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城市里的咖啡馆并不少见

但襄阳有一群“新村民”

却把咖啡馆开进村里

让村民、游客坐在农家小院里

晒太阳、喝咖啡

这个“反向操作”实在666

这家咖啡馆位于

襄州区黄龙镇向湾村

创办人是

返乡创业的在读硕士研究生

郎慧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咖啡馆开到村里,底气在哪里?”

3月29日,面对记者的提问,郎慧琛笑着说:“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我们最大的底气。”

向湾村距离襄阳市区40多公里。7年前,记者曾来到该村采访,印象最深的还是村里的土路,汽车一过,漫天尘土。

如今,土路变成了柏油马路,路两边点缀着各种花卉,沿途还有冬桃采摘基地、非遗传承项目老酒堡白酒坊、红色教育基地、特色农家乐等,一派新农村景象。

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政府投资2000多万元,修建了红军路、红军英雄纪念碑、红色文化纪念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已基本建成,该村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美丽乡村建设给这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配套资源日渐齐备,参观、采摘、游玩、就餐一条龙,一家人可以呆上一整天。”郎慧琛说,所以开一家咖啡馆,并不稀奇。

郎慧琛告诉记者,咖啡馆只是创业项目的其中一个板块,项目全称是“新村民城乡文化交流空间打造计划”

创业团队成员大多受过高等教育,三分之一是“海归”,他们管自己叫“新村民”,以不取酬的形式聚在一起,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在郎慧琛团队的构想里

这个平台一头连着农村

一头连着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咖啡馆开在一家农村小院里

院落里有

设计室、直播间、阅读角

设计师负责为当地的农产品进行包装设计,第一款产品是由黄龙冬桃、老酒堡手工酒、向湾大米共同组成的礼包;

主播负责帮村民带货,提升当地农产品的知名度;

阅读角则提供乡村振兴方面的各种书籍,供“新村民”充电。

郎慧琛经常翻看的《从农业1.0到农业4.0:生态转型与农业可持续》上,被密密麻麻地做上了笔记。

在城市端,他们将建立一个

“新村民”交易集市

在那里销售各种特色农产品

目前正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开展选址工作

除了想帮乡亲们致富

他们也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就业

目前六名员工中

有四名都是附近的青年

“我们咖啡馆的主理人

原来是星巴克的咖啡师,

听说我要回村创业,就辞职过来了。

乡村振兴不仅是国家战略,

也是承载年轻人梦想的航船。

郎慧琛说。

来源:文明襄阳

编辑:李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