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国庆长假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时任国土资源部部长的田凤山按照计划,带着秘书等人前往广东“考察”项目。

一行人驱车前往机场并顺利登上班机,路途中没有发现任何异常,这让田凤山心情不错。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后,飞机在机场缓缓降落,可刚走下舷梯,眼前的一幕就让本来心情不错的田凤山突然脸色煞白——只见舷梯旁边停着两辆闪着信号灯的车辆,车辆旁边站着几个他认识的人。

是纪委的人。

看到这一阵势,田凤山明白了自己将要面对什么, 他向纪委的人提出要求,能不能让他打两个电话,给家里报个平安,给部里也交代下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要求遭到拒绝,对方告诉他:工作的事情不必再操心了,家属那边很快也会接到他“平安”的通知。

第二天,已经被控制的田凤山接到一则通知:他被“双规”了。

田凤山被“双规”的消息很快传到了他的老家——黑龙江肇源县,这一消息在老家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来,作为肇源走出去的“最大的官”,田凤山一直是肇源人的骄傲;二来在人们眼中,田凤山素来以谨小慎微、平易近人的形象示人,甚至有点“胆小”,应该不具备“贪官”的胆子。

事实上,田凤山算得上是一位出身寒微的“草根官员”,从小学教师做到公社书记,再到市长省长乃至更高的位置,他的口碑一直不错,认识他的人评价他是个“老好人”。

即使是在他交代了所有问题后,人们依然不敢相信那些事实,称田凤山为“最不像贪官”的贪官。

欢迎继续阅读,敬请关注了解更多!

01:田凤山其人

1940年,田凤山出生于肇源县义顺乡(后改为义顺蒙古族自治乡),一个叫作“山岗子”的村子。

这地方地广人稀,村子距离乡政府有三十公里远,只有一条泥巴路和外界相通,在生产劳作全靠双手双脚的年代,这样的环境基本能算得上与世隔绝。

田凤山有兄弟三人,他是家中老大。从记事起,他们一有闲时间就跟在父母身后下地劳作,一家人只有在大年夜才能吃上一顿酸菜饺子,兄弟几人的衣服也是新三年旧三年,补丁一打又三年,条件十分艰苦。

条件虽然艰苦,可田凤山的头脑却很聪颖,非常适合读书,从公社的小学毕业后,田凤山考上了县里的中学。

那个时候,离家读书的学生要带上够吃很久的口粮住在学校宿舍,很长时间才回家一趟。课余时间不用再下地劳作,他更加孜孜不倦的学习着,很快成了同学们的榜样。

高中毕业那年,田凤山听说西安解放军第二炮兵学院要在学校进行一次征兵活动,条件苛刻。他一边兴致高涨的写下一份申请书递交给负责征兵的工作人员,一边努力学习着相关课程。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层层选拔,他和另外两名同学成功入围,正式被录取。不过遗憾的是,由于身体原因,他最终没有完成这份学业。

从西安回到老家后,二十多岁的田凤山被推荐到乡里的小学当上了一名代课教师。

据他教过的一位学生回忆,因为师资力量短缺,当时班里的语文、数学等主要课程全部由田凤山一个人来教,他性格温和,做事认真,在学校教书两年后,就被领导调走委以重任了。

田凤山的仕途是从当上邻乡的公社书记开始的,后来又做过副县长、地委副书记和专员,再从市委书记到黑龙江的副省长、省长,仕途顺风顺水的同时,在民间也有着极好的口碑。

许多熟悉他的当地百姓用一个“土”字来形容他——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一口流利的东北话,不管后来他的位置坐到多高,在人们的印象中,这个字始终如影随形的跟着他。

02:“胆小”和“谨慎”

关于“土”,坊间还流传着一个他的小故事。

1987年,大兴安岭发生“5·6大兴安岭特大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后,田凤山打电话到上级单位汇报火情,汇报时由于着急说了一句“整个浪儿都着了”,领导在地图上着了半天也没找到“整个浪儿”是什么地方,后来才知道这是田凤山老家的方言,意思是“全部”。

