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已经更到了第17集,高加林在黄亚萍和刘巧珍之间陷入了艰难的抉择中,这不仅是两个女人之间的选择,更是前途与良心之间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景老师说,这如果选对了就是最幸运的事,前途一片坦荡;如果选错了的话,他的未来将会充满挫折与磨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加林不知道,景老师一语成谶,他的话其实就是高加林未来的伏笔。

一、高加林的选择

高加林为什么觉得刘巧珍和黄亚萍之间让他这么难选呢?因为他两个都不忍舍弃,又或者说,他两个都想要。

1、刘巧珍

刘巧珍代表了高加林的良心,高加林高考“落榜”的那段时间是巧珍一直陪着他,没有巧珍的陪伴,他根本不可能那么快走出阴霾。

他们两个在一起的事全村人都知道,巧珍的家人以及高加林的父母都已经认定了巧珍这个儿媳妇,巧珍也老早就开始帮着高加林家干农活,高家村的所有人都认定刘巧珍会是高加林的妻子。

如果说现在要舍弃刘巧珍和黄亚萍结婚,高加林甚至不敢想这个事情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刘巧珍在高加林最落魄的时候选择了他,高加林在飞黄腾达后将她甩了,他们家在整个高家村都是要被戳着脊梁骨骂的。他父母在高家村也会抬不起头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黄亚萍

黄亚萍代表了高加林的前途,黄亚萍的父亲是团级干部转业,在上海的工作不会差,如果跟着黄亚萍去了上海,高加林的前途可谓是一片坦途。

他可以去见识更加辽阔的天地,不会再困在这个小县城里,他可以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他和黄亚萍有共同语言,可以一起探讨诗词歌赋,他们志同道合,知道彼此要的是什么,在黄亚萍身上,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精神上的契合,那样的感觉是巧珍无法带给他的。

如果说落榜后的落魄时高加林的最优解是刘巧珍,那么现在高加林的最优解就是黄亚萍。

高加林已经不再是当初的那个高加林了,当初他在高家村的时候,刘巧珍是他能选择的选项里最好的,而现在他的选项里多了一个更好的选项,那便是黄亚萍。

3、刘巧珍和黄亚萍

黄亚萍优雅、美丽、有气质、会跳舞,是他曾经可望不可即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之间有共同话题,有共同的追求,他要的,她能给,就像那个海鸥牌的相机,对于他来说昂贵的相机,黄亚萍可以眼睛都不眨的拿来送人,这是他们之间的差距,也是他的契机。

选择了黄亚萍就像选择了一个美好的未来。

反观他和刘巧珍,现在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

刘巧珍不识字,没文化,成天挂在嘴边的就是今天谁家又生了几个小猪崽,明天谁家的鸡又下了几个蛋,每天都是那些话,那些他不敢兴趣的话,他不敢想,以后他们之间该是过的怎样的生活。

是不是也像老蒋一样,两个人天天吵架,想到他要和这样的一个不识字,没有文化的女子过一生,他本能的就开始惶恐,所以他害怕在巧珍的嘴里听到生娃两个字。

二、高加林嫌弃刘巧珍

随着高加林和黄亚萍的关系日益亲近,他越来越看不上刘巧珍了。

1、丝巾

一个男人的心在哪,钱就在哪。

老蒋虽然口头上嫌弃自己的妻子和他一直吵架,但是他把他的婆姨是真正放在心上的,知道高加林去西安学习,就让高加林帮他婆姨带一身衣服。

而高加林呢,自己去西安,也知道农村的人要干活不能穿裙子,要买衣裤,他也没给巧珍买一套衣服,只是买了一条丝巾。

一条丝巾还抵不过高加林给黄亚萍买的其中一份糖果。

刘巧珍带着那条丝巾问他:我好看吗?

高加林一愣,然后迅速说道:好看。

刘巧珍当然不及上海来的黄亚萍耀眼,高加林当初看到换了衣服出来的黄亚萍,他眼睛都看直了,好看、漂亮、有气质,这些赞美的词他说了又说。

现在轮到巧珍了,他就语塞了。

2、推迟订婚

高加林的父母催促高加林尽快和巧珍订婚,可是高加林并不愿意。

他推脱说,自己工作忙,这次好不容易请假回来看你们,如果还要请假回来结婚,领导会怎么想。现在全县的稿子都是我在写,我要是请假回来结婚耽误事怎么办。

高加林在县里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没有。

这次他回来是景老师让他回来看看父母的,不然他根本想不到回来,尽管他周六周日经常有时间和黄亚萍出去玩,他也想不到回去看看年迈的父母,又或者是他再也不想回到或者是回忆农村生活。

