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博团队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实现GDP上万倍增长,从1979年的1.96亿元增至2022年的32387.68亿。

深圳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边陲小城,成长为拥有2000万人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是什么造就了年轻人对深圳的向往?

事实上,这和深圳的城市文明程度高有很大关系。

深圳已经连续六次获得过全国文明城市的称号。2021年,深圳在30个省会、副省级全国文明城市中排名第二。

2023年,深圳正在创建文明典范城市,这是文明城市的升级版,也是第一次评选。

文明不仅造就了城市最美底色,也成为深圳最独特的软实力,支撑着深圳茁壮成长。

全国文明城市,是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较高的城市。

作为全国所有城市品牌中含金量最高、创建难度最大的一个,全国文明城市的评选非常严格,包含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交通事故死亡率、群众安全感、志愿者人数、环保指数、公共设施覆盖率等多项指标。

当然,它是一个城市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品牌。

熟知深圳历史的人都知道,深圳从建市、建特区至今,40多年里经济经历了四次转型。

1979年到1995年,是“三来一补”的深圳加工阶段,1995年到2005年前后为“深圳仿造”阶段,2005年到2019年是深圳制造阶段;

随后,深圳制造由弱到强,诞生了华为、中兴、大疆、比亚迪等一批优秀的、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以及腾讯、平安、招行等一批世界级的服务业龙头企业,深圳智造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短40年余年,深圳从一个外来务工人员聚集,人口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不高的边陲小城,成长为中国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城市,究竟靠什么?

这与深圳大力提升城市文明建设,努力补齐治安、环境和人口素质短板密不可分。

上世纪90年代,深圳“飞车抢夺”犯罪案频发,治安状况堪忧。深圳公安开展“禁摩限电”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发动群防群治力量,2018年,深圳历史性实现飞车抢夺警情“零接报”。

治安变好了,市民的安全感也提高了,每个人才能悠然地漫步于深圳这座公园城市之中。

近年来,天蓝地绿水清在深圳成为人人都能感受到的生活现实,然而,“开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美丽深圳来之不易。

为改善生态环境,深圳市政府将治水列为“一号民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以最高标准、最严格的整治手段精准推进防治大气污染,创造了多个全国之最……

同时,在市容市貌提升方面,深圳开展垃圾分类、环卫保洁、公厕保洁、户外广告、市容秩序、城中村、集贸市场、建筑工地等专项整治行动。

随着文明城市深入推进,深圳市民的素质也明显变高了。

如何一秒认出深圳人?

后排系安全带、斑马线礼让行人、拉链式交替通行、公共场所不抽烟、垃圾分类做到位、爱户外爱读书……都是深圳人已经自觉养成的习惯。

2016年6月27日,“全员系安全带”的深圳驾乘时代开启,深圳也成为全国率先全面整治后排不系安全带的城市。

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条例”的《深圳经济特区控制吸烟条例》从2014年3月1日正式实施。2020年,电子烟被纳入控烟范围。

深圳用严格又富有创造性的实践,缔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文明的新高度,也把自己从一个以工业区和农民工为主的低基础城市,逐步变成一个文明、现代、充满科技感的国际化大都市。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圳要争创首届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和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National Civilized City)的评测周期为三年。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从2023年开始,每三年评选一次,不搞复查确认,每届都推倒重来。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测评体系共有十个维度:信念坚定、文明程度领先、经济高质发展、政治廉洁高效、文化繁荣厚重、社会和谐稳定、生态文明良好、治理效能提升、群众高度认可、工作常态长效。

是机遇也是挑战,这意味着,深圳的文明发展程度要再上一个台阶。深圳应该抓住这个机会,进一步发展软性竞争力。

当然,城市属于每位市民,创建文明典范城市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全体市民的“大合唱”。

作为深圳市民,可以提供哪些方面的支持?

首先,了解参与和支持文明典范城市创建活动,做到言行文明,美化城市环境和秩序,促进人际关系和谐。

同时,积极为城市发展和创城工作建言献策,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推动形成良性互动的城市治理格局。

最后,让我们从点滴小事做起,树立文明形象,维护城市荣誉,把我们生活的城市变成一个文明、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