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9月,飞凡汽车推出R7,售价30.25万元起,与后来智己汽车售价30.98万元起的主打车型LS7狭路相逢。飞凡还是先动手了,与智己上演了一出兄弟互殴的闹剧。

虽说车企“多生孩子好打架”的做法屡见不鲜,但对上汽而言,飞凡与智己同在劲敌林立的30万级豪华车市场抢市场,犹如一记七伤拳,伤敌也害己。飞凡、智己的同位竞争,是上汽的昏招,而非妙手。

2023年3月27日,飞凡推出了价格区间在22.99-30.19万的F7车型,2023款飞凡R7的价位也回落到27.99万起。这意味着飞凡从与智己的互殴中退出,既是认输,亦是归位。

2021年10月29日,上汽宣布将原有的R品牌分拆独立,成立了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飞凡汽车”,注册资本达70亿元。飞凡起源于2018年的荣威MARVEL X,2020年从荣威分离出来成立了R品牌,2021年R品牌正式独立运营并改名“飞凡汽车”,虽然四年三改让飞凡汽车本身的知名度一直不高,但仍是上汽的嫡子。

而在一年前,上汽与浦东新区、阿里巴巴三方携手打造了高端智能纯电汽车品牌“智己汽车”。智己虽说对外联姻的结晶,但是背靠三座大山,资金技术有保障,还有阿里巴巴的用户大数据、达摩院的最新技术、阿里云等生态圈的协同优势。

作为上汽的“双生子”,飞凡汽车、智己汽车是上汽实现品牌向上的双翼,承担着上汽集团创新转型升级的重任。

创立初期,二者定位清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飞凡主攻20万级,智己定位30万以上,二者在不同价格区间进行错位竞争,相得益彰,可谓是上汽布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记妙手。

出身差异并不重要,二者均是上汽集团的宠儿。但上汽的宠爱,并没有对飞凡和智己的销量有更大的加持,二者都遇到了“销量不佳”的难题。

据乘联会数据,智己L7自2022年6月交付以来,到12月份累计销量不足5000台;飞凡汽车2022全年销量仅14532辆,远未达到上汽的预期,甚至在去年大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未进入排位赛。

2023年,智己发布了智己LS7,飞凡发布了F7,力争改变现状。可同样是一辆纯电SUV和一辆中大型纯电轿车,飞凡和智己相似的产品线让不少人质疑,上汽的这两个新能源品牌纯粹是在内耗。

飞凡认输了

飞凡、智己二者虽是一母双胎的兄弟,但在同一竞技场上,难免会涉及到资源相争。

“我用了的方案他不能用,他用了的方案不希望我用,或者我要在他的方案的基础上再升级创新,让这个方案更突出。”早在飞凡汽车还是R品牌时,其与智己的内斗已初现端倪。

飞凡和智己由于同属上汽集团,有着相似的技术来源。产品上的争优、技术上的创新让二者的造车成本不受控地上涨,飞凡R7不得不越界到30万级以上,与智己汽车同位竞争。上汽深知,集团内部根本无法推行高成本的赛马机制,手心手背可都是肉,飞凡与智己打架,必有一伤,只有让越界的飞凡先收手,回归本位,才能避免继续内耗。

对于飞凡F7发布会,亿欧汽车最明显的感觉就是曾经越界的飞凡,开始重回正轨了。

飞凡R7与智己LS7的同位竞争无疑使上汽集团造成内耗。这点早已在荣威和名爵的竞争中就已经显现,对于重资产的汽车行业,互联网的“赛马机制”很明显行不通,毕竟造车的沉没成本远远高于互联网项目。

本次发布的飞凡F7便规避了这个问题,与智己形成鲜明的错位,立场日渐分明。22.99-30.19万的售价,完美错开了智己L7的33.88-57.88万的价格区间。同时,飞凡F7还通过车电分离的购车模式,将价格进一步下探到14.59-20.19万,预计下半年20.99万的基础版发布之后,价格还会更低。

很明显在定位上,飞凡将高端豪华的定位还给了智己,着重发力于中高端市场,强调性价比。只有二者逐渐拉开差距,错位发展,才能共同征伐新能源市场。

做加法是天性,做减法是智慧,之前压不住成本的飞凡,终于学会了在产品上做减法。

飞凡F7舍弃了智己L7的后轮转向、威廉姆斯团队调校的底盘、CDC电磁悬挂、空气悬挂以及电吸门,把省下来的钱都花在了驾乘体验上,打造了巴赫座舱。

用飞凡汽车CEO吴冰的话来说,“飞凡巴赫座舱让每一个座位都是C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有和智己同位竞争的压力之后,飞凡终于有了自己的个性。