在黑龙江工作期间,田凤山在每一个阶段的任期内都给百姓留下了老实谨慎、平易近人的印象。而在共过事的同事眼里,他更像一个“老好人”,从不展露锋芒,谁也不得罪。

关于他的胆小和谨慎,也有一起工作过的干部能回忆出不少事迹。

在田凤山身边工作过的干部们都知道,不管是大小会议还是工作报告,只要有自己发言的地方,田凤山都喜欢自己起草、修改发言稿,尤其是发言里涉及到数据、总结性质的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任绥化地委副书记时,有一年行署准备起草一份工作总结,田凤山多次叮嘱秘书组一定要在初稿完成后给他看一下。拿到初稿后,田凤山仔细阅读并以自己的想法对稿件做了详细的修改。比如,他把“工业总产值达到”里的“达到”改成“近于”,把“平均收入达到”里的“达到”改成“距年初计划相差”。

起草发言稿的工作人员不解的问他,这样改有什么区别吗?田凤山笑着说道:

“这样改,上级基本满意,下级也会高兴,这就叫做稳中求实啊!”

其实,田凤山改总结用词的真实目的在于不想把话说的太死,这样万一有什么闪失,不仅好交代,也给自己留足了解释的空间。

田凤山被“双规”后,记者采访很多人时,他们都提及了同一件事。

1996年,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举办,开幕式上来了不少大领导,当时已主政黑龙江的田凤山作为东道主,自然要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田凤山第一次在这样的大型场合上说话,十分紧张,双腿都在颤抖,说话也没了平时的语气,有点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

因为有了这些固有印象,当田凤山被“双规”时,知道他的人都不愿相信这一事实,很多人难以理解,一个不具备“大贪”胆量的人,能出多大的问题?

03:不为人知的一面

田凤山在地方上任职时,常常把“不能犯错误”挂在嘴边。

有一次升迁之后,他在新地方第一次主持会议的时候发表讲话之后,又深有感触的对参会的人员说道:

“同志们呐,我们可不能犯错误啊!不能在退休后让百姓在背后戳我们的脊梁骨啊!”

这句“不能犯错误”的话,田凤山在很多场合都说过,即使是自己的家人,田凤山也坚决不让他们跟着自己“沾光”。

田凤山身居高位后,妻子的弟弟曾好几次找他帮忙安排一个体面的工作,但每次他都一口回绝:“有本事就自己去闯,不要依靠我,靠我你是靠不住的。”

自己的两个弟弟也都在肇源县工作,二弟还曾是肇源县的县委书记,可田凤山当上省长后,每次二弟想找他办点事时,他也都用同样的话来回应他,气的弟弟说不出话来。

除了“两袖清风”,田凤山还有着“知恩图报”的形象。

当初在绥化人行署专员时,田凤山和地委书记是合作融洽的一对搭档,对于这个老领导,田凤山一直记在心上,即使是老领导被调到别的地方工作,自己也身居高位后,田凤山还是常常去老领导嘘寒问暖。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田凤山“好人”的名声。

可表面上冠冕堂皇、谨慎胆小的田凤山,背后却有着一副不为人知的面孔。

他在牡丹江市任市委书记时,下属有一位任海林县县委书记的马德,田凤山和此人不仅是上下级关系,更是朋友关系。

田凤山和马德后来双双得到升迁。1996年6月,田凤山和马德参加了同一场会议,会议结束后田凤山刚准备离开会场,马德就找了上来,称有事要和他商量。

当田凤山问他什么事的时候,马德却神秘了起来,以一句两句说不完的理由要求到田凤山的办公室去谈,田凤山答应了。

原来,马德想找田凤山帮忙解决治下一个建设项目的贷款问题,田凤山一口答应后,马德又进一步提出晚上想到田凤山家里“拜访”一下。

当晚,马德给田凤山留下了十万元的“感谢费”。

04:最后的表演

2000年,田凤山的官阶再一次跃迁,被调任国土资源部部长,成了一名京官。

在老家工作时,出身寒微的田凤山尚且小心翼翼,到了京城之后这种心情更甚,不过既然手中已经掌握了不俗的资源,为什么不能在上面做做文章呢?

