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河北的赵正,把晕倒的母亲送到当地急诊科,医生说需要开颅手术,建议转去北京。

焦急的赵正拨打了120,回答说“他们的救护车没办法往保定市外转运病人。”而当地急诊医生表示,自己可以帮忙找车。没多久,急诊医生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称已经帮他讲好价钱了,救护车费用3200元,车上带有一名大夫。

但是在行驶过程中,救护车居然说要增加“器材使用费”900元,否则就减速!心急如焚的赵正别无选择,讨价还价后,支付了500元。事后,赵正就该问题向警方报案,警方对救护车上人员进行了处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件事在网上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来应该救命的救护车,却变成了随意要价的工具!令人心寒!

急救车很贵?医生不负责?这样的声音的确刺耳。但是,很遗憾,目前的急救系统确实存在着一些无法回避的问题!

曾经看过一个访谈节目,是一个县级市的前急救中心负责人,一位中年女性。因为离开了这个行业,她大胆地面对媒体说出了一些秘密:

抢救病人有分级。如果是老慢病,送到医院治疗挣不到钱,如果患者家境贫穷难以支付医疗费用,或者是找不到家属的无名氏,能否支付医疗费用都是个问号,医院还得先贴钱给予抢救。相反,年轻的病人:神智清楚对答流利的;一般情况比较好的;骨折外伤需要做手术:有利可图的病人,则是各个医院急诊科的香饽饽。

患者对于医院的情况并不了解,什么样的病人送到哪里完全由急救人员决定,即使家属强烈要求,只要急救中心一句话,提出没有床位或者其他原因,为了不耽误为病人的抢救,患者和家属没有选择的余地。 这也是急救车可以把控的小“福利”。

即使如此,急救人员还是供不应求。没有人愿意做急救医生,归根结底还是收入不足,工作太累,每天在路上跑,不分寒暑,职业发展差,在过去的疫情中,他们更是冲在最前面。

“只要能转行的全都转行了”。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是从协和医院辞职创业的著名急诊医生。协和医院,中国医疗的圣殿,还是留不住急诊医生,因为太忙,待遇太差。于莺也说,近几年在协和医院培训的120医生大约有几十人,最后没有一个能坚持留在120工作。

在这里还得说明一下,120的急救医生主要负责院前急救,医院的急诊科负责院内急救。120的最苦,急诊科次之。虽然说凡是涉及到着急上火的,都不是个轻松的活,都得24小时随时待命,不分昼夜。但是,急救医生还是想去医院的急诊科,医院急诊科的医生又想去其他科室,甚至转行。可以想象真正留在120的医生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恨不得立刻转行。随便找个急救车的医生,问愿意不愿意去医院里的其他科室,答案不会有第二个。

这说的还是正规的120,甚至是协和医院的急诊科。接收正规医学教育的医生都留不住,但是需求又在哪里。

所以,“黑救护”出现了,而且几乎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每个大医院门口都停了几辆私人的救护车,有的配备还相对齐全,还有的急救车就是家用面包车改装的,无论是医生还是急救的设备都只能滥竽充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这样的急救车能生存?

因为,重症病人,跨区域转运,这种是一种刚需。但是很多城市的120却有不能出本市的规矩。或者数量非常有限,需要等待的时间极长。

看似无解的困局出现了。当然不是120的责任,因为许多患者需要长途跋涉,特别是你要往北京上海跑的,时间长短难以衡量,120首先要保证本地居民的院前急救。

但是如果走不了,患者家属在绝望的等待中,必然也会存在矛盾。走投无路的选择所谓的“黑救护”,也催生了一个“灰色地带”。这些黑救护没有资质,也无法监管。

不排除有些地方的医生可能会和这些黑救护有利益勾兑,但是就我身边的情况来说,即便这些120经常在我们的诊室门口塞一些“小卡片”,谁也不敢给患者,最多让他自己想办法。因为一旦出了问题,谁也不想把这种责任往自己身上揽。

如何破局呢?

比如区域医学中的建设,每个区域都有一个承接病患能力比较强医学中心,不要让所有的患者都往北上广跑;比如严格控制转院指征,如果本医院可以做的手术,严格限制外传。但是,这还不够。

让急救本身得到尊敬,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经济上,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投入急救事业,才是真正的破局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