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美食大国,食谱材料包罗万象,包括了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爬的等不同类型的食物。

一般来说,根据历史、风俗、地域位置和美食特色等特点,我国分为了鲁菜、川菜、粤菜、苏菜、闽菜、湘菜、徽菜等八大菜系,不仅菜品种类丰富、风味独特,其做法也极其讲究和细致。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对于美食的追求便存在了,当时还有对饮食的研究现象出现。例如,《论语·乡党》提到了孔夫子对食物的精细要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这句话不仅是孔子对食物的要求也是我国古代士人这个阶层对食物的要求准则,特别是魏晋时期的士人更是如此,他们花样百出,甚至后来有人评价他们的美食堪比“满汉全席”。

接下了探究的魏晋“吃货”的日常美食追求。

一、魏晋的烹饪花样

1、多种烹饪与美并存

魏晋时期的烹饪方式多种多样,当时就已经出现了煎、炒、烹、炸、蒸、煮、烧、烤等多种做菜的方式,而且人们还掌握了植物油的用法,将其用来烤猪“……若无新猪膏,净麻油亦行。”

其中,炒菜的出现丰富了至秦汉流传的菜品,许多菜谱均与现代的炒菜十分的类似,如《齐民要术》中记载炒鸡蛋是方法:“打破,著铜铛中,搅令黄白相杂。细军葱白,下盐米、浑鼓、麻油炒之。其香美”,可见炒菜的美味。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炒菜的出现,当时的人们开始关注“火候” 的情况了。

虽然魏晋时期虽然没有记载“火候”的价值,但实际情况当时人们已经认识到“火候”的重要性,为了让菜肴更加美味,当时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关于火候的技巧。例如,“更煮,得两沸便熟”。

魏晋时期多种多样的烹饪方法,也让同一样菜的呈现多元化。例如,鱼可以做清蒸,也可以晒成小鱼干,还可以做成鱼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的鱼脍即生鱼片,那时士人通常会将鱼肉切片,然后蘸上如葱、酱汁等调料生吃,这样不仅保留了鱼本身的鲜味和养分,口感还十分滑顺、容易咀嚼和消化,十分受魏晋士人青睐。

除此之外,菜品的美观性也是魏晋士人十分注重的,一旦菜肴做的不够精美,他们会拒绝食用。例,“……蒸饼上不坼作十字不食”,这是《晋书》中关于西晋太傅何曾对美食外观要求记载,当时他直接表示如果蒸饼上没有蒸出裂纹十字花,他就不会食用。

这也是魏晋士人们普遍的观点,他们认为美食不仅要品尝起来美味,还要看起来足够的美丽精致,才符合他们风雅的气质。

事实上,除了烹饪菜品的精致和美观外,餐具和饮食环境的选择上,他们也异常的关注,“曲水流觞”的习俗便是在这个时期诞生。

举个例子来说,《世说新语》曾描述:“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绫罗绔衤罗,以手擎饮食”,可见当时的士人对饮食环境和器具这些细节的看重。

二、魏晋饮食的变化

1、地域风俗融合影响

“民以食为天”,随着稻米的种植技术推广,魏晋时期南北双方人们均对稻米十分的重视,种植了大量的水稻。

当时还有……见田稻不识……左右答是稻。”,“宁有赖其末而不识其本?”的文献记载,由此可见当时的人们不仅认为稻米是最重要的粮食,还认为其是社会的根本。

另外,《晋书》记载:“时谷贱而布帛贵,帝欲立平籴法,用布帛市谷,以为粮储”,可见魏晋的水稻之多,其作为官方的应急储备且颇受统治者的重视,他们甚至为水稻设立了专门的谷市和规则用来交易粮食。

其实,在魏晋时期的中国大致便分为了南北两个部分。

那时人们受到地域饮食文化的影响,北方虽有稻米但更爱小麦磨成的面粉即以面食为主,而南方以稻米为主,下至普通百姓、上至中、上层的士人、贵族均有这个饮食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经济重心南移的活动出现,改变了魏晋时期主粮食的割据的局面。

当时北方社会混乱、战争频发(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影响),导致了北方大量士人、世家贵族等前往南方避难,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资本和种植技术,也将北方人喜欢面食的习惯带到南方。

至此,南方不仅喜欢稻米,面食也一度成为了上层阶级喜欢的美食。

史料记载,“何平叔美面至白,魏明帝疑傅粉,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色转皎然。”,这里提到的‘汤饼’便是古代的面食,当时甚至皇帝也异常喜欢面食。

