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美国硅谷银行遭遇挤兑而被宣布关闭和接管的事件,成为了全球市场关注的焦点。硅谷银行事件加剧了人们对美联储加息阻碍银行筹集资金的担忧,带动整个银行板块和大盘一起下挫。

硅谷银行业务具有特殊性,他们集中在科技、风险投资等领域,相对传统银行更少依赖个人储户存款,这就意味着相较于传统银行,他们的储户数量较少,单笔存单数额更大,同样数量的储户的挤兑会对硅谷银行产生更大的影响,而美联储激进加息,导致债券价格下跌,商业银行存款流失过快、融资成本增加。在这种背景下,硅谷银行并没有做好准备,因此导致了眼下的困境。

那么,存单数额更小,储户基数更大的传统银行就没有倒闭的风险吗?

事实上,银行破产离我们越来越近。

去年5月,涉及河南、安徽共6家村镇银行的取款难问题登上热搜十几天。涉及储户超三千余人,合集存款金额超12亿。

而在2023年才刚开始3个月的时间,又有两家银行倒下了,黑龙江银保监局官网发布了《关于巴彦融兴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的批复》《关于延寿融兴村镇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解散的批复》两则批复。而就在5个月前,银保监会才刚刚批复同意了辽阳农商行、辽宁太子河村镇银行进入破产程序。

那么银行板块究竟发生了什么?老百姓的钱还能存银行吗?经济学家韩秀云在她的新书《经济寒冬怎么过》中也就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

一、银行为何会变得反常

2022 年以来银行有多反常?平时总催着人们还款,最近银行求着人们别还款。银行有延长预约时间的,有升级应用的,有储户申请 1 个月没通过的,甚至有的银行一度在官网上发文说,如果提前还钱不管已经还了多少年,都得赔偿 1% 的违约金。

另一点反常是,以前银行为了资金安全,一直都要求抵押房产必须还清贷款才能过户,现在多家银行却开始力推二手房“带押过户”,也就是抵押房产不用还清贷款就可以过户办理新抵押。

这两个反常现象背后藏着的一个事实就是,银行现在很缺钱。银行赚钱最重要的途径是利息差。银行贷款收取的利息高,存款支付的利息低,中间的利息差就是银行赚的钱。但最近银行赚取的利息差越来越少了。

2022 年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了 18.82 万亿元,贷款增加了 13.68 万亿元,新增存款高于贷款(多出 5 万多亿元),这意味着银行需要支出更多的利息,收回更少的利息。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人们收入不稳定,担心哪天还不起月供,房子被法院拍卖,索性一咬牙把房贷提前还了,无债一身轻。没有房贷的人也因大环境不好,不敢贸然投资和过度消费,更倾向于储蓄了。这下银行就尴尬了,人们来存钱,银行不得不收,人们不借钱,银行也不能逼大家借。所以 2022 年上半年,银行收到的储户存款增加了 10.33 万亿元,同期贷款只增加了 2.18 万亿元,两者相差 8 万多亿元。

银行的反常表现,一方面是银行开始耍小机灵,为提前还款增添障碍,这样就能多赚利息;另一方面是银行开始力推二手房带押过户,因为如果银行不允许带押过户,很多人就要提前还贷,再找别的银行做抵押。

除了这点儿小机灵,当下银行真正能做些什么?

短期办法就是降息。一方面降低贷款利率,让个人和企业多贷款。另一方面降低存款利率,不让大家存钱,最近六大行纷纷降息,3 年期存款利率下调 15 个基点,不想让储户存长期,因为这样银行支付的利息会更多。人们不把钱存银行,钱该放哪儿贷款便宜,但贷了款干什么呢?

长期办法就是一个字“等”。等经济复苏,人们愿意投资了,就不会把钱存银行了,同时他们更愿意找银行借钱,去投资、去创业、去消费。当下银行要先熬住,可适当增加企事业单位贷款,稳住银行息差,待经济复苏再逐一解套。

二、存钱越久,利率越低

钱存在银行越久,利率越低,如此反常的现象在中国金融市场上非常罕见。以前我们去银行存钱,存的时间越长,银行越高兴,给的利率越高。但 2022 年以来,包括工、农、中、建在内的四大国有银行、部分股份制银行和城商银行都出现了长期存款利率“倒挂”现象。所谓“倒挂”,就是期限长的存款利率比期限短的利率还低。比如,很多银行 3 年期存款利率为 3.15%,5 年期存款利率仅为 2.75%,这明显是利率倒挂。

  • 为何会出现利率倒挂?

银行主要的盈利方式是吸收储户存款,放贷给需要用钱的企业和个人,赚取利息差。

2022 年国内经济形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对实体企业降低融资成本。过去一年来,央行引导 1 年期和 5 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多次下降,为此,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利息有所下调。银行也是企业,也想盈利,贷款利息下降,存款利息也要下降才能盈利。现在出现利率倒挂,就是银行预期未来存款利率还会下降,如果长期存款利率过高,相当于把高成本负债提前锁定,这样银行就赔了。为了降低成本,银行只能降低存款利率。

这也是引导市场资金预期。现在居民的存款意愿持续上升。根据央行数据,2022 年 5 月人民币存款增加 3.04 万亿元,同比多增 4 750 亿元。在存钱人变多的同时,信贷增幅却非常惨淡。2022 年 1 月至 5 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收缩超 1 万亿元,即同比增幅为 -17.5%,表明企业长期借贷投资的意愿较差。存款意愿更高,贷款意愿却在走低,这对银行盈利构成挑战,所以银行选择降低长期存款利率也顺理成章。

此次 3 年期和 5 年期存款利率倒挂,加上 2022 年 4 月央行确立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再次说明我国利率中长期走低的趋势。这一趋势对普通百姓最直接的影响,一方面是银行理财、银行存款及货币基金等固定收益类理财的收益率会下降;另一方面,作为百姓贷款的大头,房贷利率也会下降,月供还款金额会随之下降。

从长远看,利率下行,甚至负利率已经出现在很多发达国家,对中国来说负利率可能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作为普通老百姓,要在存款观念与投资理财方式上及时转换,在投资理财方面有自己的应对方案,尽量减少低利率时代给自己带来的损失。

三、我国利率又降了,钱还存银行吗?

