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每天上班,出门总会习惯地戴上口罩,到公司后忘记取下,直到周边的人都用奇异的目光看着我,那感觉就像是:疫情时人人都戴口罩只有自己一人不戴口罩,别人用同样怪异的目光盯着我。
全面放开已经快4个月,感觉疫情已经离我们远去了,社会上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专家也纷纷站出来说,疫情终究成为过去式了。

今天我和朋友聊天,又聊到疫情,聊着聊着她便哭了。原来,她的外婆在年初时因为新冠去世了。她哭得很伤心,才4个月,我以为我们会慢慢地忘记伤痛,并变得越来越坚强,没想到不经意间才发觉,我们其实一直活在脆弱和无奈当中。
全面放开4个月,我才发觉社会上真正的“后遗症”开始出现了,它们与老百姓息息相关!

第一,病毒一下子像消失了似的,就像它来的时候悄无声息的,人们至今也无法发现它的起源。
专家说病毒不是消失了,而是在小范围地流行。虽然这样,人们已经开始丢掉那个束缚自己已久的口罩。

一些人开始逐渐嫌弃它,但殊不知这个小小口罩,在疫情时曾经救过很多人一命。大街上的人根本就不再戴口罩了,人们基本上恢复了往日的正常生活。

很少人再讨论疫情了,感觉新冠就好像从来没有来过一样,很多人也不愿意再谈论疫情了。
药店也不需要抢药了,紧需的药也是充足的了,一切都正常如初了。

第二,企业开始减薪裁员,减福利降成本,人们的工作难找了。
疫情时,工作生活井井有条,没有感觉工作有多难找,生活有多苦难。反倒是疫情消失时,工作机会却变少了,工作难找了,对生活的信心没有提升,反而被现实击倒了。
特别是对于35岁以上的打工人来说,年龄大了,岗位不多了,选择性不多了,工作的确难找了,中年危机来了挡也挡不住!

而且今年就业形势真的不乐观,一线大城市人满为患,城市工厂却抽身转移,连外卖行业也出现了满员,很多人出来几个月都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吃饭也成了问题,一部分不得已又返回老家,等行情好一点再出来找工作。
但是,要知道,今年大学毕业生超过1000万,社会要吸收这1000万劳动力可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总体来说,不管是企业或是政府,今年的压力都会相当的大。

第三,社会戾气变重,时不时发生社会性伤人打人事件。
今年以来,社会上频繁出现一些恶性的社会性伤人事件,如浙江平阳县杀人案致6人死亡,广东东莞长安持刀伤人案致3人死亡,广西南宁商场伤人案致1人死亡,香港名媛碎尸案致1人死亡,苏州市冰柜藏尸案致1人死亡。
除此之外,还有广西南宁烧烤店群殴案致多人受伤,咸阳女子美食城被打案,海南校园霸凌案等等。

有人认为这是疫情3年,人们压抑的情绪被社会性释放的表现。但也有人说,社会治安问题不能归结为疫情影响的结果。
不管怎样,平时生活里多注意与别人打交道的方式,与人交好,总是不会错的!
第四,物价持续上升了,收入却减少了。
市面上的水果和肉都开始变贵了,很多人都不敢大手笔购买了。这是因为物价上升了,工资却不变,就等同于收入变少了,每花一分钱都需要盯紧口袋了。
很多人感觉想买的东西不敢乱买了,往年肆意消费的那股劲也没有力气使出来了。物价嗖嗖地往上涨,打工人工资本来就不高,真的是难倒了我们这些打工人啊!

第五,存钱已成为一种习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队伍中去。
今年,两会上延迟退休等建议提上议程,让人们开始不淡定了。毕竟对于大多数民众来说,有存款才能有安全感。今年的风向真的是不一样了,大家都开始有存钱的习惯了。
感受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很多年轻人都加入存钱队伍里去了,年轻人不乱花钱成为了一个转折,大家提倡理性消费,看来3年的疫情,真的教会了我们如何生活,并生活得更细致了。

第六,人们更注重养生了,毕竟健康最重要。
虽然病毒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但是在这场与病毒搏斗的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很多人因此失去了健康的身体,甚至生命。
也正因为如此,很多人都意识到,只有身体要有足够的抵抗力,才能让自己足够强大。

健身房里也恢复了往日的热闹,很多年轻人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了,不会过度地熬夜,注重健康饮食,也不要过度地消耗自己的身体,并开始注重养生了。
上面这些变化,是我们刚走出疫情才4月,让人切身感受到的。虽然很多人觉得今年的生活很难,但是需要相信这些都击不倒曾经经历过新冠考验的我们!
经历过新冠的人才会懂得,今天平静的生活,是很多人抗疫勇士用汗水和生命换来的,也是国家费尽努力保护我们三年的美好结果。

因此,很多人到现在才感觉,怎么疫情放开后,自己的生活更难了,反而没有在疫情中睡得香了?
疫情时,虽然天天需要做核酸,出入也要出示核酸证明,去到哪里都需要佩戴口罩,即使如此诸多不便,但是那时候,窝在小房子内睡觉真的比哪天都香。因为那时候,岗亭里有检查核酸人员的站岗,小区内荡漾着催促你及时做核酸的喇叭声,楼下有防疫的工作人员来送物资的.....

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才会懂得,原来今天要感谢的,才是那个曾经活得那么认真的自己。
加油!期望日子真的如央媒所说的那样,会越来越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