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女人决定嫁一个男人的时候,无论他有没有房子,是否给得起彩礼,她都会嫁给他。这个男人在其他人眼中不见得有多优秀,但是在爱他的女人心中,他的头顶是有光环的。
女人的婚姻就像是一个赌注,负责任的男人会说,“我不会让你输的”,不负责任的男人却会在心里想,“未来几十年,会发生什么事谁知道呢。”懂得感恩的男人会在结婚后善待自己的妻子,不懂珍惜的男人会认为女人嫁给自己不过是一种选择而已。
婚姻能否幸福,除了由夫妻二人决定之外,婆婆也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遇上一个好婆婆,女人幸福的可能性会大大提升,就算小两口偶尔有什么争执,婆婆也懂得批评儿子向着儿媳。

如果女人遇上一个恶婆婆,只怕她会无风起浪、无事生非,好像家里闹得鸡飞狗跳才是她最想看到的场景。遇上这样的婆婆,就是女人婚姻中的劫数。
倘若男人愿意向着自己的老婆,婚姻还有一线生机。倘若男人和自己的母亲穿同一条裤子,女人的婚姻就等于进了死胡同,根本无路可走。女人曾经对婚姻的一切美好憧憬,通通化为泡影,迎接她的只有冰冷的残局、无解的矛盾和巨大的落差。
女人可以接受婆婆的各种挑剔和刁难,如果说作为她的老公也不能理解她的话,女人在婚姻中就真的没有指望了。离婚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光荣的事,对于女人来说俨然成了一种解脱,可以永远逃离婆婆的“魔掌”,也能够看清男人在婚姻中的真面目。

欣然与男朋友谈恋爱的时候,她的想法很单纯,只要两个人相爱就好,只要男朋友心里只有她一个人就好。欣然完全不知道,恋爱与婚姻之间隔着一条根本无法逾越的鸿沟。恋爱时的风花雪月让欣然误以为,婚姻也不过如此。
恋爱一年半以后,欣然与男友的婚事提上了日程。在此之前,欣然没考虑过彩礼与婚房的事情。无论有没有彩礼,无论有没有婚房,她都一样会嫁他的。
或许,准婆婆就是看出了欣然的这点小心思,所以,彩礼坚持只有两万,婚房没有。当欣然把这件事跟自己的父母说了以后,父母一致认为,这样的家庭不能嫁。尤其双方家长见过面之后,欣然的父母就更不同意了。男方的母亲一看就不是好相处的人,而且,看她的穿衣打扮和所佩戴的首饰,根本就不是没有钱。

欣然的父母认为,如果男方家没有钱,没有婚房可以理解,两万彩礼也可以理解。可是,如果男方家有钱却不愿意出彩礼和婚房,那性质就完全变了。父母与欣然聊了好久,把这其中的利害关系也和她分析过了,欣然一意孤行,非嫁现在的男友不可,父母也没办法。
因为不想女儿受委屈,欣然的父母只得给她陪嫁了一套三居室,说是为了一步到位。装修钱、家具钱、家电钱都是欣然的父母出的,至于欣然那两万块的彩礼,拍婚纱照都不够呢。
结完婚之后,父母又资助小两口出去度蜜月。虽然他们看不惯亲家也不太喜欢女婿,可是只要女儿高兴,他们就高兴了。用父母的话说,“我们还能活多少年,钱早晚都是欣然的,只要女儿开心,比什么都重要。”

就这样,欣然和老公去了马尔代夫,一去就是一个月。这个蜜月对于欣然来说终生难忘,她知道父母为此付出了什么。度蜜月的时候,老公对她各种体贴、各种照顾,让欣然再次确认了她所嫁的人没有错。
欣然和老公度完蜜月,为了省点钱他们是坐夜班机回来的,下飞机已经是凌晨了。回到家门口,欣然发现门上贴的“囍”字与之前的不同了,打开房门竟然发现,屋子里全是人,家里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欣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老公也一脸茫然。直到婆婆对欣然说,“儿媳,你这陪嫁房这么大,刚好给你小叔子结婚用,连装修都省了。你算算,你们一间,小叔子一间,我一间,咱们一家人住刚刚好。今天是你小叔子的大喜日子,儿媳,你回来的太巧了,正好喝杯喜酒。”

