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众多诗词中,悼亡是一个常见的主题,华夏五千年的历史朝代中,更是有许多佳作,尤其在唐代,悼亡诗竟能达到一个用情至深、惊天动地的浪漫境界,比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说起唐代诗人张王赵李,还是白居易最被接受的,他的诗通俗易懂,深入民间。小到三岁小儿,大到高龄长者,都能读懂诗句表达的意境。尤其他写的悼念诗,不管是白居易面对父母、朋友还是亲人,都能从他不同的悼亡诗中感受到不同的思念和悲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祭父母: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寒食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十分盛行。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描写了扫墓情形。从这首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食与清明是一回事。的确,每当此时,一些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祭好友:

梦微之

夜来携手梦同游,晨起盈巾泪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阳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阿卫韩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白居易和元稹是非常好的一对朋友,在元稹去世后,白居易因梦见老朋友而泪流满面,在痛苦之中写下这首《梦微之》,从这首诗中我们品味到了这世间有一种真情———相濡以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祭兄弟:

骨肉亲爱,岂可胜哀,

举声一号,心骨俱碎。

伏冀慈灵,俯鉴悲恳,

哀缠痛结,言不成文。

白居易兄弟白幼文去世,白居易作《祭浮梁大兄文》。既颂扬了白幼文的高尚情操,更表达了白居易对于失去兄弟的哀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祭敬仰之人:

采石江边李白坟,绕田无限草连云。

可怜荒垄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但是诗人多薄命,就中沦落不过君。

白居易没有见过李白,他出生的时候,李白已经离世。他对李白的尊敬更多源于李白的才华。因此,白居易写下《李白墓》,用悲愤的诗句悼念李白的成就,李白应该是不朽的,他的诗文会与世长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历史长河中,白居易悼念诗有几十首,从亲朋好友,到上司同僚,再到崇拜仰慕之人。但悼念之人总有被悼念之时,尤其像白居易这样的历史名人!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得知白居易与世长辞的消息后,十分痛惜,马上作诗一首来吊唁白居易:

祭白居易: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唐宣宗以皇帝之尊,为吊唁白居易,写下诗集《吊白居易》,可谓千古罕见!这首吊唁诗是唐宣宗对白居易的一生做了概括,并给与了极高的称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