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金王陈”,系指金家、王家、陈家三个自然村。是时网上对“金王陈南齐失名陵”位置的介绍,比较主流的是“金家、王家、陈家之间的水田里”。

实际上,这个坐落指向非常模糊,难免令人一头雾水。加之,这一带的村落多系自然村组团散布,路边、村头极少见到村名碑,故须随时停车打探。好在我们的运气不错,遇一停车打探的村子恰好就是“陈家”,且路遇的老伯十分热情,主动带路前往,使得原本有些云里雾里的寻访变得毫无难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王陈失名陵现存神兽一对,东为天禄,西为麒麟,均为公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记所指自左至右分别为麒麟、天禄、国保碑

天禄身长约2.5米,高约2.3米,头部有残,尤其下颌,几乎损毁殆尽,前后四足中,除右后足尚称完好外,其余三足均已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初见久闻大名的“天禄”,原本想验证一下其头顶是不是长着“双角”,但其头顶实在凿损过甚,端详了半天,也只能大致付诸于测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禄西侧,相距二、三十米处,是与天禄相向而立的麒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麒麟与天禄相向而立

麒麟身长与天禄相仿,但身高略矮,大概2米稍稍出头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麒麟面部尤其是吻部残损严重,左后足有明显修补痕迹,其它部位保存状况则好于天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麒麟头部也有不同程度的残损,但透过整体雕琢纹路,仍可明显看出其“独角”的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亲眼所见这两尊庞然大物,方才领略到南朝的“失名墓”与“失名陵”的差别有多大。

同为“失名”即无法考证墓主的身份,但通过墓道神兽的种类,便可判断出墓主的身份等级——根据南朝墓制,只有皇帝的墓道才能设置天禄、麒麟;王侯包括废帝,则仅能使用辟邪。

所以,有天禄、麒麟这两个趾高气扬的大家伙支撑,“金王陈”这处无可考墓主的坟即可命名为“失名陵”,且神兽体量大,雕琢工艺上乘;而前述所看的“水经山”、“烂石弄”两处无主坟,只有体量与工艺皆不可同日而语的辟邪,那就只能视为“失名墓”了,即便有所畅想,也只能想到待遇与王侯相同的“前废帝”。

此外,金王陈失名陵,还有齐废帝(东昏侯)萧宝卷陵一说。

萧宝卷(公元483-501年),字智藏,原名萧明贤,齐明帝萧鸾次子,南齐第六任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昏庸荒淫的皇帝之一。萧宝卷生母刘惠端(萧鸾正妻)早亡,萧宝卷自幼由潘妃抚养。498年,萧宝卷在萧鸾死后即位,并封潘妃之侄女潘玉奴为贵妃。

萧宝卷性格内向,不喜与大臣接触,常常出宫闲逛,每次出游都要拆毁民居、驱逐居民,耗费巨资大肆修建仙华、神仙、玉寿诸殿,并且大赏阿谀奉承臣属,造成国库空虚。

萧宝卷之父萧鸾以阴谋手段篡夺帝位后,滥杀高帝、武帝子孙以巩固帝位。临死之前,萧鸾担忧萧宝卷心机不够,刻意叮嘱萧宝卷“做事不可在人后”。萧宝卷秉承父训,宰辅大臣稍不如意,即加以诛杀。

由于萧宝卷的昏庸暴虐,先后导致始安王萧遥光、太尉陈显达与平西将军崔景慧起兵反叛,但都兵败被杀。

萧宝卷平定叛乱之后毫无收敛之意,反而变本加厉,愈加昏庸暴虐,竟然派人毒杀平定叛乱最为得力的尚书仆射萧懿,终于激怒萧懿之弟萧衍,导致其发兵进攻建康,并且改立南康王萧宝融于江陵称帝,萧宝卷则被自己的守城将军王珍国所杀。之后,萧宝卷被废为涪陵王,谥号“东昏侯”,但陵墓仍按皇帝的级别修筑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访于2011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