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家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老者曾经布衣阑珊地走遍中国各大贫困地区,他耗时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走了三万多公里路。

而这场艰苦的旅程,也曾三番五次地陷入了危难中。

因为迷路,他误入森林中两天两夜,在即将饿死的边缘,才到了一户农家院子,看到了猪圈里放着一盆饲料。

老者没思考就弯下腰,捞起猪饲料就开始咀嚼起来。

主人出来后,看到有一位蓬头垢面的老者,正在吃猪食,便以为是个乞丐。

心善的主人端出了家里的粥递给老人,老人也很高兴地吃了起来。

两人闲聊中,主人看老人谈吐得体,便问他:“你是怎么会到这里来?你是干什么的?”

老者抬起头,眼睛闪着光说:“我叫何家庆,是安徽大学生命科技学院的教授,我是来扶贫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初的理想

1949年,何家庆出生在安庆市一个贫困的家庭里。

他的父母都是最底层的人,全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靠父亲在码头拉板车。

但即使如此,何家庆的父亲却没有得过且过的安逸思想,反而因为历经了生活的磨难,他会经常教导何家庆说:“你要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的思想钢印,从此就深深地烙印在何家庆的心里。

勤奋刻苦支撑起何家庆的童年和青春,最后让何家庆考入了安徽大学。

那个时候,能考上大学几乎就注定了一个人从此便飞黄腾达。

所以何家的亲戚好友都前来祝贺,他们都恭喜何家庆,毕业后定能过上人上人的生活。

但是何父却在这场鲜花迷雾中,又一次郑重地告诫何家庆道:“我努力让你上大学,固然是希望你生活得好,但更重要的是,你要为社会做出贡献,而不是成为贪图享乐的人。”

十几岁的何家庆把父亲的话听进去了,但是他还有些迷茫,自己日复一日的读书,难道还不是为社会做贡献吗?

那为社会做出贡献,自己究竟还要做些什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家庆抬起头,看向家乡的连绵山峰,在一片翠绿色的自然美景下,却包裹着贫穷,落后和劳顿。

少年的何家庆想,我的价值,也许就是帮助家乡的人。

之后何家庆在大学选择了植物学,在他的勤奋刻苦下,何家庆一毕业就被推荐了留校任教。

何家庆主要是研究药用植物学,但是当他在这条路越走越深的时候,何家庆就发现,中国对植物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毕业后的何家庆很快就把目光瞄准了横贯三省的大别山,他认定大别山里一定有着丰富的宝藏还没有被挖掘。

大别山地形各异,植被齐全。但是至今依旧依靠着1910年法国传教士总结的500株植物标本用为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真的想要充盈植被的知识库,那么实地考察就变成了必不可少的活动。

1984年,何家庆整装待发地走进大别山。

他拿起纸笔和照相机,认真记录着每一株植被的形状,生长和功效。

在大别山的广阔和雄伟中,何家庆深切地感受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这句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在大别山从夏天待到了冬天,依着大别山的地形连跨了三个省份。

在山中穿梭和在平地行走的危险程度是天壤之别的。

为了记录在悬崖峭壁上的植被,何家庆好几次差点摔得分身碎骨。夜晚的时候,还要时刻警惕猛兽的偷袭,下雨天不仅要踩着泥泞的地面行走,还要注意是否会发生山洪。

但是就算警惕性拉满,还是无法完全避免受到伤害。

因为满山的蚊虫蚂蟥,都盯着何家庆这具瘦弱的躯体,在暗处伺机而动。

在何家庆整理了上万份植被数据,回到家时,他的母亲一下子就哭了出来。

因为站在她面前的儿子,比起去大别山之前更加瘦弱和憔悴,而且全身都是伤口结痂,旧伤上又添新伤。

何家庆整个人就像是住院多年的病人。

但是当何家庆从背包里,掏出自己记录的数据时,他整个人突然间容光焕发,眼神带着少年般的欣喜。

得到植被数据的成就感已经全然碾压过路途的疲惫。

从此,何家庆爱上了这种感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任命县长

回家没多久的何家庆,很快又去了桐山做了实地考察,并且还在那里解决了桂花苗存活率低的问题,甚至还带动当地农民的发展。

这件事被中央知道后,便任命何家庆去绩溪县担任副县长的职位。

当何家庆到了绩溪县后,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搞钱。

不过不是他自己一个人搞,而是带着全村的人一起搞钱。

绩溪县十分贫困,很多地方都是原始的山林模样。

但这一片荒芜之中,何家庆还是从中发现了商机。

他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始考察整个绩溪县的植被情况。

何家庆在勘察中发现,绩溪县的的桑叶长势很好,虽然绩溪也有丝绸之乡的美名,但令人奇怪的是,经济收益却没多少?

那问题究竟是出在哪里呢?

何家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何家庆的观察长期观察中,他发现绩溪县的百姓养蚕的方式都很传统,都是依靠人力劳作收丝做丝绸,而且他们也没有想法往外拓展业务,所以经常一群人辛辛苦苦劳作一个月,结果收入还不够果腹。

为了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扩大市场,何家庆找来了专业人士,并且在当地办起了培训班,教导绩溪县的百姓怎么科学养蚕。

之后何家庆也不停找各种合作伙伴,拉拢他们过来购买当地居民编织的丝绸。

在何家庆的一番努力之下,很快的,绩溪县人民的收入以及生活质量就提高了不少。

但是丝绸这种东西毕竟属于名贵产品,市场需求再怎么拓展也有限度,虽然当地百姓生活变好了,但是依旧没有摘掉贫困的帽子。

何家庆的任职期限只有两年,他非常希望自己能在离开之前,看到绩溪县变好。

一开始他以为是丝绸的市场问题,所以把很多精力放在发展市场,宣传的方向上。

但是花进去的钱和精力,最后的结果都让何家庆很不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有一次,他了解到日本有些地方靠着魔芋脱贫的案例。

