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至31日,一年一度的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在海南博鳌举行。3月29日下午,海南省新闻办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举办“蓬勃兴起正当时”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五年来进展成效新闻发布会。
海南省委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王斌在会上介绍称,过去五年里,海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4.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5.6%,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5.4%、8.2%。
对于未来海南建设的工作安排,王斌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将在2025年底前适时启动全岛封关运作。一时间,相关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第一。有网友发出疑问:海南推行的封关运作,是要把海南封闭起来打造成一座“孤岛”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根据海南自由贸易港官网的解释,封关运作是指在海南全岛建成一个由海关监管的特殊区域。
海南全面启动全岛封关运作准备!封关运作有什么好处?音频:00:0005:46
封关运作封闭的是什么?
财经评论员李犁表示,封关的“关”一般是指海关或税关,这次的封关的“关”实际是指关税的“关”,是指海关税这个概念的理论范畴。一般来讲,如果不是特区,不是像海南这样的自由贸易区,那就是按照海关的税法和税务名录正常收取海关税。如果说直接封关,那其实就是将它作为一个“境内关外”的概念。
这多多少少与当时深圳特区有点相似性,当然深圳特区跟现在的海南自由贸易区的概念还是不一样的,主要区别就是当时还没有像海南这样作为一个自由贸易区。因为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岛,特别是自由贸易岛,是近几年才提出的概念。

会为海南经济、当地居民带来哪些利好?
“封关”的概念也可简称为: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所谓“一线”,也就是海南自贸港与全世界的联通,岛内实行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政策;“二线”则表示海南自由贸易港与内地的联通,就是在海南自贸港和内地之间进行适度的管制,保障国家贸易管制政策的统一和做好与内地税制落差的衔接。管理的对象主要是货物、商品、运输工具,但与内地间人员往来不会发生变化。
事实上,海南实施封关运作的路径规划早已开始。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制度设计上,中共中央国务院2020年6月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下称《方案》)中,对于封关运作体系的搭建已给出明确提示。
《方案》在实现海南“贸易自由便利”目标中要求,在实现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建设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关监管特殊区域。全岛封关运作、简并税制后,对进口征税商品目录以外、允许海南自由贸易港进口的商品,免征进口关税。
李犁认为,利好主要体现在免税方面,举个相似的例子,当年新加坡就是作为一个自由贸易岛的格局建设的,它几乎是零关税,所以进出口贸易,包括服务贸易和商品贸易都应按照零关税理解。换句话说,若在海南设厂设店,不管是物流的、商业的,还是实体的生产企业,都应享受零关税待遇,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概念。
对老百姓来说,最关键的是买东西便宜了,尤其是买海外商品、进口商品,要比国内其他地方便宜很多。此外,最关键是体现在所谓的自由往来。在咱们国内很多地区,如北京最明显,(国外)进出不光需要护照,还要有签证。签证分为很多种类型的,旅游签证、工作签证、公务签证,它们底下又分若干种,仅搞定签证就要费很大劲。但自由贸易岛在签证方面相对较自由,类似于落地签的形式。换句话说,海南目前签证方面,跟落地签实质上不一样,但形式上至少是类似的,所以说特别有利于人员往来。不管是技术人员、生产工人,还是旅游人员,这些方面都是非常便利的。
对于去海南旅游的消费者当然也会有影响。原来买免税商品时,只有持有签证到海外旅游或到海外公务回来,才有一个免税额度,可以在免税店按照额度, 按照固定商品目录买商品。现在并不需要有出国签证记录才能买免税商品或买国外较便宜的商品,只要进入海南这个关税自由贸易岛,基本没有太多限制。当然要从自由贸易岛离开,回到其他关税区,或还要参照相关政策。

封关运作模式可否在其他地区推广?
封关运作在我国多地已有所尝试。自2021年3月8日封关以来,黄埔综保区两年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82.3亿元,在综保区0.49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实现单位面积产值近千亿,为广州市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贡献了重要力量。
广东省梅州综合保税区也封关运作刚满一周年,一年来,梅州综合保税区跑出发展新速度,实现进出口贸易额8.1亿元。
李犁表示,近期内推广恐怕还有些难度,因自由贸易岛有很多特定条件,这是海南所独有的。比如说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岛屿,有一个海峡分隔,管理上有天然屏障,不像内陆一些地区、一些海边城市和陆地是连接在一起的,管理上有诸多不便。
海南的政策不一定能给到其他地区,尤其是跟它地理条件完全不同的,比如北京、上海。北京基本是内陆城市;上海是一个海边城市,有海港,但它在地域上不像海南,它是四面环海。所以可能近期不大可能再有其他城市享受类似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