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认为,美国将“星链”系统应用在俄乌冲突后,促使中国加快研制高功率微波武器。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来看,相比较使用常规的反卫星导弹摧毁由数千颗卫星构成的“星链”系统是非常困难的,但反卫星微波武器是一种高效廉价的武器系统,能够造成卫星通信系统和电器系统不可挽回的损坏,一旦内部元器件被损坏很难发挥效果。

同时美国军事专家本·刘易斯表示,“星链”系统在俄乌冲突中有效发挥着通信方面,解放军担忧美国将“星链”系统应用到潜在的台海冲突中,而且解放军已经意识到美国“星链”系统的军用价值和用途,专门研制能够摧毁“星链”系统的武器系统,这也表明解放军对“星链”系统重视程度。

“星链”系统目前由2200多颗低轨道卫星构成,能够高效实现各兵种之间的协同作战和无缝衔接,跟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海军水面舰艇和空中战斗机等,从侦察系统包括无人机和天基侦察系统,侦察机等接收信息,随时能够对目标进行打击。俄军关键设备的损失,就是乌军在“星链”系统侦查作用下,摧毁俄军俄军坦克。

本·刘易斯强调,美国拥有着强大的侦查和通信卫星阵列,能够帮助美军在远离其本土作战,尤其是海峡出现突发紧急情况,美军可借助“星链”系统对解放军开展远程打击。对中国而言,寻求使用反卫星武器摧毁美国卫星,是解放军重要的重要手段,并且反卫星(ASAT)武器在现代常规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美军无人机和作战飞机造成严重的威胁。

事实上,整个“星链计划”由42000颗卫星的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构成,虽然一直强调“星链”系统民用性质,但俄乌冲突的应用赤裸裸的表明,“星链”系统就是一种军事用途的侦查系统。印度指出,中国在军用高功率微波技术方面落后于美国和俄罗斯,而美国雷神防务公司曾宣布在演习使用高能激光和高功率微波击落了45架无人机,除此之外也能够有效作为反卫星武器。

美军高功率微波武器已经发展到第二代,而俄罗斯也研制出新型激光武器“佩列斯韦特”,能够将强力能量聚焦于“直线”,拦截洲际导弹或攻击卫星,能够使高度在1500公里范围内的敌方侦察卫星系统致眩或致盲,整体性能也是非常强悍,同时俄罗斯发展出三种独立反卫星无息同,包括“佩列斯韦特”激光武器系统、“卡琳娜”地基激光反卫星项目和“雄鹰-梯队”机载激光反卫星项目,拥有着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反太空能力。

针对美国的“星链”系统,中国正发展“星链”的反卫星能力,首要目标就是建立起能够跟踪和监控该系统每颗“星链”卫星的大规模监视系统,这套高分辨率的监视系统能够对“星链”系统的卫星信号,已确认是否潜在军事用途,如果确认潜在军事系统,在战时可对“星链”系统进行软硬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