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阆中再上央视!

CCTV-2央视财经频道《消费主张》播出

春游古城 大美中国

走进阆中

这座古城究竟有哪些神奇的奥秘呢?

让我们深度感受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再上央视!

汉桓侯祠

探寻阆中与张飞的故事

现存阆中古城近2平方公里,古城建筑布局十分考究,以中天楼为轴心,次第展开、状若棋盘,展现出“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说是中国古建筑艺术的实物宝库,给人们带来了诗画般的美感。在这里,可以触碰到怎样的蜀地文化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到阆中,就不得不说张飞的故事。这位忠义勇武的三国悍将曾在阆中驻守了七年,如今,人们仍在怀念他的故事。路边锣鼓喧天,扮演张飞的演员走过街巷,仿佛真的回到了荡气回肠的三国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阆中古城西街,有一处占地六千多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名叫“汉桓侯祠”,便是为张飞而建。为了深入探寻这里的历史文化,我们邀请到阆中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会副会长张治平。

张治平介绍,东汉末年,张飞来到阆中做太守,在此期间修城池、兴水利、促农桑,张飞的治理,为阆中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三国之后,阆中地区在很长一段时期都没有爆发过大规模战争,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贡院

逛阆中贡院,体验科举文化

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科举文化也开始在这里兴盛。贡院是封建王朝的科举考场,如今,全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科举考场就在阆中古城里,也就是阆中贡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从考试中脱颖而出的人才最后都会献给朝廷作合理的安排,因此叫“贡院”。 据《阆中县志》记载,清顺治初年,阆中作为四川省会的20年间,共举行五科乡试,这里一共走出了116名进士,402名举人,其中,阆中籍的状元就有四人。

时光流逝,如果真走进古代考场会是什么样的体验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过去,各县取得秀才资格的才可以到省城参加乡试,考中就叫举人,考试结束,主考官还会发给游客中举证书,用毛笔小楷把名字写在上面,沉浸式体验高中举人的光辉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阆中美食四大怪

第一怪 牛肉熏黑卖

“牛肉黑着卖”,就是阆中美食的一大怪,在过去为了保鲜,会往牛肉外面抹锅 灰,如今虽然已经摒弃了这种加工方式,不过卤制过后的牛肉依然是黝黑的。 外表棕黑色的牛肉切开后,里面却是粉嫩红润的,阆中牛肉的烹制方法,相传就是张飞驻守阆中的时候研制出来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阆中美食四大怪

第二怪 馒头盖章卖

阆中的第二大怪的“馒头”可不一般,它就是当地人和游客特别喜爱的“保宁蒸馍”。阆中古城的保宁蒸馍传统工艺流传至今,因其盖章卖,成为阆中一大怪。如今,蒸馍的印章已经变成各个店铺的店名,成为了一种防伪标志。阆中人的一天,就是从一份热气腾腾的蒸馍开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阆中美食四大怪

第三怪 醋当饮料卖

阆中的第三大怪,就是“醋当饮料卖”。举起醋杯直接豪饮,顿时口齿生津,花容失色,酸爽过后,又会有一丝淡淡的回甜。

史料记载,保宁醋的传统酿造工艺已有1000余年历史,经历传承和发扬,形成了独特的配方和酿造工艺。其酿造技术的核心是中药制曲、麦麸酿醋,经过制曲、发酵、淋醋、调配等42道核心工序酿制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醋不光能喝,在阆中当地还能用它泡脚。在街边,随处可见泡脚的店铺, 闲暇之余用一盆热醋泡脚,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醋香,身边坐着知心的朋友,也许幸福就是这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阆中,药醋、蒸馍、牛肉都是当地独特的美食符号,如今,阆中的绝活美食也有了新的元素,富有创造性的阆中人将几种招牌美食集合在一起,并给它起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阆苑三绝。一道菜,就能品味到三种小吃的独特口味。过油的牛肉和蒸馍放入醋调制的汤汁,醋的酸爽,肉的浓香,馍的酥脆,都在这一碗热羹中,酸甜爽口,别有一番风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阆中美食四大怪

第四怪 凉面热着卖

在阆中吃凉面,与我们以往吃过的凉面不同,要先将面条煮熟扇凉,将一把凉面放入碗底,再放上焯熟的豆芽、韭菜作辅助,淋上一勺热的牛肉臊子,最后配上蒜泥、香菜作点缀。整套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用时一分钟,一碗热而不烫,温而不凉,麻辣鲜香的牛肉面就可以上桌了,所以阆中的牛肉面不仅怪,上菜还非常地快。

牛肉面对于阆中人不是偶尔尝鲜的特色小吃,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习惯。在外的游子一回到阆中,吃一碗牛肉面是他们回家后的必要仪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银河地毯

东方软浮雕

位于阆中古城武庙街的银河地毯展示馆,前来参观的游客无不为一幅幅精美的丝毯而感到震撼。

丝毯织造技艺是阆中的传统手工技艺,被誉为“东方软浮雕”。 阆中丝毯织造技艺最早始于明朝,发达的蚕桑业促进了阆中丝毯行业的兴盛, 图案精美、质地细密,利用蚕丝的光泽和织造时的统一方向性,使丝毯于不同角度呈现不同的色彩和光泽变化。 就像阆中当地的人,一丝一线之间,坚守百年非遗传承,一经一纬之间,沉淀千年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编辑:鲜婷 审核:李昌芹

end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