飞凡F7基于上汽数据库打造了“飞凡巴赫座椅”,自研了巴赫晕车舒缓系统,前排43英寸宽幅真彩三联屏和后排8英寸娱乐影音屏组合,加上全系标配飞凡巴赫3D矢量音效技术,展现了F7独特的产品定位。

做减法不是偷工减料,而是选择把钱花在刀刃上。飞凡汽车此次发布的F7,是否真正能号准市场的脉搏,打动用户的芳心,还得用销量说话。

飞凡智己,划清界限

除了在定位上划清界限,飞凡和智己还做了明显的战略区分,就是车电分离。通俗地说,就是飞凡F7可以购买汽车,租赁电池。

如果说智己汽车的首要任务是打造上汽自己的豪华品牌的话,那飞凡汽车或许还承担了构建上汽新能源护城河的任务。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车电分离可以使飞凡的价格压得更低,性价比更高。

购买90kW.h车选择租赁电池,车价可以立减10万元,购买77kW.h车选择租赁电池,车价可以立减8.4万元。同时,2023年5月31日(含)前选择车电分离服务还有一整年电池租金55折活动。折扣期间,90kWh电池月租金额894元,77kWh电池月租金额729元,连续12期租金折扣至多可为用户节约近8000元。

对于急需提升销量的飞凡来说,车电分离带来的低价无疑是一剂猛药。

从长远来看,车电分离还解决了新能源车目前的三大问题,里程焦虑、安全隐患和保值率低。

现在普通的充电方式一般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充满,即使是快充一般也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这也使得电纯电车主在突发状况面前经常措手不及,如果遇到节假日出行,那充电半小时排队3小时更是常态。

飞凡F7可以做到2.5分钟换电,补能时间和加油差不多,再加上可以在家中充电,几乎兼顾了油车和电车的优点。

换电也大幅提高了安全性,充电过热导致起火是新能源车自燃的主要原因之一。换电可以使电池在恒温恒湿环境中充电,而且充电过程可以全程监测,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升电池安全性的同时,也可以延长电池的寿命。

除了续航和安全,很多燃油车主不愿意买新能源车的另一原因,便是保值率低。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2022年11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车龄三年的纯电动二手车保值率仅为49.4%,低于燃油车的保值率。最主要的原因,是纯电动车中电池成本高达整车成本的40%左右,而电池衰减无法避免。车电分离后,车主不再用为电池损耗买单,可以大幅提高车辆的保值率。

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也直言,2023年蔚来汽车的三大增长动力之一就是换电站体系。不难看出,换电是继增程之后又一解决纯电车固有缺陷的妙方。

不过换电虽好,但成本也高。

蔚来一代换电站成本大概在300万左右,二代换电站成本在150-200万之间。要想让换电站切实带动销量,那覆盖全国的换电站成本将达到百亿甚至千亿级别,要知道全国目前有11.9万座加油站,才提供了如此便利的加油服务。

在这点上又体现出了上汽大厂与“国家队”的强大资源,飞凡汽车正携手上海捷能智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推进“中石化、中石油”全国超过5万站点向兼具充、换电功能的综合能源服务站转型。

如果飞凡能依托上汽的强大资源,率先打造出覆盖全国的换电站体系,那只要产品有足够的性价比,飞凡可以此为基础,在各价位各级别打造出一批标准化换电的车型,快速抢下一批燃油车车主,靠着特有的护城河,让上汽在新能源市场继续开疆扩土。

但是这一切的前提,都是飞凡F7能得到市场的认可。如果没有销量作为基础,那庞大的换电站体系也只能是个吞金的无底黑洞。

在亿欧汽车看来,飞凡和智己需要明白的是:二者相残,上汽买单,要避免产生三输的局面。二者应该各走各的路,以不同的产品优势在不同的区间攻城略地,要有决心与燃油车争夺市场份额,与特斯拉、比亚迪比肩。才能对上汽的发展大有裨益。

上汽真正的挑战根本不在于飞凡与智己的兄弟相残,而在于外部的强敌林立,飞凡与智己是时候停止互殴局面,彼此联手一致对外,才能及时止损,真正成为双翼,驱动上汽的创新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