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友人写春江图》

书画非小道,世人形似耳。

出笔混沌开,入拙聪明死。

理尽法无尽,法尽理生矣。

理法本无传,古人不得已。

吾写此纸时,心入春江水。

江花随我开,江月随我起。

把卷坐江楼,高呼曰子美。

一啸水云低,图开幻神髓。

——(宋)道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仕彬 《春江图》150cmx360cm 2019年

这幅草书作品是陈仕彬先生于2019年所作的一幅丈二巨作。作品内容选取的是南宋道济在为友人高僧道济的《为友人写春江图》。此诗内容以论画为主,表达了自己对绘画的主要观点——求神似而不拘于形,师古而不泥古,须成竹在胸,用心感悟。

陈仕彬先生想必是心有同感,深与作者对书画艺术的理念和追求相契合。情至于此,便把笔研墨,留此书作,以抒心中所兴。

在书法的创作中,尤其是巨幅创作,难度是相当大的,主要就是作品整体的把控,对创作者的要求极高。观看整幅作品,如行云流水一般,通篇一气呵成。笔之所至,墨之所留,自然所现,深动人心。显然,陈仕彬先生并没有刻意追求一些大的摆动之势,但是磅礴之气丝毫不弱。字形大小“随意”而变、笔墨浓淡随情而发、用笔苍劲爽利,感觉已人笔合为一体,笔笔传神,处处精彩,真可谓“图开幻神髓”。

学习书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尤其是草书。学习草书必须有大量的学习积累和对生活的深入感悟,绝非一日之功。细观陈仕彬先生的作品,可以发现大量古人的影子。张旭的狂放不羁、怀素的圆劲婉转、王铎的激荡跳跃、傅山的浪漫多姿,皆可在陈仕彬书作中寻出其味。这也反映出了,陈仕彬先生的书法深植传统,博学众长,才使得其作品古意盎然,同时又自出新意。

局部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局部二
局部三

陈仕彬先生在书法的道路上对草书极其偏爱。其对于草书艺术的追求是自由狂放。自由不是放纵,狂放不是狂怪。在传承中学习法度规矩,在法度中追求自由。一点一画皆出之有理,一收一放皆处之有度。

当下书法界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其中不乏任性作怪之徒,自以为提笔画墨便可书,实则杂乱无章,信笔为之罢了。陈仕彬先生的习书之路,始终坚守正道,传承古贤之法,求悟大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道则至简。大道至简,是陈仕彬先生所追求的境界——细致的生活,大胆的书写,不仅在书法上追求大道之境,在生活中也追求大道之法。

书法的核心是笔法,笔法中以中锋为上。观陈仕彬先生草书,几乎笔笔中锋。在中锋的基础上,加之用笔的果断,所以其书法线条苍劲古拙,飘逸而不轻浮。

观此作品,方圆并用,抑扬顿挫,枯实浓淡,笔势稳健,呈现出完美的节奏感,一派绝美奔放的景象浮在眼前。点画如山崩石坠,似瀑声如雷,若微风拂帘,像苍龙卷云;笔落则万象齐生,字字随兴生形,随形展姿,忽放忽收,不拘一格。整幅作品气韵生动,令观者驻步难移。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明)杨慎

陈仕彬 《临江仙》150cmx360cm 2019年

这幅草书作品,幅高360cm,宽150cm,是著名书画家陈仕彬先生为个人大展精心创作的书法作品,绝对是一幅书法巨作。《临江仙》是一首咏史词,它纵观历代兴亡盛衰,以英雄豪杰的成败得失来抒发人生感慨,豪放却不失含蓄,高亢又不失深沉,表现出一种旷达超脱乃至“大彻大悟”的人生观和历史观,读来令人荡气回肠。虽基调慷慨悲壮,但在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又能静享该词所营造的宁静淡泊的气氛,让人领悟到高远的意境与深刻的人生哲理。

该幅作品在创新中不失传统,草书飘逸而又不失劲健,尤其是将绘画的画面布局与书法的行气用笔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得章法摇曳生姿,不可端倪,极具画面感;字形上随形布字,机运灵活而又收放合度;通篇布局纵横捭阖,舒张处若大海游龙,紧张处若密林行军;墨色变化多端,浓淡干湿随势生发;首字的入笔重墨,墨点飒踏飞溅,既是作者对诗词意境的通体感受,又是胸中郁勃之气的沉积挥发,酣畅淋漓,沉着痛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局部一
局部二

作品容怀素之志,含山谷之姿,得盛唐之象,传明清之态,加上在丈二有余的宣纸上用大草一气呵成,又与诗词本身的咏怀悲壮达到了高度的契合。以词咏志,以书壮怀,神完气足,笔到而意无尽,堪称一幅大草书的上乘佳作。

字字落笔成形,点画大小,字形变化,均随着自己内心情绪的波动,自然而出。整幅作品不难发现并没有刻意安排墨色的变化,是根据运笔的快慢,落笔的轻重,自然而然呈现出来的变化效果。笔画有如虚龙穿云、有若古木枯藤、或似狂风突起、亦有海中游鱼。通篇下来,气象万千,给人以千军万马,恢弘磅礴之气。

正文左侧留空虽小,但若无右侧的处理,整体就会感觉左轻右重。加上落款之后,既可以填补空缺,又起到左右平衡的效果。此外,两侧上下都有留空,起到相对呼应的效果。

作者在用印方面也是十分讲究的。字中的小印更多的起到补空和增加意趣的作用。左侧名款下方的三枚印章和右侧款文上下的印章,还有遥互相应之意,在整幅作品的平衡上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之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唐)李白

陈仕彬《李白月下独酌四首之二》2013年

首关于“酒”的诗,诗中有辩论之意,前段以天地为例来表达自己“爱酒”的“无愧天地”,后面开始表述了自己喝酒的“大道理”。“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以“神仙”突出酒,并且进一步描述了自己喝酒的境界,小饮数杯通大道,斗酒入肠合自然,这其中“滋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陈仕彬先生也是爱酒之人,或亭中闲坐独饮微醉,或亲朋相聚举杯同欢,不仅喜欢饮酒,也懂酒。细想,李白和陈君有共同之处,皆喜酒乐道,皆是自由豪放之人。若寻两者异处,李白或许有一些“苦中作乐”之意,而陈仕彬先生“大道堂内悟大道”则更多的是以酒悟道,借酒遣兴。陈仕彬先生自己的艺术馆馆名为“大道堂”。对于“大道”多有可意会者,少有深得其理者,“大道”正是陈仕彬先生的生活和艺术追求。

我们来观赏一下陈仕彬先生的这幅草书作品,视觉冲击力极强。通篇笔意通畅、跌宕起伏、大开大合、姿态奇生,似乎感觉到笔者微醉,内心畅快至极,即有对诗人的慰藉和相惜之意,又有对生活大道的开悟之感,让观者深感心旷神怡。

局部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局部二
局部三

书法中,草书更多的是追求意境,更能体现和表达作者的内心世界。非胸怀宽广之人不能草,心胸狭隘之人畏手畏脚岂能感悟其中的磅礴奔腾之气。我们在陈仕彬先生的作品中可以直接地感受这种“大”的气势,笔画刚硬又不失柔和,字形奇特又不失法度,收放相间不失协调,既体现了作者对古法的继承又展现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创新和追求。(文/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