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欧盟要制定反胁迫方案和手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关税抬高,设置惩罚性关税;二是实施严格的出口管制,特别是电子科技领域;三是把控公共采购项目中的投标资格。”很明显就是针对中国而来。

也就是说,欧洲高层还没有赴华访问,这内部红线已经画上了,这是赤裸裸对中欧贸易充斥着不信任。背后显示欧盟目前的矛盾心态,一面是中国,一面是美国,欧洲想要自主做决定太难了。
针对此项反胁迫共识的提出,按照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的说法,主要和“针对台湾问题,中国对立陶宛‘贸易胁迫’有关,欧盟内部不满于中国单方面对立陶宛进行经济制裁,所以想要给中欧贸易立规矩。”

还不止于此,欧盟还给出一项理由,内容是“荷兰ASML半导体机构,因为对中国进行出口管制措施,所以中国方面正在制定具体措施,予以报复。所以为了反制中方,让中方有所忌惮,欧盟需要提前制定预备方案。”
其实,无论是立陶宛,还是荷兰光刻机,都是冠冕堂皇的理由。欧盟内部这么做,其实还是看美国的脸色行事。毕竟前段时间,拜登已经号召欧洲各国,集体起来对付中国,特别是经济围堵这块儿,还是欧洲并没有理会拜登的意思。

但是这并不代表欧洲完全可以不顾美国的颜色,单独行事。从这方面就可以看出欧洲在对华贸易上,没有那么简单。我国需要保持战略定力,因为欧洲不同于美国,美国想要一心打垮我国经济,但是欧盟不一样,欧盟希望的是,在最大程度减少美国干预的情况下,和我国保持友好经贸往来,进而寻找出一条欧洲自我发展之路。
此次这项共识的达成,主要还是因为欧盟内部欧洲议会,已经被美国意志渗透,所以屡屡与中国为难。其实欧洲之所以在近期掀起访华热潮,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逐步剥离开美国的影响。

就拿法国总统马克龙访华为例,在去年十二月份去美国的时候,受了一肚子气,特别是针对美国的通胀法案提出不满,但是拜登的答复很正面,那就是“美国不会为此道歉”,这不就是不会有任何改变的意思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