这时何家庆开始对魔芋感兴趣。

在经过一系列的考察之后,他决定让绩溪县的人民开始种植魔芋树。

虽然何家庆所有的事都想得很好,但奈何绩溪县有些百姓却不同意改种魔芋的方案。

毕竟他们长年来就是养蚕,也只会养蚕,而且生活已经十分艰辛,很少人会愿意去一个全新领域冒险。

为了消除百姓的忧虑,何家庆决定自己出钱购买魔芋种子,并且在全县31个地区先进行试点。

没多久,试点的地区就取得斐然的成绩,那些优先种植的人,都取得了远超之前的收入。

何家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魔芋热”的风气就在当时刮了起来。

没多久,绩溪县就因为种植魔芋,开始摆脱了贫困县的称号。

在何家庆即将卸任的时候,他用心写了一本专门研究魔芋的书《魔芋栽培技术》,并且把这本书发行给绩溪县的每户人家。

因为何家庆的清廉和责任感,让当地的很多百姓都舍不得他离开。

所以在何家庆即将离开的那一天,很多村干部和村民都特地赶来,送给了他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的“焦裕禄式县长”几个大字也深深烙印进何家庆的心中,就跟自己高考完时那样。

不过这次,何家庆已经找到了人生的价值和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扶贫之路

卸任没多久的何家庆又再一次踏上了旅途,这一次他的目标很明确,那就是帮助更多的中国人脱离贫困。

但现在的他目标是明确了,可是却没有了年轻时那种无所畏惧的干劲了。

因为这个时候的何家庆已经成家立业而且生有一个女儿。

一直以来,何家庆都把生活的重心放在了工作上,很少陪伴自己的家人。

而且何家庆平时十分节俭,每次在食堂都是吃五块钱一份的饭菜,穿过的衣服都是缝缝补补多次的。

何家庆一家三口住在安徽科技大学的学生宿舍楼里,那个地方仅有60平,而这个房间光是书籍和标本就已经占据了大半的空间。

何家庆的妻子一直以来也顺着他,跟他过粗茶淡饭的日子。

虽然何家庆的妻子并不在意生活上的艰苦,但是丈夫常年来沉迷于工作,就连生孩子他也没能回来,现在又说要出去外面扶贫。

多年的委屈终于在这一刻爆发了,何家庆的妻子强烈反对他出去。

就连何家庆的女儿也对常年缺席的父亲,心怀不满。

何家庆自觉愧对妻儿,也在事业和家庭之间犹豫了。

何家庆全家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天夜里,他辗转反侧,没办法入睡,何家庆回想着这几十年来,在植物领域的研究和付出。还有看见百姓和领导对自己抱持的希望。

何家庆还是起身,走到客厅,执笔写下了一封离别信。

他告诉自己的老婆和女儿,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这一生注定会在扶贫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是农民教授,为农民做事是我的责任,谁给我一抔土,我就还他一座山。”

何家庆的女儿泪流满面地读着父亲的信。

何家庆的妻子安慰她:“禾禾,爸爸也是为了工作,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禾禾摇了摇头说:“我不生爸爸的气了,我只是感到很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归土地

而这一刻踏上路途的何家庆,也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穷游。

他只身一人,跨越祖国的西南一带,帮助各个贫困地区的人民提高农作物的产业,改善当地的种植环境。

何家庆走过了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等八个省份,“流浪”三万多公里,扶贫人数两万多人。

这一系列的壮举在书面上也许只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但是现实中,却是比当年进入大别山勘察更加危险的事。

因为这一次,何家庆不仅要面对蚊虫和野兽,还有人性的险恶。

在漫长的路途中,何家庆有次经过一个采石场的时候,被一群壮汉团团包围住。

那些人对何家庆说:“你来帮我们打一吨的石头,我给你管饭怎么样?”

何家庆知道自己拒绝也没用,只能答应他们。

这些人把何家庆带到采石场,命令他日夜不停地工作。

在做了将近一个星期后,何家庆才打到了一吨的石头。

本来这些人看着何家庆听话,想再把他留下来工作。

可是看着眼前的老人瘦骨嶙峋的,他们也担心闹出人命,于是就把他放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何家庆遇到的危险还不止这些。

不知哪些人听到,大学教授何家庆外出考察,就想挟持他捞一笔钱。

他们以为何教授担任过县长,又是大学老师,如今出远门,身上一定带着很多钱,于是就绑架了何家庆,要他把自己全部钱拿出来。

可是何家庆早已把全部的钱都放在工作和植物研究上,自己是两袖清风,哪里会有什么钱。

于是这些劫匪在搜刮了何家庆全身后,不得不承认眼前这个老人是个穷鬼。

何家庆也因祸得福了一回。

在东南之行的这一年里,何家庆还在深山里迷路,饿得只能吃些野草充饥,好几次差点丧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不管过程再怎么艰难,何家庆却从来没有萌生出放弃的想法。

他要扶贫的决心,丝毫不亚于唐僧西天取经。

只是唐僧至少还有人作伴,但是何家庆始终都是一个人。

他不是去寻找希望,而是带给他人希望。

到了2019年,70岁的何家庆依旧在扶贫的道路上,但是一生勤勉的他,却被检查出得了癌症。

在过世之前,何家庆要求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他在纸上留下了最后一句话:我走了,一切回归这片土地,然后从土地里再次生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