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归化城的西北方向,有这样一条小巷,巷子的西头挨着扎达盖河,东头挨着小北街,全长528.8米,宽3.7米,巷子宽敞且长,又临着西河。它与两边的杨家巷、十王庙巷平行,均能走到西河沿上。旧城的人们很多都熟悉它,它的名字就叫做“太官巷”。

“太官巷”原本不叫“太官巷”, 只是因为它在最后消失的时候名就叫“太官巷”,所以到现在人们依然这样称呼这条巷子。

“太官巷”最早的名字是“太和馆巷”,而“太和馆”一听就是一家老字号。确实,这是一家饭馆的名字,若是追溯历史,这家饭馆早在光绪五年的时候就出现了。

兴许是“太和馆巷”念起来总归是有一点拗口,而“太馆巷”叫起来就顺口多了。于是,人们就习惯叫它为“太馆巷”。时间久了,不知什么原因又变成了“太管巷”。因为“太和馆”的老板是来自山西太谷县的商人,所以在这期间还有不少人称呼“太管巷”为“太谷巷”。那个年代,读书识字的少,说有哪条街哪条巷都是靠口口相传,有时相近的发音出现混淆,再配合适当的推理判断,也就出现了几种称呼。所以,一条街巷同时出现几个名称的现象也不足为奇。再到后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干脆由官方确定为“太官巷”了。

也许是因为临近牛桥,又或者离河水较近,方便取水的缘故,与扎达盖河离得近的地方,总会出现与牛羊有关的加工业。在太官巷里,有字号的牛羊皮行就有五家,分别是德和隆、和合兴、万盛茂、茂盛生、和义堂。

据曾在太官巷居住过的80多岁的薛占华老人回忆,那时,每天都能看到拉着皮子的马车在巷子里忙碌着,马车上的皮子都是一整张一整张的,硬挺挺地在车上架着,就算是用马车拉,也垒不了几张,所以运送皮货总是要不断地进出。

柔软的皮子是后期加工过的,被称为熟皮,而这样硬挺挺的皮子,就是所谓的生皮,是需要再次加工的皮子。不管是生皮还是熟皮都有各自用处,因为这些皮坊加工的目的不同,又分为黑皮坊和白皮坊两种,其中黑皮坊就是加工生皮的。在太官巷里的这五家皮坊字号均是加工生皮的。

生皮的用途也是很广泛的,一般是用来加工成马匹专用的制品,如马笼头、马套脖、辕马身上的搭背、肚带等,这些东西都是磨损较多,且经常承受很大重量的东西,所以必须要用结实耐用且有韧性的皮子,而生皮正具有这样的特性。不过给马匹要选用柔软的皮子,不能磨伤马匹,所以多用牛生皮制作。而羊生皮更加细腻、薄厚均匀,外表光滑平整,且没有瑕疵,所以经常被当作鼓面使用,要是再深加工一下,还可以制作成皮衣之类,结实耐用。

除了老字号的皮坊之外,还有新中国成立后开设的新工厂。太官巷里就有一家专门制作骨胶的骨胶厂,骨胶就是利用动物骨头中的成分制作成的黏合剂,用途广泛。也许是因为这里经常会有取皮制皮后剩下的牛羊骨头,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工厂吧。利用牛羊做生意的,还有杂碎店。在太官巷里有家杂碎加工的店铺,这里不卖熬好的杂碎,而是专门售卖牛羊下水的店铺,也被叫做杂碎店。也许是利用皮坊加工剩下的牛羊杂碎所带动起来的副业吧。除了这些店铺,在太官巷,还有专门制作和修理家具的作坊。店家会按照顾客要求的款式来制作,这在当时,也算是相当新潮的定制作坊了。

当然,除工厂以外,还有一处太谷社相当出名。过去的城市里没有工商管理局,所以各行各业,各种买卖字号都会自行组成社团,一来共同商讨行业的发展趋势,二来可以在内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三来定期组织活动,还能增加各个商号和老乡之间的感情交流。太官巷还会被称为“太谷巷”,也许与巷子里的太谷社有着较大的关系。

别看太官巷很不起眼,但却暗藏着不少官宦人家,甚至这些人家的房屋都是按照规制建造的,只不过外形上较为普通,不甚引人注目罢了。据载:在清朝,等级制度森严,即使是财主、老板家,也只能盖成民居式样,材料可用上好的,做工也非常讲究。这种建筑的制式,呼市共有12座,也就是说十二个“嘎拉达”各有一所,分布在太官巷、杨家巷、美人桥等处。

“嘎拉达”是蒙古语里一种官职的名称,整个归化城里有12位“嘎拉达”,按照上面的说法,太官巷里就曾经有过一位“嘎拉达”的官邸,只不过太过类似于平常人家,而不被人所知。在太官巷里,可能有四五家当官人家的府邸,后来洪水来袭,把巷子毁了,就更没人知道了。

来源:记者 杨彩霞

校读/郭秀芬 责编/张臻 统筹/王方 审核/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