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锅圈创造了一个行业奇迹!

01

锅圈递交招股书,冲刺港交所

4月3日晚,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锅圈”)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华泰国际以及中金公司担任保荐人。

据锅圈招股书披露,2020-2022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9.6亿元、39.6亿元以及71.7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2020年-2022年毛利润分别为3.3亿元、3.6亿元以及12.5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1.1%、9.0%及17.4%。2022年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为2.4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锅圈近三年营收利润表

锅圈已经成为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品牌。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的零售额计,锅圈2022年在所有零售商中排名第一,是最大的在家火锅和烧烤食品提供商。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锅圈已经在中国29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拥有5680个加盟商,门店数共计9221家,其中加盟门店9216家,直营门店5家。2022年锅圈的注册会员人数达到2040万人,全年订单数超过一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锅圈近三年加盟店数量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锅圈加盟商数量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锅圈全国门店分布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锅圈门店城市分布情况(来源:锅圈食汇招股书)

锅圈的产品从火锅食材开始起步,目前已经覆盖火锅、烧烤、卤味、一人食、快手菜、饮品、西餐等多个品类,火锅产品目前仍是最重要的品类,占据整体销量的75.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基于目前在售的超700+SKU,以有限食材打造“无限餐饮解决方案”,即“多元品类”X“多种场景”X“多样吃法”,并通过对新品迭代、服务模式、消费场景的不断创新,持续满足社区居民多品类、多样化、多场景的就餐需求,锅圈已经成为深耕社区经济的餐饮行业样本,逐渐成为中国亿万家庭餐桌的入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前,锅圈已在多地自建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更与上游超600家ODM工厂达成深度合作。

为打造全自动数据智能化工厂,锅圈一方面用技术赋能生产力,助力工厂提升管理能力、食材产能,以确保食材品质;另一方面,借助数字化工具建设透明生产线,打通从食材生产到产品包装的一条龙可视化生产,优化管理效率,提升品控能力,保障食材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五年开店近万家,锅圈创造行业速度

锅圈始于2015年,由杨明超、孟先进及李欣华在郑州创立。

2017年,锅圈在郑州开出第一家火锅食材超市。

2019年,公司前身锅圈供应链(上海)有限公司成立,锅圈把总部搬到了上海。

2022年,锅圈门店数量达到9221家,门店网络涵盖中国29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

2023年,锅圈改制为股份制有限公司锅圈食品(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锅圈优异的成绩单,也引起了资本市场的注意。2020-2022年,锅圈食汇共计完成7轮融资,投资者包括IDG资本、天图投资、招银国际资本、三全食品、茅台与建信信托合资成立的茅台建信基金以及连锁超市物美旗下的物美联合资本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锅圈融资情况(来源:企查查)

03

工厂+物流+门店,锅圈筑起牢固壁垒

放眼中国,在一站式在家吃饭餐食赛道,还没有一家能与锅圈匹敌的公司,也没有商业模式和锅圈完全一致的第二家公司。有前置仓布局广泛但不兼具零售功能的,也有门店广受好评但并未以社区单位作为触达消费者主阵地的。

曾经,锅圈所在的赛道上,有数百家品牌同台竞赛,如今,正式启动上市计划的锅圈已远远超过其他同行,一骑绝尘。

锅圈是怎么做到的?它有什么独特的优势?

第一,近600家供应商,供应链强大而稳定。

像毛细血管般遍布全国社区的门店网络源头,需要大而稳的供应链支撑。锅圈拥有强大的供应链网络和供应链管理能力,与上游食材工厂纵深合作,并拥有仓储、货运、冷链一站式物流运输体系。目前锅圈所售产品中的自有品牌占比已高达96%。高占比的自有品牌商品,除了让供应链质量、商品价格稳定性得以更好的把控,品牌势能也会更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至目前,锅圈在供应链上游整合了近600家专业食材工厂,并在部分地区投资助农工厂,带动了食材产地向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升级,直接解决当地就业问题,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助力地域经济产业链升级。

第二,社区小店模式,天然适合下沉。

在中国,每家锅圈门店都以服务2000到3000户家庭为客群半径,如同毛细血管一般,深入家家户户。目前,锅圈不仅打通了一至六线城市,甚至已经将触角深入了中国广大的农村,一些农村的小卖铺里也做起了锅圈专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把门店开进村里,可不是件易事。而锅圈目前全部都是社区小店,社区小店模式天然适合下沉,也易于渗透。谈及在消费者心中的角色,锅圈负责人的期望是:“我们希望中国有多少个社区,锅圈就通过多少个社区窗口服务其周边的居民。锅圈更像是‘家庭食材的冻品仓’,居民家冰箱放不下的东西就放到锅圈,不够了就到锅圈去买。”

后台数据给到了一个有趣的发现,社区店有一个规律:开业时间越长,门店的营业额越好。“时间久了,我们的店更像社会版的居委会大妈,我们的店长在那里时间长了,有可能比居委会更了解这个小区。”

第三,高效仓储配送。

据锅圈负责人介绍,“锅圈从开始就是店仓一体,门店既是仓又是店。尽管门店周转率很高,但却不需要太多库存,我们在全国整合布局的17大现代化区域中心仓,1000多个冷冻前置仓,确保了门店订货的高效配送,下午报货,基本次日就能到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材配送到店后,锅圈的每个门店也都是以降本增效作为模式运转闭环的核心,门店人员灵活兼任理货+切配+初加工+忙时配送多角色。

当然,门店的高效运转也离不开锅圈在数字化乃至数智化方面的发力。近期,再次升级的锅圈APP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实现了门店与线上会员管理、数据沉淀的共通,进而更加行之有效地反哺智能补货、供应链生产和物流配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消费模式的变化,中国人的就餐方式也在不断演变,在买菜回家做饭、餐厅用餐以及外卖之外,由锅圈开创的家庭餐饮解决方案市场,正在迅速崛起潜力巨大。

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在家吃饭餐食解决方案市场的总收入由2017年的人民币1149亿元大幅增长至2021年的人民币290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1%。预计2026年将达到人民币 8000亿元,自2021年起的复合年增长率为22.5%。

锅圈恰恰处在这个高速成长的赛道之上,随着上市计划的启动,无疑也给锅圈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