欣然怎么也没想到,婆婆居然有如此奇葩的想法。房子是父母给自己的陪嫁,怎么变成小叔子的婚房了呢?按照婆婆的说法,她是准备和小叔子夫妻在这常住下去了。欣然表面上没有反对,而是说,“没问题,洞房时您瞧好吧。”
婆婆以为欣然答应了,她向小儿子报告了这个喜讯之后,就欢天喜地招呼客人去了。欣然问老公,“这事你之前知道吗?”老公差点对天发誓,“我保证,我真的不知道。”欣然是相信老公的,他俩这些天都在一起,确实没见他和婆婆打过电话、发过微信。
欣然有一些庆幸,幸好自己回来的正是时候,如果再晚两天的话,只怕房子是谁的真的说不准了。欣然一整天都特别配合婆婆,就连老公也以为欣然同意了弟弟、弟媳住在这里。

直到晚上宾客们都走了之后,欣然来到小叔子的房间,当着婆婆的面说,“婆婆、弟弟、弟媳,是这样的,你们现在住的这个房间呢,我感觉装修不太好,家具太老气,家电我也看着不顺眼。我准备重新装修,所以呢,麻烦你们今晚换个地方洞房吧。”
没过几分钟,家里就来了几个装修工人,当着婆婆的面把小叔子的房间砸得乱七八糟。欣然大致算了一下,婆婆换的实木家具、新家电差不多花了五六万,这下子全都报废了。
婆婆指责欣然,“儿媳,你这是干什么啊?你要是不同意早说啊,这下我得赔多少钱?”欣然说,“从始至终,我也没有说过一句同意啊。房子是我的,房本是我的名,你要是把我逼急了,我不仅把你和小叔子两口子赶出去,连你大儿子也不放过。”

婆婆看出欣然不是好惹的,带着小儿子夫妻俩连夜搬走了。欣然对老公说,“我不知道你是不是能够理解我的做法,但是,我对你的感情是真的。只不过,婆婆的做法有些过了,她怎么可以不经我的允许,把我的陪嫁房变成小叔子的婚房呢?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情?”
老公对欣然说,“老婆,这事我应该代替我妈、我弟弟向你道歉,确实不应该这样做。房子现在砸成这样我也有责任,我把工资卡交给你,里面还有一些钱可以重新装修一下。”
欣然说,“那就装修成一间宝宝房吧。”夫妻俩和好了。只不过婆婆的事,欣然还没想好以后怎样处理。

这段婚姻的一开始,就为今后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当婆婆认定了欣然非嫁自己的儿子不可时,先是把彩礼压到最低,之后又不愿意买婚房。这些欣然都接受了,于是婆婆得寸进尺,甚至打起了儿媳的陪嫁房的主意,想把儿媳的陪嫁房变成小儿子的婚房。
欣然大致算了一下,婆婆给小叔子夫妻买的实木家具、家电等差不多花了五六万,而婆婆只给了欣然两万彩礼。这一点,也让欣然很生气。在此之前,欣然可能并不介意婆婆给了她多少彩礼,就连没有婚房她也依然嫁了。
可是和小叔子结婚时的“配置”做了一下对比,欣然就怎么也接受不了的。欣然会出此下策,也是为了给自己出口气。只不过,她的方法是否有点极端,还有待商榷。
欣然确实应该为她的行为向老公道歉,即使婆婆再不对,即使小叔子再有错,也是老公至亲至爱的家人。欣然这样做确实解气了,但是,以后如何和婆婆相处,又如何再见小叔子夫妻呢?好在欣然的老公可以理解,同时他也承认了自己的问题,也认为母亲和弟弟的做法有些出格了。婆媳间的问题没能影响他们夫妻间的感情,这就是不幸之中的万幸了。

至于欣然的婆婆,希望她和小儿子能够同时反省一下自己,房子不是他们的,和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就算真的需要在欣然的房子里办喜事,是不是也要争求一下欣然的想法与意见呢?
婆婆应该明白,虽然欣然是她的儿媳,也是儿子名正言顺的妻子。但是欣然的房子不代表是儿子的房子,就算是儿子的房子也和她这个做母亲的没有半毛钱关系。如果能够想到这一点的话,相信这出闹剧就不会发生了。婆婆与儿媳之间,多一些分寸与界限,才能和平共处。
未来的日子里,欣然和老公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希望他们可以相互扶持,相互体谅,相互尊重,一直坚定地走下去,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今日话题
遇上这样的婆婆,你认为最合适的处理办法是什么?
欢迎来留言,说说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