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30日 上午8:30,第四届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正式拉开帷幕。

秉承“强有力的兽医诊断,以提高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的办会宗旨,本届会议邀请来自中国、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国家的95位嘉宾,在三天里带来110场主题报告,分享全球兽医检测行业先进的科学解决方案,一共吸引了2766位参会代表共聚这场盛会。


开幕式现场座无虚席
大会由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国际动物卫生合作伙伴、正大集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美国乔治亚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的多位知名专家发起,由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世信朗普国际展览(北京)有限公司共同主办,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大力合作,得到了“一带一路”国际重大跨境动物疫病诊断与免疫专业创新院的支持,北京世信兴化国际咨询有限公司承办。

大会同时得到了正大集团、世纪元亨、金诺诊断、天隆科技、富鲁达、标驰泽惠、纳百生物、ONT、兆丰华集团、博日科技、诺唯赞、明日达科技、亿森宝、翌圣生物、勃林格殷格翰、齐碳科技等行业龙头企业的鼎力支持。
第四届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农业大学周向梅教授主持,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刘爱民博士从美国如期赶回向出席的参会代表致欢迎词,随后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姜岩、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韩军、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曾政、重庆市畜牧业协会秘书长袁昌定先后登台致辞,最后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杨振对会议进行详细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周向梅教授主持开幕式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刘爱民博士致欢迎词
刘爱民在欢迎词中提出了大会的核心目的,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的举办是希望建立学术交流平台,来帮助提升兽医检测的人员的检测能力。
第一,打造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能够给兽医检测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一个分享兽医检测诊断方法、技术的平台;第二是和国际同行接轨,彼此交流最新的兽医检测技术经验;第三是给年轻的兽医诊断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展示学识和能力的机会;第四,给兽医诊断相关企业提供一个展示平台;第五,提供给学校和科研机构一个与企业对接的平台。
推进新技术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组委会还希望通过这个会议,促进同行之间的合作,共同提高兽医检测诊断的水平。另外,与同类型会议和行业合作,在学术上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达到我们的共同目标——通过强有力的诊断检测保护动物健康、保障食品安全。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姜岩致辞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党委书记姜岩女士强调,习近平总书记是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性支撑地位,面向未来,在我国面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兽医事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承担更大的责任与担当。
新的发展阶段,如何推动兽医事业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的重大战略,解决行业关键问题,树立全球同一健康,需要我们在兽医科技前沿主动出击,在关键领域占领高地,需要我们在创新发展中携手共进,在竞争中合作互惠共赢。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韩军致辞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副院长韩军先生提出:“面临如此复杂、困难的形势,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也是我们兽医检测诊断行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给予我们思考,特别是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快速感知识别新发突发传染病、重大动植物疫情、微生物耐药性等风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这些精神为我们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韩军先生认为主要就是“关口前移,检测前移”,检测在其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大会为行业搭建了一个知识传播、交融的平台,也为我们行业、企业、院校、学生、就业从业者搭建一个思想碰撞的平台,同时搭建了一个产学结合、创新链和价值链融合的载体。

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曾政致辞
重庆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曾政先生对大会给予了高度评价,在致辞中提出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着眼于分享业内的最新资讯和研究成果,跟踪前沿技术,为全球兽医人员提供了与会交友,与会为媒的学习交流平台,也是宣传我们行业,提升社会关注度的一个国际盛会。

