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无法准确预测,明天和意外,究竟哪一个会先来。

正当美国忙着满世界煽风点火,不遗余力地搅乱地区局势之际,美国本土却在迎来新一轮的多事之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8日,美国爆发大规模校园枪击案,数名儿童伤亡,拜登下令白宫和所有联邦大楼降半旗致哀。

31日,美军2架“黑鹰”直升机坠毁,机上9名人员全部遇难、无一生还。

同样在31日,美国南部多州遭到龙卷风袭击,超过2800万人受灾,目前已造成至少3人身亡,数十人受伤。

4月1日,美国CNN报道称,一列运输乙醇的火车又在美国明尼苏达州脱轨,引发剧烈火灾,当地民众被迫紧急撤离。

毫无疑问,这一系列灾害和悲剧,无一不在加剧美国的动荡与混乱,也在给拜登政府带去挑战和考验。

然而,正当美国政府忙着应对危机之际,又一个令人侧目的消息从五角大楼传来了——美军一名高级官员离奇身亡了。

五角大楼

1日,美国军方证实,3月中旬在五角大楼附近一个停车场内发现的死者,确认是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的情报专家博尔达多,但目前仍未确定其视为原因,相关案件也仍在调查之中。

据悉,3月14日,博尔达多被发现在五角大楼北部停车场的车内失去知觉,被人发现后,医疗人员紧急出动,但等到其赶到现场时,博尔达多已被确定身亡。

此外,美媒还进一步披露,博尔达多出生于菲律宾,9岁移民美国,2004年加入美国陆军,2021年被指派到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安全办公室工作,在一个技术监视反制措施项目履职,主要担任反间谍任务。而博尔达多身亡时,仅42岁。

在这之中,3个观察点不容忽视。

1,博尔达多工作的部门不容小觑。

美军最高将领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而博尔达多工作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办公室,位于五角大楼,又直接受米利领导,堪称是美军的高级部门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

尤其是,博尔达多还负责情报、反间谍等工作,重要程度更是不言而喻,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美军的战略部署。

再加上,博尔达多身亡时,年仅42岁,未来可以说是前途无量。但如今,他的生命却永远定格在了42岁。

2,实力强劲的美国,至今居然还没查清楚博尔达多的死亡原因。这意味着,博尔达多可能不是因为寻常死因而身亡的,真正死因非常蹊跷且复杂。

再结合,博尔达多身居要职,在美军重要部门工作等因素来看,不排除其遭到暗杀或“斩首”的可能。

3,博尔达多身亡的地点,居然是在五角大楼北部的停车场,作为美国的重要军事机构,五角大楼可以称得上是美国最安全的地方之一,的安保等级无需多言。

如今,博尔达多离奇身亡,或者可能遭到暗杀,这相当于是在美军眼皮子底下发动“斩首”袭击,给美军一个“下马威”。

毕竟,美国过去在中东,没少发动“斩首”袭击和定点清除行动,并一度成为美军对外彰显其实力的体现之一。

如今,博尔达多这样一名身居要职美军高官在五角大楼离奇身亡,确实影响深远,也的确很难不让人遐想连篇。

但出人意料的是,发生了这么大的事,白宫却罕见没有对此事发声,陷入了“失声状态”,似乎不打算干预此事,亦或是打算让五角大楼自己处理这件事。

最后,且谈3点粗浅看法吧。

第1,美军高官在五角大楼附近离奇身亡,极有可能遭到了暗杀或“斩首”,否则如果是寻常死因,美国军方不会查不出来,至今一头雾水,唯一的解释或许就是,博尔达多是“非自然死亡”,并且死亡原因非常罕见,五角大楼也不敢妄下定论。

毕竟,博尔达多在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其突然离奇身亡,对于美国军方来说,是一件难以忽视、不可掉以轻心的大事。

至于结果如何,究竟是“谁干的”,在最终调查结束之前,谁也不好妄下定论。接下来,且看五角大楼会如何回应吧。

第2,美国内部安全形势或比想象中严峻。

虽然美国一直打着“反恐先锋、世界警察”的旗号在全球各地狂轰滥炸,并试图通过军事实力来体现美国的强大和安全,但不可否认的是,五角大楼自己都曾承认,美军中的“极端主义”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壮大。而这,便给美国内部安全形势造成了威胁和隐患。

再加上,美国如今枪击案频繁发生、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美民众早已惶恐不安、人人自危,当初美国对外宣称的“美国梦”早已不复存在,美国也正在朝着“最不安全国家”的行列迈进。

第3,不论是美国内部“极端主义”壮大,还是美军高官疑遭“斩首”,都体现了一点——美国正在为其多年来厉兵秣马、穷兵黩武,长期搅乱国际局势而付出沉重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在美军入侵伊拉克、阿富汗时,便被曝出诸多士兵采取非法行为,包括杀害平民、虐待囚犯等等,引发国际各方震动。在美军士兵被曝出斑斑劣迹之际,美军内部“极端主义”壮大,并不让人意外。而这,便是美国长期执着于挑动地区冲突而产生的负面影响之一。

总之还是那句话吧,多行不义必自毙,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美国也不例外。若继续一意孤行、执着于挑起地区对抗,美国还将付出更多的代价,并遭到国际社会联手抵制与反制。

只能说,且行且珍惜吧,美利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