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析了中国嫦娥五号任务带回的土壤样本后,科学家们在月球上的玻璃球体中发现了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项新的研究表明,中国研究人员可能在埋在月球上的奇怪玻璃球中发现了数十亿吨水,它们可能被用作未来月球基地的水源。
3月28日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的新分析显示,在月球土壤样本中收集的微小玻璃球,并于2020年12月由中国的嫦娥五号任务带到地球,它们可能非常丰富,在月球表面储存了多达3300亿吨(3000亿吨)的水。

玻璃球,也被称为撞击玻璃或微玻璃,是陨石以每小时数万到数十万英里的速度撞击月球时形成的,在月球表面爆炸出大块的月球地壳。在这些羽状物中,硅酸盐矿物被冲击力加热到熔融温度,结合形成微小的玻璃珠,像面包屑一样散落在周围的景观上。

月球的土壤含有氧气,这意味着这些珠子也含有氧气。当受到来自太阳风的电离氢原子(质子)撞击时,熔融球体中的氧发生反应,形成水,被吸入硅酸盐胶囊内。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球体被埋在月球尘埃颗粒之下,被称为风化层,并被困在地下,水仍然在里面。

研究人员说,在适当的温度下,其中一些珠子会将水释放到月球的大气层和表面,作为一个蓄水池,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被重新填充。对于NASA和中国国家航天局(CNSA)等想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的太空机构来说,这可能会使这些球体成为理想的水、氢和氧的来源。CSNSA预计其月球基地项目最快将于2029年完成。
“如果我们想从撞击玻璃珠中提取水,用于未来的月球探索,首先我们要收集它们,然后在烤箱中煮沸,冷却释放的水蒸气。最后,你会得到一瓶液态水,”该研究的合著者、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行星地质学家胡森在一封电子邮件中告诉生活科学。“另一个好处是,撞击玻璃珠在月球土壤中很常见,从赤道到极地,从东到西,在全球范围内均匀分布。”
中国的嫦娥五号任务以中国的月亮女神命名,是一系列任务中的第五次,旨在为未来人类登陆月球表面奠定基础。该任务在2020年12月返回地球之前降落在月球表面,从月球表面舀取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