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虽然在援乌的政治态度上有所动摇,但手下的动作并未停下,如此心口不一,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又是什么呢?

据美联社报道称,波兰总理莫拉维茨基、该国国防部长布拉什恰克以及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布勒东参观了位于波兰东南部的诺瓦德巴军火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天前,北约刚刚宣布了一项价值10亿欧元的计划,该计划旨在为乌克兰提供充足的火炮弹药,为具有此类能力的十一个国家与地区投入等额资金来提高产量。

苏联解体后,西方对于军火需求便大打折扣,许多军需生产线一夜之间转为民用。对于部分欧洲小国而言更是如此,尤其是长年来躺在北约这张大床上睡觉,更不用担心防务问题。

在伊拉克等战事中,北约采取的战术方式也以精准打击为主,对弹药的需求并不夸张。

哪怕是在俄乌爆发冲突初期,布鲁塞尔也未预料到乌克兰的战争损耗竟如此之大,当供不应求时才想着去填补。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表示,乌军在前线有限的反击源于西方军援不足。

事实上,该给的东西不是北约故意迟缓,而是需要时间。

北约对于各成员国的弹药库存是设置下限的,哪怕是在和平年代,这些国家的军火库存也不应低于某种程度。只不过欧洲各国并未充分认识到乌克兰地缘冲突的现实性,也不认为现代化战争还会爆发大规模炮战。

军火的后勤维护本就是防务预算中不可被削减的重大开支,因此各国也是能缩就缩。

或许西方并未预料到乌克兰军队有能力组织集团军的反攻,更无法想到在长达数百公里的绵延战线上双方会进行相当规模的炮战,因此当看到乌军要求的援助数量,北约不得不沉默。

过去为应急,北约各国不仅调动国内军工生产商连轴转,更是从韩国、摩洛哥、约旦等国订购弹药。

哪怕眼下北约急转弯,也需要时间去调配资源,在距离乌克兰前线更近的地方建厂、招工等布置生产线。

另一方面,各国的政府、议会不得不紧急商讨,是否为俄乌冲突增加预算。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称,德国财政部长林德纳表示,今年应增加百亿欧元以上的预算,用于“持续承诺”。

相同的问题广泛存在于美、英、法等其他西方国家,如何继续支持乌克兰,成为相当重要的政治难题。

俄罗斯与乌克兰的韧性都远远超出西方预期,俄罗斯并未因制裁而经济崩溃,乌克兰也仍在多个地区进行抵抗。

首批援助预算眼看就要见底,而新的预算又要从哪儿来呢?

其实无论是从哪个部门腾挪出这笔预算,都会引起非议,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欧洲只能硬着头皮挺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俄乌冲突不爆发,俄罗斯与欧洲之间还能本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规则进行博弈,甚至是实现战略共赢。

可眼下欧洲只能一条道走到黑,搞垮俄罗斯,既是美国的任务,也是欧洲的当务之急。

从历史经验而言,俄罗斯向西扩张的脚步并未停下,偏偏东欧局势复杂。除乌克兰与波兰外,众多东欧国家都缺乏战略纵深,一旦俄军向西挺进,将在短时间内横扫多国。

一旦普京认为在经济上不再依赖欧洲,而又不得不通过战争转移国内矛盾时,俄欧之间必将产生激烈的对峙。

现在这个苗头已经在冒出头,西方既然站在美国后面赌,也只能拼尽全力,力求能耗死俄罗斯。

据俄方估计称,截至2022年年底,美国及其盟国已经花费超1000亿美元的军事预算用来支持乌军。

要知道,2022年各国援助的武器除一些老旧的苏式战机与主战坦克外,多以单兵防空系统、反坦克武器、自杀式无人机以及步兵地雷、迫击炮为主,只有“海马斯”多管火箭炮系统能上得了台面。

可进入2023年,除北约提供的上百辆主战坦克外,还有“爱国者”等防空系统,未来还可能提供战斗机或其他高价值武器。

我们并不怀疑西方是否具备实力耗下去,但接连引起的政治动荡和经济负担是不可忽视的。

总而言之,俄乌冲突的时间不断延长,考验的将是俄罗斯同西方工业能力的快速转变。谁能快速调整进入战争状态,谁便在战场上多获得一份先机。眼下的情况,西方已经在奋起直追,不知乌军还要再撑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