种打压、各种限制、各种脱钩,中美关系已经恶化到“中方不再抱啥希望”的情况下,欧洲对我们的意义就更重要了。

美方这边,在打压中方的时候,一起试图联合,甚至是强制欧洲,一起来封锁、打压中方。

欧洲这边呢,在面对俄乌战争时,由于战争是在自己家门口爆发,所以安全危机感还是比较严重的。安全问题,在国际关系中,一向是高等级的关系。所以欧洲现在一方面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都将自己绑在了美方的战车上;另一方面,也变得有点魔怔,比较政治化,比较偏激——其他国家,要么反对俄罗斯,不反对就是跟欧洲作对。再加上欧洲组织散乱、部分受美方控制,所以美方就比较容易挟持欧洲一起制裁俄罗斯,进而打压中方。而这就是美方的目的。

本来我们外交应该搞统一阵线,应该搞分而化之,要把我们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把我们的敌人搞得少少的,但我们前面在外交方面,在与美方积极做斗争的时候,有点牵连欧洲了——也就是我们在批评美方的时候,有时候会把欧洲拉进去一起批。这显然是不利于我们分化美欧,争取欧洲的;也是上了美方的当。

而欧洲这边,在美方的操纵和逼迫下,经济各种通胀和困难,处境也比较困难,于是就开始了反思——欧洲现在也表态与中方脱钩是不对的,希望加强与中方的经济联系。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看到了这几天的一系列中欧的互动了。

马克龙与黄渤,你看这事闹的

那么在这种背景下,在面对俄乌战争问题时,中方的陈述就会有些微调。其实中俄合作无上限的说法早就做了调整——俄罗斯在俄乌之前,访问了中方,搞了个无上限,然后回去就打乌克兰了,搞得中方挺尴尬的,好像中方在支持俄罗斯,有为俄罗斯背书的嫌疑。不久中方的说法就调整成“三不”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至于俄占乌领土,中方的一贯态度就是希望尊重各国领土完整,不支持俄罗斯打的;但我们又认为这事比较复杂,对俄罗斯行为表示理解。也就是说,从一开始,我们就是中立态度。那现在如果说没站在俄罗斯这一边,没军事援助,不承认啥的,还是一贯态度,不同说法罢了。只是公开说不承认,显得更直接一些。其实俄乌战争这一两年,俄罗斯在外交上一直试图拉中方下水,但中方一直在努力保持中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因此担心中俄关系恶化——这倒不必。中俄刚进行过高级别会谈,关系好得很。至于“不承认”——本来就没几个国家承认,比如和俄罗斯关系不错的伊朗就不承认。所以中方若不承认,即是自身的利益,也没啥。比如俄罗斯的回应就是,将以中俄两国元首所达成的共识的实质和精神作为引领。

就像中方说的,无论是中俄关系,还是中欧关系,都具有多面性。欧洲将中欧关系与乌克兰问题捆绑,是不理性的。中俄并不是在所有问题上意见一致,但中俄关系发展很好,中欧也大有可为。

作者:晨曦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