重庆市畜牧业协会秘书长袁昌定致辞
重庆市畜牧业协会秘书长袁昌定先生同样对大会给予了高度肯定,提出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如今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兽医检测诊断专业会议,同期举办的亚洲兽医诊疗器械及药品展览会是目前唯一一个专注于兽医诊疗器械及药品的展示交流平台,正因其专注、专业而取得今日的成就,在场的每一位朋友都能深刻感受到现场浓厚的学习与交流氛围。
大会服务行业,引领发展,致力于不断提升兽医检测诊断的水平和能力,为公共健康和食品安全保驾护航,为驱动我国兽医检测诊断行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南京农业大学副教授杨振介绍会议安排
最后,南京农业大学杨振副教授对大会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表示本届大会新增了毒理学和跨境动物疫病两个分会,也增加了候选口头报告的非学生组作为一个重要的工作内容。不变的是本届大会依然会设置了学生口头报告和学生墙报的评比,给年轻的兽医诊断师和学生提供一个展示他们学识和能力的机会。
同期举办的亚洲兽医诊疗器械及药品展览会达到2万平方米,参展企业达到287家,参会媒体58家,相比过去三年稳步的增长。
开幕式结束后,大会主论坛正式开始。大会主论坛由河南农业大学田克恭教授主持。
会议日程
大会主论坛
主持人:田克恭
9:00am 主题演讲 1 – 动物中的新冠病毒:传播出去的又传回来了,尤尔根·里希特,堪萨斯州立大学 ,美国
9:40am 主题演讲 2 – 我国兽用诊断试剂质量提升的策略与方向,田克恭,河南农业大学
10:20am 休息
10:35am 热议话题 1 – 新出现的 PRRSV 1-4-4 L1C 变异株与其他 PRRSV 毒株的毒力和传播力的比较研究,张建强,爱荷华州立大学,美国
11:10am 热议话题 2 – 2022 年美国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的国家政策和防控程序,朱莉·高迪尔,美国农业部 APHIS 兽医服务部
11:45am 问答

河南农业大学田克恭教授主持主论坛
1
主题演讲-1动物中的新冠病毒:传播出去的又传回来了
尤尔根·里希特,堪萨斯州立大学,美国

图 尤尔根·里希特,堪萨斯州立大学,美国
1.SARS-CoV-2简介
2019年12月首次在中国发现COVID-19呼吸道疾病病原体
套式病毒目,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β冠状病毒亚属,萨斯冠状病毒
含有近30kb、(+)-正义、非节段RNA基因组的包膜病毒(RNA病毒中最大的)
ACE2受体依赖性进入细胞; 病毒膜融合通过蛋白水解激活刺突蛋白(Spike)
通过呼吸道飞沫(可能通过空气传播)或间接接触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2. SARS-CoV-2的动物源性
SARS-CoV-2的确切起源尚不清楚,但证据表明蝙蝠(可能还有穿山甲)参与了其中(目前尚存争议)
3. SARS-CoV-2在动物中的自然感染

考虑到人类大流行的程度,在动物中检测到的SARS-CoV-2是有限的。
4. SARS-CoV-2在家猫中的易感性和传播
(1)为什么研究猫和SARS-CoV-2?
α 和 β 冠状病毒在多种动物中引起重要疾病,并可以跨物种传播
2002-2003年SARS-CoV流行的证据表明,猫是易感动物
有证据表明SARS-CoV-2可以感染家猫和大型猫
猫与人类接触密切; 可能是病毒的二级宿主
易感物种可作为疾病研究、疫苗开发、抗病毒药物和治疗的临床前动物模型
(2)设计猫的原发性感染及重复感染模型建立及结果
易感性和传播: 猫对SARS-CoV-2高度敏感,无症状,并可高效地将SARS-CoV-2传播给环境中的其他猫
重复感染: 猫感染SARS-CoV-2引起免疫反应,会对重复感染提供部分免疫保护;对下呼吸道保护效果好,对上呼吸道/胃肠道保护效果差。
5.SARS-CoV-2在猪中的易感性和传播
易感性和传播
通过口/鼻内/气管内感染,发现猪对SARS-CoV-2不易感
未将SARS-CoV-2传播给前哨接触动物
感染猪和哨兵猪均无血清转换
猪不太可能是SARS-CoV-2的重要携带者
6.SARS-CoV-2在绵羊中的易感性和传播
(1)SARS-CoV-2在反刍动物衍生细胞中的复制

