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拐点论”发生在2007年12月,当时北京召开一个中英联合研讨会,议题是如何解决城市贫民住房问题的。说实话这种会议我是觉得没什么意思的,本来就务虚,再和英国放一块儿比较,更有点儿虚了。所以当时没什么人关注这场会,至少我是没当回事儿。

但会上有记者向王石提了个问题,就是近期不少城市的房子卖不动了,成交量大幅下降,是否能认为是楼市行情的拐点出现?王石没犹豫,直接说:我认可你的观点。

那这一下子就炸锅了呗。其实房子不好卖谁都知道,主要原因就是2007年的“927新政”,央行规定二套房必须50%首付。这相当于釜底抽薪,一下子让炒房的资金成本大幅上升。

商品价格是供需关系决定的,土地和房子是供给,买房人的意愿和资金是需求。降低贷款就是减少需求,意愿也自然下降,成交量肯定是断崖式下跌呗。

但这其实属于“房间里的大象”,或者就是“皇帝的新装”,所有人都看到了,但是不能说,都得假装这个问题不存在,否则谁也承担不了真相的后果。

要知道在2007年那是所有人都疯狂了啊,包括城市、银行、开发商和买房人。当然最疯狂的是买不起房子的,被急疯了气疯了,房价涨的太猛了。

房价涨的猛,地价就会涨的更猛,开发商就会拼命的抢地囤地。很多扯淡的专家说开发商没有抬高地价的意愿,因为利润率是有限的,成本高了对利润没帮助。扯淡,这对没有土地储备的小开发商适用,而对于动辄囤地以平方公里计算的大开发商呢,地价涨的越高,自己的存货越值钱。

其实这就跟买房的一样,对于买不起房的刚需来说当然希望房价降了,或者对于只有一套房的业主来说,涨跌的意义也不是太大。可如果我有个三五八套呢,自然是希望大涨,因为资产价值增加了。

所以历次大行情其实都是各个利益方的合谋,也就是只要有存货的,都希望地价涨房价涨。因为他们的存货能更值钱,出手时赚的更多,也能从银行抵押出更多的钱来周转。

于是2006-2007年地王频出,各家开发商都囤积了大量的土地,自然谁也不愿意见到拐点出现了。比如我当时所在的公司,九月份刚刚在成都拿了一块地,虽然算不上地王也够贵的。就害怕市场转冷,你王石突然说拐点到了,纯属找骂。

所以当年王石在抛出“拐点论”之后,几乎成了全民公敌,被骂惨了。后来南京发生的“降价门”和“罚款门”事件都与此有关,甚至“天价烟”事件也能找出关系,都是王石这张大嘴惹的祸。

很多事情是真的不适合明说的,尤其不适合权威大佬说。这就跟某人病重似的,谁都知道没救了,但谁也不能直说,心领神会就行了。但如果此时主治大夫大喊一声:“这孙子要嗝屁!”那非得挨揍不可。

但王石这种大佬就是个性使然吧,老是管不住嘴,一次次的说错话。那两年也是他流年不利,先是“炒股事件”闹的沸沸扬扬,也就是他原配夫人委托了别人帮着炒股,结果把万科的股票也给炒了。赚了也没多少钱,几十万吧,但影响非常不好,弄得王石两口子赶紧道歉。

股票事件只是招惹了股民,之后没几个月就是“降价维权事件”,万科的楼盘率先降价,让人家刚买房的业主把售楼处给砸了,轰动全国。王石也成了“恶意降价”的代表,这就得罪了当地城市和一部分业主了,还有其他开发商。

再之后紧跟着就是这“拐点论事件”,王石成了所有利益共同体的靶子,口诛笔伐的恨不得都想弄死他。

之后他好像是消停了一阵子,但转过年512就是汶川大地震,王石又闹了个“捐款门”,那就成了全国人民的公敌了,吐沫星子差点儿淹死他。这几件事一次比一次的影响大,满足了“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很多人。弄得当时万科的公关部门都害怕了,怕老板再一次胡说八道。

怎么说呢,王石在我的感觉里就是傲慢,总有一股傲娇的欠揍感觉。当然人家也有资本,出身好有背景,豪门子弟本来就是起点高的。自己又确实有能力,那当然是谁都不服了。

这些年王石要说已经很低调了,但又娶了这么个明星老婆,低调不了,一次次的刺激网民的神经。树欲静而风不止,也就是这命吧,欲戴王冠必承其重,这世上谁都想做到名利双收,但实际上作为商人就已经是选择了挨骂。又是开发商,那出来混就迟早要还的……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