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公布孤独症最新患病率筛查数据。数据显示,每36名8岁儿童中就有1名患有孤独症(自闭症)谱系障碍(AS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ASD儿童患病率逐年上升
这项数据来源于2020年孤独症和发育障碍监测网络(ADDM)的11个社区站点数据统计分析,关键数据包括按站点和人口统计特征分类的患病率、首次评估或发现ASD儿童的年龄,以及智力障碍的共同发生。
2018年8岁儿童的患病率为2.3%,也就是每44名儿童中就有1人患病,2020年患病率约为2.76%,而2000年第一次监测时,患病率为1/150,约为0.67%,20年时间,孤独症患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逼近4倍。

孤独症历年患病率统计图表

从性别比例来看,2020年,8岁孤独症儿童中,男孩的患病率约是女孩的4倍,其中男孩患病率为4.3%,女孩是1.14%,并且首次发现女性孤独症谱系障碍的比例超过了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性别比例

从智商(IQ)方面来看,超过37.9%的人被归类为智力障碍(ID)(比两年前有所增加),23.5%的人有边缘性智力障碍(比两年前有所增加),38.6%的人没有智力障碍(比两年前有所减少)。
二、社会对孤独症关注度也在上升
随着孤独症群体的增多,孤独症群体的处境问题已逐渐上升到了社会现象问题,生活、求学、工作……十分不易,每一个生存生活环节都需要社会各领域共同支持。

因此,患病率的增加,会引来越来越大的关注,全社会会更加支持这一群体。
事实确实是这样的,社会对孤独症群体越来越关注。今年两会,今年的全国两会,就有多份提案提及到了孤独症,而且更多,涉及范围更广更深,包含康复补贴、医疗保障、融合教育、早期筛查、诊疗康复等方面。
社会也给到了很多支持,包括国家发放的康复补贴、教育支持等,还有很多人都投身于这一领域,带来了更多专业的支持,为孤独症群体带来了科学、专业、规范的康复力量。
三、孤独症康复需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
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尚不成熟,越早介入,可塑性就越强,患儿就越能通过训练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因此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必须突出一个“早”字,紧紧抓住关键时期。

国家对于孤独症谱系儿童的诊断和康复要求也是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0~6岁儿童孤独症筛查干预服务规范(试行)》,对孤独症也要求落实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的疾病防控策略。
孤独症患儿大部分会在早期表现出症状,包括3个月大时“对很大声音没有反应”,6个月大时“不会伸手抓物,发音少,不会笑出声,没有灿烂的笑容和其他显示开心,温暖的表情”,12个月的时候“没有婴儿的咿呀学语;没有来回的姿势”等。
所以,家长如果发现孩子出现语言障碍、刻板行为、眼神交流差等征兆,千万不要忽视,一定要带他到儿童保健科或康复科等专科门诊进行鉴别筛查。
四、早干预应该如何实施
孤独症儿童的早期干预以孤独症康复机构的教育为主,目的在于改善核心症状。早期干预一般先是对孤独症儿童进行全面的评估,然后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干预计划,干预过程中需记录进展情况以及时调整干预策略。当完成一个阶段的干预目标后,重新开始评估-干预-监测的科学循证过程。以下是对早期干预的一些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家长需要积极参与
无论孩子上多好的机构,家庭干预都必不可少,家长必须参与到孩子的干预过程。家校共育可以让孩子更好地康复,父母及家人的参与和支持是孤独症儿童干预和康复的重要策略和措施。
因为家长是最了解孩子的,家长积极参与干预,这不仅能拉近和孩子的距离,促进孩子对干预知识和技能的吸收,家长还能越来越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和老师配合做干预时候,会知道自己孩子短板在哪里,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他,孩子更能够去习得新的技能。
2、干预需要科学系统和密集
早期干预应该是全方位的、系统化地使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方法进行干预,而相比于松散的干预课程,在密集的干预中孩子能够更快速地学会技能。早期密集行为干预已经被证明能有效提高语言理解表达、社交技能、精细运动和粗大运用能力等,能降低谱系症状和问题行为。
建议从孩子2岁开始做干预,干预时长一般需要持续数年甚至更长,每周干预时间应在25小时以上。
在做干预计划时候,应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给孩子执行综合性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选择有实证支持的干预策略对孩子进行干预,ABA是目前儿童早期干预中得到最多实证证明其有效性的学科。
重视教学在生活中的泛化和应用性,要抓住生活中的契机,利用自然情境,灵活运用自然环境,合理调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资源,从孩子的兴趣爱好着手,为孩子创造学习机会。
我们应该选择高质量的治疗师,当然家长本身的知识储备也是十分重要的,应该持续参与培训学习,向机构老师请教,向有先进经验的人请教,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
3、干预需要坚持,更要有质量
孤独症的复杂性决定了它的康复治疗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循环认证,要不断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特点改变方案,以此针对性提升孩子所欠缺的能力,这样的效果才能得到保证。
否则,操之过急,采用拔苗助长的方式去做干预,强迫孩子做动作、说话,只会让他更加抗拒,加重他的病情,更加封闭自己。

孤独症的康复是一场马拉松长跑,不是短跑。
家长应该沉下心来,调整好自己的节奏,量力而行,耐心地陪伴孩子在这条路上努力奔跑,不断进行自我学习,做好家校配合,帮助孩子提升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