(2)绵羊临床标本和组织中SARS-CoV-2 RNA的检测
感染后1天,采用RT-qPCR法检测了7只直接感染羊的鼻拭子和1只直接感染羊的口腔拭子中的SARS-CoV-2 RNA ;感染后3 天只在有限的鼻拭子中(1/8)检出了SARS-CoV-2 RNA ,感染后5 -21 天未检出。
感染后4天和8 天时,在鼻咽、气管中段、肺和扁桃体组织中检测到SARS-CoV-2 RNA, 感染后21 天时在部分组织(包括间接感染羊)中检测到SARS-CoV-2 RNA。
(3)总结
将SARS-CoV-2通过皮内注射/口服途径感染绵羊:
未观察到体温升高或临床症状。
感染早期(感染后1 & 3 天)在临床标本中检测到病毒RNA 。
直接感染动物在感染后4和8天时,甚至感染后在21天时(包括间接感染动物),呼吸道/淋巴组织中都存在病毒RNA。
在一些绵羊中观察到sars - cov -2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明确证据。
感染后4天时呼吸道出现轻度组织病理学改变;气管内的病毒抗原。
B.1.1.7.类病毒复制和传播效率高于野生型USA WA/1-2020
绵羊对SARS-CoV-2的易感性较低,不太可能是SARS-CoV-2的扩增宿主
7.SARS-CoV-2在牛中的易感性和传播
将SARS-CoV-2(Delta毒株和Omicron BA.2毒株)通过皮内注射/口服途径感染牛
未观察到体温升高或临床症状。
感染早期(感染后1 & 2 天)在临床标本中检测到病毒RNA。
在主要感染动物中,病毒RNA在3DPC时存在于呼吸道/淋巴组织中,尚未分析7、20DPC的样品和病毒感染性。
在大多数牛中观察到新冠病毒特异性免疫应答的证据。
变异株的NGS分析和组织病理学分析仍在进行中。
牛对新冠病毒易感性较低,不太可能成为新冠病毒的扩增宿主
8.SARS-CoV-2在白尾鹿中的易感性和传播
(1)鹿细胞的易感性:
白尾鹿和北美黑尾鹿原代肺细胞易感染SARS-CoV-2
(2)SARS-CoV-2在白尾鹿的易感性和传播:
成年白尾鹿易感染SARS-CoV-2
成年白尾鹿可向其他成年鹿传播SARS-CoV-2
B.1.1.7.类病毒复制和传播效率高于野生型USA WA/1-2020
所有白尾鹿均出现血清转换
妊娠鹿感染SARS-CoV-2的数据显示病毒可垂直传播
9.总结
新冠病毒的动物宿主很多!现在有多种潜在的途径可以回流到人类身上:病毒由人类传播到动物,又由动物传播到人类,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
2
主题演讲-2我国兽用诊断试剂质量提升的策略和方向
田克恭,河南农业大学

图 田克恭,河南农业大学
1.我国兽用诊断试剂行业现状
(1)“从无到有”的突破
①政府监管

②研发新产品越来越多

③产品生产日益规范

(2)从有到优”的困境
①产品品类少
②产品质量稳定性差
③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弱

2. 从新冠防控看兽医诊断
(1)政府监管随临床变化不断更新

(2)标物研制据临床需求不断增加
(3)临床检测对质控要求不断提高

3.我国兽用诊断试剂质量的提升策略
(1)政府监管—提升体外和临床的针对性

(2)标物研制—建立研发和生产的标准化

(3)临床应用—构建比对和验证的统一性

3
热议话题-1 新出现的 PRRSV 1-4-4 L1C 变异株与其他 PRRSV 毒株的毒力和传播力的比较研究
张建强,爱荷华州立大学,美国

图 张建强,爱荷华州立大学,美国
1.背景信息
(1)自 2020 年 10 月以来,美国出现 PRRSV 变异株,对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2)变异株的序列在L1C分支中形成了一个单独的亚簇。
该亚簇中大部分序列具有RFLP 1-4-4,其余部分具有1-7-4,1-4-3,1-3-4,1-4-2,1-8-4,1-2-4等RFLP。
变异株暂时命名为“1-4-4 L1C变异株”或者“L1C变异株”。
(3)PRRSV RFLP 1-4-4序列的谱系/亚系分布

(4)1-4-4 L1C 变异株 21-1775 与其他 PRRSV 毒株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比较

(5)Nsp2蛋白的比对
与VR-2332毒株相比
1-4-4 L1C变异株存在100 aa的连续缺失
1-4-4 L1C非变异株存在111 aa、1 aa和19 aa的不连续缺失
1-4-4 L1A毒株存在100 aa和32 aa的不连续缺失
1-4-4 L1H 毒株具有 111 aa、1 aa、19 aa、4 aa和 2 aa的不连续缺失
1-7-4 L1A变异株存在100 aa的连续缺失

