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在涉及台海等诸多与中方相关的事务上与美国站在同一立场,并企图干涉中方内政,中国与立陶宛外交关系的变化便是必然。然而,除立陶宛不满中方决定外,欧盟似乎也有要为立陶宛撑腰之意。欧盟出台了具有针对中国乃至是美国意味的《反胁迫工具法案》,其官员还公开“警告”中方。

据欧盟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欧洲理事会与欧洲议会已经就推出这一反对任何一国对欧盟成员国实施经济胁迫的法案达成一致意见。虽然该法案还未被正式通过,但欧盟的两大机构已经认可该法案,这项法案的内容生效也是迟早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法案规定,若欧盟成员国感受到了来自第三国的经济胁迫,那么,它便能向欧盟委员会提出上诉,欧盟委员会则将就此事开展调查,用最多两个月的时间对第三国的行为做出判断。同时,欧盟的其它成员国也将就此事进行投票,并影响判决结果。

一旦第三国被欧盟委员会判定为实施了经济胁迫行为,那么,欧盟委员会将要求第三国停止此类行为。若第三国不认可这一决定,也拒绝停止“胁迫”行为,那么,该法案将赋予欧盟对第三国执行吊销进出口许可证、加征进口关税等12项报复性措施。

可以说,该法案的出现,不但赋予欧盟更多在经济层面维护成员国利益的权利,也让成员国对第三国的报复行为合理化。此后,欧洲多国媒体就开始为这一法案“欢呼”。法国媒体称,这项法案将能够威慑那些影响欧盟成员国经济发展的国家;德国《法兰克福汇报》认为,这项法案是欧洲国家在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层面的底牌。

欧盟官员的表态更令人气愤,欧洲议会贸易委员会主席贝恩德·朗格挑明:欧盟出台这项法案是为了阻止第三国威胁到欧洲国家的经济发展,该法案的出现与中国对立陶宛实施的“经济胁迫”有关;同时,中方也正在考虑对荷兰发布反制措施,但该法案的出现,或能让中方改变主意。

显然,朗格这是在威胁中方,不许中方反制立陶宛和荷兰。立陶宛总统吉塔纳斯·瑙塞达此前还污蔑中方想要在暗地里“支持”俄罗斯,从而让俄乌双方在这场战争中面临更大损失。此后,他甚至要求中方做出“正确”选择。在此情形之下,欧盟还想要中方放弃反制立陶宛,将大笔贸易订单送到立陶宛手上,简直是异想天开。所以,按照这一新法案的规定来看,欧盟将有理由对中方施以12项报复性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于荷兰,由于荷兰听从美方号令限制对华半导体设备出口,中方也回应称“绝不会忍气吞声”,所以,即使欧盟正式推出该法案,恐怕中方也不会改变主意。

但是,立陶宛等个别欧洲国家与中国的分歧也决不会成为中欧关系的全部。

德国前特别事务部部长波多·洪姆巴赫就曾指出:在当前的世界局势下,德国应该避免对中国产生误解,德中两国的合作将会让德国受益,与中国保持稳定健康的关系才是长远之计。德国《经济周刊》也曾发布对德中关系以及德美关系的评论:德国不应该盲目跟从美国走上与中国脱钩的道路,德国有自己的路要走。

法国总统马克龙也曾赞赏中方为世界经济发展所做贡献,并表露出访华意愿。除此之外,欧洲多国政要接连宣布访华计划:西班牙首相桑切斯将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后来北京;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计划在下月初访华;负责欧盟外交事务的博雷利此前也公开表态“将在不久之后出访中国”。

看来,欧洲各方依然对是否要与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存在不同看法。虽然该法案或许能够反击美国推出的《通胀削减法案》,维护欧洲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利益,但若立陶宛借机对欧盟委员会起诉中方,欧盟是帮,还是不帮呢?答案显而易见。所以,若欧盟委员会在就“经济胁迫”一事开展调查时不能以公平、公正的态度看待第三国与成员国之间的矛盾,恐怕《反胁迫工具法案》与只维护自身利益的《通胀削减法案》没有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