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谁》收官,周一连播两集,豆瓣评分从开局8.2分,猛降到了目前的6.7分。

一部高开低走的刑侦剧,为何遭遇滑铁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剧情太水

有观众发现,剧中人物与剧情无关紧要。

比如卫国平的妹妹和王德发。

他们俩从互有敌意、水火不容,到温情脉脉,像是一部微电影。

但他们俩的这部分剧情,单独从整部剧里摘出来也毫无违和感。

说直白一点:

即使将他们俩的剧情全部删除,也无碍于剧情的发展。

王德发唯一与剧情有所关联的地方,是他被聂宝华利用,让卫国平蒙受了不白之冤。

让卫国平停职,聂宝华可以有很多种手段。但为了突出王德发的作用,被强行加戏感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国平的妹妹摔倒后导致瘫痪,与整部剧毫无融合感。妹妹的存在就是让观众觉得,卫国平还有一个家庭。但这个完全没必要,相比而言《狂飙》里,张译饰演的安欣就没有设置这样的家庭背景,但整部剧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说到底,观众看的是剧情主线,而不是这些可有可无的支线。将与案情主要脉络无关的剧情,生硬地加到剧里,只会降低剧的观看体验。

刑侦剧节奏感至关重要,每一个细节应该都要与主线契合。但《他是谁》里,增加了很多无足轻重的情节。

这部剧的开头是好的,“88案”发生到卫国平和队友一起办案查线索,查来查去各种迂回,最后又回到原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中间部分,增加了一些无关案情的戏份。比如他跟聂小雨的感情戏,那个雪夜他们的对白,卫国平那句生硬的“站住”,让不少观众吐槽“很尬”。

更为尴尬的是,电视剧大结局,小雨问卫国平:“我脏了,你会嫌弃我吗?”卫国平很平淡地回答:“我从未嫌弃过。”两人都经历生死了,还在乎这点小事。一部刑侦剧,差点被带到了琼瑶剧的节奏上。

不难看出,这部分感情戏,有点像《狂飙》中的安欣和孟钰。设计这种感情的羁绊,控制得好不好,跟与主线的关联度高低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孟钰和聂小雨不同,前者是嵌在剧里不可或缺的人物,她的作用是突出安欣办案的决心。孟钰与整部剧的融合度比较高,她跟杨建的结合,以及杨建的伏法,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可是聂小雨与卫国平的感情就显得平仄得多,她在聂宝华与卫国平的较量中,没有起到更好的串联作用。聂小雨即使不是聂宝华的妹妹,这部戏也照样可以拍。这段有点模仿安欣和高启兰的感觉,但又模仿得不到位。

高启兰与聂小雨同样有爱的勇气,但比较而言高启兰更加清醒,知道和安欣不是一路人,最终知趣地退出。聂小雨明知两人在一起很难,却迎难而上,给人一种死缠烂打的感觉。意外的是,卫国平居然很吃这一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情戏的分量是够了,办案的速度慢了,节奏被打乱了。看到中间,感觉像是被剧方强加了一段感情戏。

刑侦剧有迂回是件好事,但要迂回到点子上。

在迂回的过程中,增加些有的没的,主线容易错乱。

前后人物关联性差,整部剧追到最后,开篇的人物早已忘却了大半,很容易让观众出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剧情错乱

先说蒋广善,明明承认了大部分罪行,足够处以死刑了。

但最后却卡在他不承认是杀死山河的凶手上,相应地也否认了对聂小雨的侵犯。

关键时刻,聂小雨提供了证据,也就是那晚她从蒋广善身上,撕到手的那把钥匙。

这个剧情设计有些差强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广善不认罪,但一把锁只能有对应的钥匙来开。为了增加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可靠性,还抛出了这是一把祖传的锁。

编剧的出发点是:

即使蒋广善百般抵赖,他还是牢牢地被证据给锁死了。

但这把锁出现得太突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锁的提供者是蒋广善病重住院的妻子。

即使是一把传家锁,但也算不得十分贵重。锁具又不是首饰,没必要时刻带在身边吧?

