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人画笔下的额尔金进京城

眼前的这处场景,您能猜出来吗?

一个秃头外国男子在一批洋人护卫下,正坐在金顶绿围的大轿上。这个秃头不是别人,他就是英国驻华全权代表詹姆斯·布鲁斯,也就是近代史上常说的额尔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英国人绘制的石板画,额尔金进京城

画中,给秃头额尔金抬轿的是一批尖嘴猴腮,弓腰驼背的清朝士兵。作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者,这些清兵显得无精打采,低三下四。

抬轿的清兵

前面的两名红衣英军军官骑在高头大马上,分列两侧,威风凛凛。额尔金的身边和后面同样是戒备森严,随行军官骑在马上,仍然不忘四处警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局部图

画中,京城里的门楼依然高高耸立,而咸丰皇帝早已逃到了热河行宫。

街道两侧站满了围观的百姓,有大量的外国士兵列队两侧维护秩序。

这就是1860年英国人绘制的英国公使乘坐轿子进京城的石板画,尺寸44.5*31厘米。

伴随着额尔金进城,英法联军又迫使清廷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 历史记载中的额尔金进京城

上面英国人所绘制的这幅画作实际上反映的是当时额尔金乘坐轿子前往清廷礼部时的场景。时间是1860年10月24日,这一天额尔金与恭亲王奕訢在礼部要签订《北京条约》。

恭亲王奕訢照片,拍摄于18960年,作者:费利斯·比托

这幅画中,额尔金坐着的是八抬大轿前往礼部,阵势可不小,前后左右均有骑行的护卫,两侧有士兵列队,外围是京城的老百姓。

这一场面并非虚构。

根据英军陆军部队司令格兰特的回忆记载,英国人对签约现场安全问题充满了戒备之心,曾提前派员进城到签约现场实地查勘。第二天在额尔金经过的大街小巷提前派士兵荷枪实弹把守,禁止京城百姓靠近。

护送额尔金进城队伍有100名骑兵和400名步兵。而格兰特就在额尔金的一旁,由此推测,绘画中轿子左侧绿色军装的估计反映的就是格兰特本人。

推测为英军陆军部队司令格兰特

据格兰特的回忆,在浩浩荡荡的签约队伍到达了礼部之后,

恭亲王奕訢是“双手抱拳,行中国礼”,额尔金则“高傲且轻蔑地看了一眼,微微欠身,以示回礼”。

在英国随军军需官加内特·沃尔斯利所写的《1860年对华战争纪实》中说,英国人之所以拖到10月24日,在重兵簇拥下进城签协议,是因为:

“我们从中国人那里听到一个传闻,大量清兵正在北京城西面集结,恭亲王有意违背与我们当初达成的条约。传闻还说我们的大使被骗进京城,然后被杀害。”
24日,“爵士坐在一顶典型的中国大轿子里,轿子漆成红色,上面挂着五颜六色的流苏,由八个穿着红马甲的中国苦力抬着。”
“当地的百姓蜂拥着从各方赶来观看打了胜仗的‘蛮夷’进入北京”。

在清廷方面的记载中,时任礼部主事的刘毓楠在《清咸丰十年洋兵入京之日记》中是这样描述的:

“申初,英国伯爵公使额尔金,乘十六抬金顶绿围肩舆,鼓乐,带马步各队,均持器械,约千余人,克将军亦到,带女队数人,入礼部,恭王迎到堂檐下。”

这里面就有一些偏差了,加内特·沃尔斯利所描述的是额尔金坐的是红色的八抬大轿。而刘毓楠说的规格更高,是十六抬金顶绿围的轿子,并且在额尔金带领的护卫数量方面,二人的记录存在明显的信息偏差。

在清代,轿子的乘坐规格是有严格的级别要求的,不同级别的人只能使用对等级别的轿子。皇帝日常乘坐的交通工具称之为辇或舆,根据使用场合和用途分为由三十六人、十十八人、十六人抬行。如果按照刘毓楠所记载的说法,额尔金所乘坐的轿子规制是跟咸丰皇帝不相上下了,此等僭越之举岂不是直接打了在场清廷官员的脸。

但在这幅画中绘制的是应该是前四后四共计八人抬行的金顶绿围大轿。

两度率军侵略中国的额尔金简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额尔金照片

詹姆斯·布鲁斯是第八任额尔金伯爵,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英交往的关键人物之一,是当时英国派往清廷的特命全权大使,负责与清廷的一切外交事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外交谈判,因下令火烧圆明园而臭名昭著。

英国的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只对其写道“1857-1859和1860-1861年任英国派往中国的全权代表”,但对他在华期间的所作所为,只字不提。

1856年10月8日,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索。英国委派额尔金作为特使来到东方后,以武力攻进了广州城,然后又一路沿海北上。由于清廷的腐败无能,在1858年6月26日,被迫与额尔金在天津签订了《天津条约》,完成第一阶段任务后的额尔金回到了英国。

1859年6月,第二次大沽口之战后,英法联军惨败的消息传至欧洲,各国列强一片哗然,决定实行大规模的军事报复。这次额尔金又被派回东方,继续实施军事侵略。

1960年2月,英国和法国分别以额尔金和葛罗为代表率英法联军北犯,1860年8月21日,攻陷大沽口后,长驱直入,再破天津。9月21日,军与英法联军八里桥一战,清军全军覆没。22日,咸丰皇帝被吓得逃往避暑山庄。10月13日,英法联军攻入京城后,额尔金以“报复清政府虐待人质”为由抢劫并焚毁圆明园。

10月24日、25日,清廷代表恭亲王奕訢被迫分别与英国、法国签订了《北京条约》。至此,第二次鸦片战争划上了句号。

(本文原创:史说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