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好,我是千月。

千万人中有幸与你相遇,惟愿陪你度过浪漫岁月。

01

“00后,交友,富婆”

真的是要造反的节奏,不免又想到了“90后叛逆,00后逆天”这句话!

近日,重庆00后小伙在一小区地下车库,经过长期观察,给一位开豪车的富婆留下暧昧纸条和联系电话,想和富婆交个朋友。

没想到富婆没等到,等到了大哥,小伙被富婆老公发现,直接找上门,对不想努力的男生现场教育。

“年纪轻轻,就不想努力,想走捷径,想傍富婆吗?

她开911,那911是你的吗?别想入非非,走点正道行不行!”

撩妹小伙面红耳赤,不断低头道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的很多小男生都挺拜金的”

“以为傍富婆都只是口头嗨一下”

“长相和三观都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网络热梗会是一场灾难吗?

“阿姨,我不想奋斗了”,

这是近些年年轻人之间调侃的梗,没想到现实中有个小伙不仅这样想,还付出了实际行动!

网络热梗本是是年轻人生活压力的宣泄、个体情绪的释放、情感表达的创新

尤其对于当代年轻人来说,现实生活中压力无处抒发,网络热梗所自带的诙谐与娱乐很好地缓解了这一尴尬。

比如社恐人士会用“雨女无瓜”来表达温柔的拒绝和委婉的反对;社畜又常以“凉凉”作为是敢于接受现实的自嘲……

然而,我们会发现近些年来,网络热梗越来越刹不住车了,甚至还在荼毒着年轻一代

曾看过这样一个报道:老师在音乐课上讲《蓝色的探戈》,而学生一直在说“蓝色妖姬”。

也难怪人民网评发出呼吁:不能让恶俗的网络烂梗毒害孩子

就像长时间不写字会“提笔忘字”一样,长时间缺乏规范的表达训练也会导致“文字失语”。

豆瓣「文字失语者互助联盟」聚集着 15万“患者”,他们就像回到了小学语文课堂,重新学习如何“好好说话”

接梗、抛梗行云流水,表情包比谁都多;但心中所想难以付诸文字,离开梗就不会说话。

除了“yyds”再也找不到其他表达赞美的词汇,万物皆可“绝绝子”......

错误的网络热梗,正在误导青少年“三观”,“文字失语症”威胁着传统文化的传承、语言暴力污染着网络文明环境……

03

捂住耳朵,也无处可逃

村上春树在 《舞,舞,舞》说过这样一句话——

“这便是现在。网无所不在,网外有网,无处可去。”

在这个被互联网大数据以及社交网络架空的世界,我们无处可逃 。

“给力”“雷人”“达人”“宅男”等3000多条网络新词也已经被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足以证明这些网络语言的生命力。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注定现在的孩子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伴随网络和海量信息成长是他们不可避免的未来

尽管你可以阻止他们在家看手机,但是在学校,网络充斥了整个校园。

就像连学生的进出校门,也是刷脸进入,还有班级门口的电子班牌,都是信息化的体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法将孩子完全隔绝在网络世界之外,除非他不去社交、不去上学。

我们担心网络对孩子的影响,无非就是因为青少年尚未形成完整的是非观,最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对此,我们不妨多用“为什么”来代替“不允许”?

在孩子说“你个老六”的时候,你不妨尝试着静下心来问问他这个词的意思?然后顺着往下和他探讨一下这个背后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在空闲的时候,不妨放下手机,陪孩子出去走走,多体验体验好的事物。

毕竟如果每天都和珍品呆在一起,那么辨别赝品根本不需要技巧。

对于孩子,我们只能让他们在接触中学会思考、辨别、选择,引导他们正确的处理网络热梗的“爆炸”,这比单纯的禁止要难,切不可一味的阻止。

就如莎士比亚在《维络那二绅士》所说——

“火关得越紧,烧起来越猛烈”。

当然,网络热梗也不是并无坏处,热梗本身凝结的就是对某一价值观的共振和情感的共鸣的人。

对网络热梗持有一定了解正在逐渐成为融入某一群体的敲门砖。

就像一杯奶茶,是新人成功打入职场的必备神器。

对于成年人,在新梗层出不穷的网络世界,我们有必要加强自身素养,合理“玩梗”,切不可将“网络热梗”变成“网络暴力”。

最后,引用一段林清玄在《不怕人生的转弯》中的话:

“如果我们过度的沉迷于网络,时代就会走向冷漠,无感,失智,平板,我们会逐渐失落,失落我们的感官,感受,感觉,感知,感情,一年一年走向反感,一代一代走向无感的路。我们将不再抒情、不再浪漫、不再追求心灵的境界与高度。”

面对网络时代,我们需要做到心中有数,心中有粮,心中有是非。

图源网络,侵删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