2022 年 4 月,多家银行把 2 年期、3 年期的定期存款年利率分别下调 10 个基点,从 9 月 15 日起,包括六大国有银行在内的多家银行,再次下调多种期限的定期存款利率。其中,3年期存款利率下调 15 个基点到 2.6%,其他期限存款利率下调5~10 个基点,已经跌破 2%。也就是说,假如你有 10 万元存款,利率下调后,3 年定期利息比下调前少赚 450 元,1 年定期比下调前少赚 100 元。至此,银行存款利率已处于最近几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2022 年银行为何持续下调存款利率?

  • 银行利率与一国经济增长有关

在经济高速增长期,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赚钱动力足,资金需求量大,供不应求。国家为防止经济过热,会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比如,提高基准利率,推高存款利率。反之,当经济处于下行期时,钱投到哪儿都不怎么赚钱时,资金需求量减少,供过于求,国家为了刺激经济,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降低基准利率,带动存款利率的下降。

2022 年受大环境影响,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居民消费意愿偏弱,资本市场反复震荡,更多人将资金转移到存款中,推动了 2022 年银行存款规模的上升。截至 8 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约为 252.4 万亿元,同比增长 11.3%,而 2022 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仅为 21 万亿元,同比下滑 0.7%。居民的钱躺在银行是睡大觉,显然不利于经济发展,于是国家通过下调存款利率,让这些钱进入市场,去投资、去消费,以带动经济发展。

  • 与政策导向有关

从 2022 年 4 月开始,我国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节机制,也就是未来银行存款利率,要参考 10 年期国债利率和 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情况。数据显示,2022 年 9月,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为 2.6%,同比增长率为 -8.4%。1 年期 LPR 于 8 月 22 日下调 5 个基点至 3.65%。当两者都开始下降时,存款利率下降就不足为奇了。另外,2022 年受国内外大环境影响,我国经济受到不小的冲击。国家多次强调,金融机构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刺激更多消费,至于银行,就得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也就是降低贷款利率。目前银行的赚钱模式就是赚取存款利息与贷款利息之间的利息差,如果想让银行的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就要适当降低存款成本,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这是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目的。

未来我国存款利率会继续下降吗?还有必要继续把钱存在银行吗?

从长期看,存款利率大概率还会下降。从发达国家看,利率水平会随着经济增速的放缓而下降。而存款利率下降,存款民众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从银行拿到的利息变少了。至于是否继续把钱存在银行,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判断。首先,政策调整前的用户不用担心,因为这次利率调整针对的是 2022 年9 月 15 日之后的新增存款,2022 年 9 月 15 日之前办理的存款仍按照原来的利率执行。其次,新增存款用户如果可承受风险较小,那就将其中一部分资金存入银行,虽然利率低但是安全。另一部分资金可以投资货币基金、纯债基金等产品,这类产品风险较低,收益性与流动性与银行存款相似。如果可承受风险较高,那就适当增加股票等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未来我国金融改革的方向会从目前的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国家会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总之,2022 年我国存款利率不断下行,是为了刺激经济,普通存款用户的利益会受损,至于是否继续把钱存进银行,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判断。

《经济寒冬怎么过:如何逆势崛起》

韩秀云 著

中信出版集团

作者简介:

韩秀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中央电视台财经评论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顾问及经济频道首席顾问,《经济日报》总编室经济顾问。

已出版作品《推开宏观之窗》(获2004年第14届中国图书奖)《金融海啸与我何干》(获2009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看不懂的中国经济》(获2008年度“读本好书”十佳图书(商业类)奖)《中国新趋势》(获2015年度输出版优秀图书奖)《清华韩秀云讲经济》《宏观经济通识课》等。

本书内容:

受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各国经济陷入困境,面临巨大考验。2022年,俄乌开战,美欧联手制裁俄罗斯,引发了美俄冲突、俄欧冲突和中美冲突,这些冲突又加剧了全球能源危机、粮食危机、通胀危机和美国加息,把全球经济带入寒冬。

这本书并不想制造紧张气氛,只想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全球经济进入了寒冬,这个寒冬是由什么引起的,世界发生了什么?未来将会怎样?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分享,为我们该如何度过这个寒冬提供一些启发。

美国在军事上、科技上、人民币汇率上围堵中国,中国在航天、航空、太空站、北斗导航、航母舰队上,奋发崛起。面对美俄大国博弈,能源和粮食危机,美国大幅加息,人民币和美元谁会赢?回到国内,我国面临的难题是:楼市还会跌多久?随着疫情政策的调整,我们又需要多久才能完全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这是一本浅显易懂的书,即使没有任何经济学背景,相信你也能在阅读中有所收获。

B座12楼读者专属福利:

在评论区发表您对“硅谷银行破产”事件看法

或者是您对本书的期待

B座12楼联合中信出版社

随机抽取 3 位幸运读者

送上《经济寒冬怎么过:如何逆势崛起》一本

祝您阅读愉快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