他撒谎欺骗父母说没有时间订婚,是因为他的内心还在纠结,他在纠结自己是该选择黄亚萍还是刘巧珍。

高加林其实没有他想像中的那么谨小慎微,如果真要是谨小慎微,他就不会主动去帮黄亚萍背锅了。

3、文学表达

高加林对刘巧珍的态度转变还是很大的,高加林还在上高中的时候,刘巧珍经常和他们一起去县城。

那时候的刘巧珍也听不懂高加林和高双星说话,但是高佳林总是会耐心解释,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

可是现在,他不会再解释,他只会怪她啰嗦。

刘巧珍送高加林回县城的那天,听到秋桂婶在哭诉,说又死了一只,高加林不解。

刘巧珍解释道,“他们家的大母猪前阵子生了十二只猪娃,被母猪压死了一只,所以只剩……”

高加林低头说道:“十一只”

刘巧珍接着说道:“对,十一只,可是你听,这又死了一只,所以只剩下……”

高加林抢先说道:十只。

高加林既无奈又叹着气说道,巧珍,其实有的时候说话没必要那么啰嗦,你直接告诉我是她家猪死了不是人死了不就行了吗?这个文学表达讲究的是一个简明扼要。

巧珍不解道,啥叫文学表达啊?

高加林解释说:就是把生活当中很多粗俗的东西,没必要的东西都给她剔除掉,只保留有价值的部分。

面对刘巧珍的不解,高加林的嫌弃溢于言表,直接说道:算了,我不和你说了,你没啥文化底子。

高加林对刘巧珍的耐心已经不复存在了,他甚至已经嫌弃这个没有文化却在落魄时陪伴他的农村女子了,她已经不耐烦听她说话了。

其实黄亚萍也不是什么都懂,但是他耐心解释,他和刘巧珍谈爱之前就知道她没有读过书,但是他现在却嫌弃她没有读过书,觉得她配不上他,高加林飘了。

在高加林的心里,刘巧珍其实没有那么重要,在他和黄亚萍交往之前,他问了很多次张克南怎么办,却没有一次想过刘巧珍该怎么办。

一旦他不要刘巧珍,巧珍的名声就完全毁了,但是他从来没有想过巧珍的以后该如何自处。

三、黄亚萍的心思

黄亚萍和高加林其实是同一类人。

黄亚萍在高中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对高加林另眼相看了,但是从来没有过任何逾矩的表现,因为她知道高加林以后是要回到农村的。

她欣赏他的才华,欣赏他的文采,但也只是欣赏而已。

那时的她更看重的是张克南给他的现在,张克南给她买零食,顺着她,捧着她,她感觉到从未有过的满足。

可是后来,高加林因为关系担任的县里的通讯员,她再次被他的文采折服,她压抑的心再次活泛了起来。

她开始看不上张克南,觉得他们俩没有共同语言,她开始主动引诱高加林。

高加林最后决定抛弃刘巧珍,黄亚萍是出了力的,明明自己和高加林都有对象,却还要撩拨他。

用她和张克南的感情内涵高加林和刘巧珍的感情,用前途和未来去引诱高加林。

黄亚萍真的有那么喜欢高加林吗?

其实不见得,在高加林和自己的未来之间还是要选择自己的未来的。

所以在高加林被张克南的妈妈举报后,她才会那么痛苦,因为她既不愿舍弃高加林,也不愿舍弃自己的城里户口陪高加林回到农村。

摊开了说,黄亚萍选择高加林,其实也只是因为他比张克南合适而已,难保以后遇到更合适的,她不会舍弃高加林。

四、高加林的“后果”

高加林在黄亚萍和刘巧珍之间选择了黄亚萍,但是迎接他的并不是一片坦途,而是新的磨难。

高加林和黄亚萍在一起后,张克南的母亲不能忍受这样的结果,一封举报信送了上去,高加林的通讯员被免了职,他再次回到了农村成为了一个农民。

高加林再次跌落谷底,再次回到农村的高加林不仅要忍受境遇上的落差,还要忍受村里人的闲言碎语。

这一次没有巧珍陪着他了,巧珍因为他的退婚和抛弃选择嫁给马栓,和马栓开启新生活。

景老师的话就像是高加林人生中的伏笔,高加林选择了黄亚萍,致使黄亚萍和张克南分手,张克南母亲不平,举报高加林,高加林再次回到农村成为一个农民。

结语

人人都骂高加林,人人都是高加林。

德顺爷说的对,人往高处走没错,但是脚一定要踩实了,不然爬的越高,摔得越重。

不论是选择黄亚萍还是选择刘巧珍,高加林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利,他唯一做错的事就是违背了自己的良心。

高加林无论选择了谁都不会幸福,如果高加林选择了刘巧珍,张克南的母亲不会举报他,他就会一直在城里当通讯员,前途光明。

但是他一定会为他放弃黄亚萍而后悔,他还是会嫌弃刘巧珍不识字,说不定他会成为第二个老蒋。

选择黄亚萍,就算张克南的母亲不举报他,他们一起回到上海,难保黄亚萍不会因为遇到比高加林更惊艳的人而放弃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