锁有了,牵带出聂小雨手里的那把钥匙。

这把钥匙,聂小雨藏了八年。口口声声说着爱卫国平,却为了自己不愿揭开的伤疤,让卫国平受了八年罪。这八年里,他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以至于心脏病严重到了手术的地步。

这八年里,蒋广善为非作歹猖狂作案多余起,导致更多的女性被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剧这样写,不如将心思花在侦破案件的细节上,让剧情有更多的反转。

然而滑稽的是,蒋广善认罪伏法并不是警方找到了所有证据链,而是警方的真情打动了他。

因为警局里所有人,都给他重病在身的老婆捐款了。

而在这之前,蒋广善却说,自己曾想过杀掉妻子,然后再自杀。

无视生命的杀人狂魔,一朝清醒于有人救了他动过杀念的妻子上面。

这时候的蒋广善道出原委,人人都瞧不起他,所以他才产生憎恨,看到别人跪地求饶时,他特别兴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设计,跟高启强有些相似之处。

但高启强胜在穷草根的逆袭,而蒋广善输在了心魔陡然间消除。

前者顺其自然,后者生拼硬凑。

说完蒋广善,再来说另一位反派,俞灏明饰演的赵世杰。

屡屡犯案,胆小如鼠,却跟境外贩卖器官组织关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碎尸案背后,前面明显是往赵世杰父亲身上引的。

而且赵世铎背后肯定也不干净,他随手送给蒋广善的包,就价值两千多元。

1996年的两千元,可不是个小数目。那个年代的人均月收入,也不过才几百块钱。

赵世铎这条线挖得不够深,至少他是犯有包庇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知弟弟有罪,还现身去给蒋广善送钱。

很显然,赵世杰这条线,编剧发挥得乱七八糟。

刑侦剧情没写好,爱情部分写得一样乱。

聂小雨经历了“小龙女”一样的遭遇,可卫国平不是“杨过”。比起卫国平而言,三火更像杨过。

他们一个失贞,一个入狱十年,妥妥现代版杨过与小龙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突的是,这样的事同样发生在聂小雨身上两次。

第一次是1988年,第二次是1996年。

聂小雨这命可真够苦的,小时候家里穷,跟哥哥相依为命,哥哥却被炸死了。

两次遇险,被同一个人侵犯,编剧这是对聂小雨有多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顾开岩对卫国平情深,但她明白卫国平心里只装着聂小雨,所以无奈退出。

一个人在受到情伤之后,肯定是需要一段时间来调整自己的。

可是,当看着卫国平与聂小雨的背影离去后,顾开岩瞬间豁然,向一直追求自己的宋哲,发出了接受的信号。这个转场,一点缓冲都没有,显得太生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编剧水平遭疑

刑侦类影视题材的作品,让人一眼洞穿凶手是谁,这部作品就已经输了。

一开始,蒋广善就露出了马脚:

左撇子、善于用刀、伪善、机警、身手矫健。

很多观众觉得,蒋广善肯定不是凶手。

如果他是凶手,那编剧的水平也太次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广善被不少观众,以这种理由排除掉了。

他们纷纷猜测,幕后真凶是谁,甚至把山河的父亲列入范围,也要把蒋广善排除在外。

观众猜想有出入,其实是对编剧的期待值太高了。

也说明观众希望,通过这部剧能看到更多反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有跌宕起伏,贯穿一致的剧情,才能勾起观众追剧的激情。

但从开始到结局,观众在开头部分被点燃的激情,随着整部剧的收尾,又被湮灭了。

观众的胃口被调足了,最后却稀里糊涂匆匆收尾。

包括很多剧情虎头蛇尾,根本就没有交代清楚。

比如蒋广善在去医院给老婆送饭的路上,被红毛马仔劝说去打麻将。

蒋广善赢了钱,马仔想抢回输掉的钱。

蒋广善以一敌四打跑了马仔,钱没被抢走,结果他却去报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神操作是怎么回事?

害怕警方怀疑不到自己头上?

既然赢到了钱,与赵世杰合作后,老婆的手术费有了着落,为什么还交不起手术费?

除了这些解释不清的剧情之外,剧中还有多处穿帮镜头。

比如最后一集,蒋广善买东西付账,对方收十二,他却只给了十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像这样的穿帮镜头多了,很容易给观众留下细节做得不好的印象。

而广告的植入,比如感冒药、方便面之类就不逐一详述了。

有观众分析,《他是谁》的起点高,一是因为有张译参演,二是蹭了《狂飙》的热度。

可结果看到最后,观众才发现跟《狂飙》完全不是一回事。

大失所望之下,纷纷打了低分并不意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是谁》收官,从最初的8.2,到如今一夜之间从7.6直降到了如今的6.7分。而且目前,虽然剧已经播完了,观众带着满腔的愤懑,因此豆瓣评分还有继续走低的趋势。

一部好剧,不仅要保证演员演技在线,且中间不要跑题,剧情不要错乱。

剧情乱了,在观众那儿的槽点自然多了,被骂到下架的《东八区的先生》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他是谁》最终口碑立不起来,高开低走不是偶然。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