2.目的
(1)表征PRRSV 1-4-4 L1C 变异株的毒力表型
(2)分离的 PRRSV 毒株在 ZMAC 细胞中繁殖,并在 ZMAC 和 MARC-145 细胞中进行毒力滴定
3.设计动物实验
采购72头3周龄的猪,适应一周后注射病毒

4.实验结果
(1)临床观察
与其他病毒接种组相比,1-4-4 L1C 变异株或 1-7-4 L1A 株接种组的猪出现嗜睡和厌食症状的时间更早
与其他病毒接种组相比,1-4-4 L1C 变异株接种组的猪死亡率更高
1-4-4 L1C 变异株接种组在感染后 0-10 天期间有较高比例的猪出现发烧(>40°C)的症状,并且在多个时间点平均温度显著高于其他病毒接种组
肺组织的病变面积

接触型猪出现病毒血症
在感染2天时,1-4-4 L1C变异株接种组中接触猪出现病毒血症的数量较多,表明从接触到感染发作的时间较短。这可能意味着 1-4-4 L1C 变异株的传播能力可能更高。
(2)通过ELISA测定血清样品中PRRSV抗体滴度

5.总结及展望
本研究提供了新出现的1-4-4 L1C变异株与其他PRRSV毒株的毒力比较的仔猪实验数据。
该研究结果与兽医在现场观察到的L1C变异株暴发的症状一致,并证实了1-4-4 L1C变异株在断奶仔猪中具有高毒力。
1-4-4 L1C变异株接种组中接触猪在接触2天出现病毒血症的数量较高,这意味着L1C变异株可能比其他PRRSV毒株具有更高的传播力。然而准确地评估病毒的传播能力是复杂的,需要更多的实验数据来证实。
持续监测PRRSV L1C变异株,并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
进行中和下一步研究计划:
PRRSV 毒株诱导的细胞因子和中和抗体?
PRRS MLV 疫苗对 PRRSV 1-4-4 L1C 变异株的保护效力?
PRRSV毒株毒力和神经嗜性的遗传决定因素是什么?
4
热议话题-2 2022年美国暴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诊断的国家政策和防控程序
朱莉·高迪尔,美国农业部 APHIS 兽医服务部

图 朱莉·高迪尔,美国农业部 APHIS 兽医服务部
1.美国农业部国家应对禽流感方案
(1)目标
家禽H5&H7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测
向贸易伙伴和消费者证明美国家禽没有流感病毒
为禽流感暴发做好准备并做出响应
加强生物安全、卫生、教育和交流
(2)目的
将禽流感对美国家禽产业的影响降到最低
(3)美国人工禽流感监控项目综述
①NPIP(美国家禽改良计划)种禽
蛋鸡和肉鸡
火鸡、观赏家禽、高地猛禽、水禽
②NPIP禽类生产
肉鸡和火鸡
食用蛋蛋鸡
高地猛禽、水禽
③活禽销售系统
生产商、分销商和零售市场
家庭养殖、拍卖、交换会、跳瘙市场、饲料店、展览/集市和表演、外来禽种销售、宠禽
④其他诊断
被动检测、出口检测、国外疫病调研
野禽检测
(4)美国国家禽流感规划发展
①NPIP:
1998:美国种鸡禽流感清除方案
2002-2004:美国火鸡和商业禽类禽流感应对方案
②LBMS
2004:活禽销售系统禽流感控制方案
③LPAI/HPAI
2006:H5/H7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赔偿方案
2016: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生物安全审计
2.防控程序
(1)禽流感常规监测:官方检测人员
美国家禽改良计划(NPIP)官方国家机构指定的授权代理人或国家检察员
填写相关表格,向国家官方机构报告
(2)常规主动禽流感监测:官方实验室
①仅在授权实验室进行NPIP检测
②43个州/1个区域的99个实验室
③要求:
能力验证
每四年进行一次培训
遵循已批准的协议
报告程序
现场访问和服务审查
(3)常规主动禽流感监测:官方检测
①筛查检测
抗体检测
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
琼脂凝胶免疫扩散实验(AGID)
②病原检测
RT-PCR
美国农业部许可的甲型流感ACIA(抗原捕获酶免疫实验)
病毒分离
第四届国际兽医检测诊断大会
暨亚洲兽医诊疗器械及药品展览会
3月29-31日 重庆国际博览中心
咨询电话:010-60605108
大会官网:www.avdc-china.com
邮箱:avdcchina@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