田凤山很快想了一个好办法。

他利用手中的权利,以国家的名义和一些沿海城市的下属部门搞了一个协议,要求他们在建设中留出部分土地,用以建设高端住宅,给那些有着重要贡献的同志们一些“关怀”。这一举措表面上是给别人关怀,真实的目的其实是拉拢其他干部,给自己寻求“保护伞”。

到2003年的3月,田凤山在不少地方建造了大批豪宅,可是随着马德的落马,他假借关怀之名行拉拢之实的计划还没开始,就“破产”了。

2002年4月,已经官至绥化市委书记的马德被查,听闻这一消息后,和马德有过利益来往的田凤山自然开始坐立不安,生怕马德把自己供出。

因为担心马德牵连到自己,田凤山开始急于表现自己“没有问题”。一方面,他迅速提倡做好整顿工作,并表态要对乱占土地资源的行为大查特查;另一方面,他高调的以国土资源相关部门反腐责任大为由,成立了合督查组,开始对内“反腐”。

田凤山希望通过这一系列的行动彰显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对事业的忠诚,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痛恨腐败,支持反腐。

不过,这场戏终究没能演太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着马德案件的调查,田凤山和马德的利益关系很快被查出,他也因此进入了纪委的视线。听到风声后,田凤山深知自己已经无力回天,便又生出了一条妙计——走为上。

为了出逃,田凤山先后用了好几个办法,不过已经进入纪委视线的他,又怎么能轻易的走掉?

田凤山为出走做足了准备。一方面,他利用自己经常外出访问的便利条件为自己弄了多张假护照;另一方面又绞尽脑汁为出逃创造一个站得住脚的理由。

05:被拦在机场

2003年9月,田凤山写了一份出国考察的申请,在申请中,他不遗余力的介绍了欧洲在国土资源开发和保护方面的优缺点,并强调去考察学习的必要性,为了把戏演的逼真,他还在申请中详细规划了考察的具体路线。

写完申请后,他满怀期待的把申请递交上去,等批复下来,便可趁考察的机会溜之大吉。

不过,田凤山的意图显然已经被纪委注意到了——他还没等到申请的批复,就先接到了纪委的电话。

纪委的工作人员在和他谈话时,表示只要田凤山积极配合调查,便可争取主动,并允许他一边继续工作,一边交代问题,不要抱有幻想。

面对工作人员的询问,田凤山表面上发誓会主动交代问题,可背地里依然在谋划着新一轮的出走计划。

这一年的国庆长假,田凤山没有休息,他一边在办公室处理工作上的问题,一边继续坦白着自己的问题,国庆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还出面主持了一场会议。

田凤山看似配合调查,实际上一个更妙的出走计划已经在心中慢慢计划好了。

10月8日下午,田凤山突然通知自己的秘书和下属的几位干部一起“出差”,到广东考察土地相关的问题,随行人员不知道田凤山心里的算盘,便一同前往。

他的计划是这样的:到广东后找个借口和随行人员分开,然后再就地转机先飞到香港,再从香港逃亡国外;如果有意外导致坐不了飞机,就换从深圳走公路出关;如果公路计划也失败了,就留下来假装继续考察,掩盖自己出逃的意图。

这一计划说来复杂,实际上和前文提到的他的做事风格非常相似——给自己留足了辗转腾挪的空间。

不过,这次田凤山依旧没能如愿,当他在白云机场落地走下舷梯的时候,纪委的人已经在机场等候多时了。

经查实,田凤山在老家黑龙江任职期间,光经他本人签字,以政府名义给企业提供的无抵押贷款就有一百多单,其中大部分都成了坏账,一共给国家造成48.8亿的经济损失,为了掩盖这一事实,进京任职之前,他还把这笔损失用别的项目顶替掉。

个人方面,田凤山利用职务之便,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利,价值达到436万元。

他的所作所为,和表面上胆小谨慎、支持反腐的形象大相径庭。

最终,田凤山以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他利用职务之便收取的那些贿款也被予以没收,在家乡人眼里“最不像贪官”的贪官,也迎来了自己应有的结局。

田凤山迎来自己的结局后,不知道家人们再回味起他那句“要靠自己”时,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