魏晋时期,南北双方饮食习惯的融合不仅造成了当时士人对食物的选择变多,也造成了他们对肉类的需求更加丰富多彩起来的情况。

2、肉类丰富多元化

据《博物志》中写道:“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食水产者,龟蛤螺蚌……不觉其腥臊也。食陆畜者,狸兔鼠雀……”,而魏晋时期的士人饮食肉类便包括这些类型,可见当时肉类食材的多样性。

当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入侵中原,直接推动了中原地区的养羊、养牛等畜牧业的发展,丰富了魏晋时期的士人的食物来源。

首先来谈谈魏晋的羊肉。

《世说新语》中曾写道一件事:“友闻白羊肉美,一生未曾得吃,故冒求前耳,无事可咨。今已饱……”。

这里描述的便是东晋时期的士人为了吃羊肉而‘不请自来’的故事,可见当时羊肉在士人阶级当中十分的受欢迎,为了美味士人直接放弃了矜持,不在意世人的眼光讨要美食,他们的做法堪比现代的“吃货”行为。

其次,牛肉也是当时士人最推崇的食物。

“盖驾车用牛,而乘骑方得用马”,要知道牛车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再加上牛的数量多少还意味着农业的后续发展好坏,统治者一般禁止民间杀牛食其肉。

故而牛肉在古代是非常的贵重,一般人是不能够食用的。

可魏晋时期是个特殊的时代,这里存在着世家大族与皇室共治天下的畸形政权,因此这个时代是士人阶层比其他的王朝权势大的多,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上都享有特权。

特别是生活饮食上魏晋士人十分的推崇精致优雅,还引起了社会上奢侈之风盛行,为了显示自己与其他人的区别,他们十分推崇贵重的牛肉美食,其中以牛心炙这道菜最为珍贵。

据悉,文人风雅和美食相结合的宴会在魏晋时期的士人当中十分的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通过赠送美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对盛名在外士人的钦慕和推崇之情,例如:周顗便是将牛心炙割给了王羲之,表达了他对王羲之的尊重、欣赏之情。

然后便是常见猪肉了。

猪肉作为许多佳肴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其食用范围广泛,无论是魏晋的寒门还是世家当中都十分的流行。

当时的世家贵族为了显示自己的特权地位、以及提高猪肉的品质和美味,“以人乳饮犭屯”这比当时的皇帝吃的猪肉还奢侈,可见这些士人为了追求美食耗费的金钱和人力。

最后,便是水产鱼类等食物。

我们知道南方沿海地区,水产、海鲜资源丰盛,当时南方士人喜爱清淡的食物,其中便有鲈鱼脍。

士人认为鲈鱼和他们一样有着一种隐逸的气质,十分符合他们的审美好追求,有诗为证:“浮世功名食与眠,季鹰真得水中仙。何必更说知机早,直为鲈鱼也自贤。”

因此,鲈鱼在魏晋士人当中名气最大,“莼鲈之思”的典故也为其的美味增添了一笔佳话。

此外,除了鲈鱼这类鲜鱼外,方便储存、携带的鱼鲊即鱼干也是他们喜欢的美食之一,常常将其当做士人之间来往的赠礼。

事实上,除了上述的食物外,蔬菜水果也是魏晋士人美食当中必不可少的存在,魏晋时期还有专门种植如李子、枣、葡萄等水果的果园和蔬菜市场出现。

其中,蔬菜市场里不仅可以看到莼菜、芥菜、萝ト、芋头、冬瓜、胡瓜等蔬菜,还可以看到鸡蛋、面之类的食物,类似于现代的菜市场。

三、结语

总的来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正是因为魏晋这样丰富多姿的食材,才造就了魏晋时期士人饮食菜肴的多样和美味。

更何况魏晋当时奢侈之风盛行,追求高雅情趣的士人地位极高,他们有钱有闲,除了寄情于山水间,便是通过研究美食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故他们除了对食物的美味追求外,也格外的注重食物的观赏性。

魏晋时期的美食发展实际和现代许多的美食类似,极具时代特色,其饮食文化上的追求也正是这个时代独特的风尚,也是这个时代的士人们的内心映照展示。

参考文献

1、《魏晋士人的饮食文化》

2、《古代士人的饮食观》

3、《民以食为天——看看魏晋南北朝人都在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