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写了预测楼市还会有一波上涨,结果留言大部分都是看空的,认为我是房产博主,不得不这么说,如果你也这么想,说明你肯定不是我老粉,没有长期关注我的文章。

很多人记忆都是短暂的,我看空的时候,他觉得我胆子太小了,我开始看多,他又觉得我是为了卖房才这么说。

我研究房地产周期这么多年,发现很多不懂楼市的人只会固执己见,你要改变他的认知太难了,他不亲自踩个坑,绝对不会服气。

我说二线城市会涨一波,现在根本没几个人相信。因为他们也不会去关注人口和产业的发展趋势。

最近各个省份的人口数据都差不多出来了,又有新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口走势有一个很明显的变化是,之前那些人口增量一线都市圈,纷纷出现了调减的情况。

先是京津翼都市圈,继2021年负增长29.84万人后,2022年人口流失规模扩大至42.3万人。

其中,北京市人口减少了4.3万人,天津市人口减少了10万人,河北省的人口减少了28万人。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减下去,10年整个京津冀地区将会净流出人口高达300-400万人,甚至会更多。

还有长三角都市圈。去年整个长三角的人口增量只有47万人,10年来首次跌破100万,创下了历史最低。

江苏省的净增人口数量也从28万人减少到10万人,减少了一半。

浙江从净增人口72万人减少到37万人,也是减半。

上海市更是出现了直接负增长的情况,常住人口从2489万人减少到2475万人,是10年内人口减少最多的一次。

长三角作为经济高度活跃的地区,一直都有人口吸引力。但即便是像上海这样的大城市,这几年人口流失的趋势也开始显现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人口流动走向都有哪些趋势呢?

一是都市圈的内部迁移。

比如长三角都市圈,从上海流出的人口,来到了安徽。 安徽的净增人口在逐年增加,去年已经净增14万。

二是从一线到二线城市圈的迁移。

去年重庆的人口增量净增了7.7万,江西省净流入人口9.4万人,内蒙古自治区净流入人口6.5万人。

成都的情况也类似,人口从2021年的82.8万人略微增加至84.2万人。

用脚投票的数据往往才是最有力的。

大都市圈的吸引力,已经不如之前那么强劲。随着人口流动大洗牌,二线省会城市已经崛起了。

为什么很多人都想往二线城市跑了?

我认为有两点原因。

1、一线城市的生活成本太高了。

先不说买房,光是养娃这一项,就能把人给榨干。

如果你要鸡娃,搞各种培训,一年几十万都有可能。

之前有育娃研究员做过统计,要把一个孩子培养到成年,一线城市随随便便就是百万起步。试问有多少普通家庭可以付得起这个成本?

2、产业迁移驱动。

除了华为这种少数转移到东莞的,还有周边城市群除了低端制造业就近转移外,高端产业都不会选择周边都市圈。

因为这些周边城市群,除了物流近之外没有其他优势,也没有形成产业链。像河北和天津一样,北京的产业是转移过来了,但他们承接不住啊。

反观现在的二线城市,对落地的企业非常友好,无论是政策还是营商环境,像极了早期的一线城市。

首先,很多二线在招商引资上,特别是高端产业上是很舍得投入的,周边都市圈没有这个优势去跟二线去抢。

你看像京东方去合肥投资几百亿,当时合肥政府拿出了家底投资京东方股份,另外土地、税收都有巨大优惠。

还有一些强二线城市,率先发展起新兴产业,直接和大城市抢产业。

比如杭州高新区早年通过产业链招商,引进了一批像吉利集团、海亮集团的顶尖高新企业,致力于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顶尖核心技术的研发。

还率先打造了大健康产业集群,如今全球前十大药企中,已有一半在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

二线城市没有产业链怎么办?那就制造一条出来,把整个产业链给垂直整合了。

像威海高新区,为了惠普产业链量身定制了占地6000亩的激光打印机产业园,同时针对产业链发展所需定制配套了生产、研发、检测、认证等服务,最终引进了美国惠普公司。

另外,一些强二线,比如武汉、成都、重庆普遍都有高校教育资源优势,不缺人才,企业想招人很容易,用人成本也比一线低很多。

特别是高端产业,他们的研究院需要的是人才,不需要物流,所以大部分企业去投资的时候,都会首选杭州成都武汉西安合肥这样的区域中心城市。

这些是其他都市圈的城市所不具备的,最典型的就是中山、惠州这些城市。

之前就看到粉丝在我们文章底下留言问“为什么中山地多,房价便宜,位置不错,环境又好,经济却不发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想这个答案已经不用我说了,中山确实如这个粉丝说的这样,相比于很多城市,条件已经很好了,但是中山没有大量的人才储备啊,高校资源一般,企业过去了招不到人啊。

这些年来,二线城市的基础配套一直都在完善。医疗、教育、交通地铁......一线有的二线也慢慢都有了。详细可以看我们之前这篇文章:

再加上二线城市房价还不贵,现在有些年轻人,没有家庭背景的也不愿意去一线卷了。

产业、人口的迁移,其实也代表着买房的方向。

现在手里有点钱但是买不起一线城市的,我不建议你往周边城市群买。

你想想你住在深圳,买在惠州,现在没有地铁,交通也不方便,光是通勤时间来回就要花上好几个小时,教育医疗条件也都不好,真要看病,还得往深圳跑。

像惠州中山这种地方,产业配套都不如二线城市,人口留在中山惠州还不如直接回流二线省会城市。

那手里有钱要投资的,买二线城市的房子,你也不用担心房价不涨。

过去也许一线升值速度跑得比二线快,但未来不见得,尤其是一线非核心的普宅,我估计会跑不赢二线核心区的房子。

比如这几年发展得好一些的城市,成都、武汉、杭州、南京、厦门、合肥、西安等二线城市的涨幅,其实不比北上广深弱。

说实在的,要想让一线城市重现以前疯狂涨幅的势头,那是不可能的。房住不炒这几个字要牢牢记住,越是炒房风气重的城市,上头盯得越紧。

而且一线的资金门槛高啊,比如说你只有一百万的首付预算,在深圳你只能买到边角料。

反而去二线,这个预算的选择就很多了。

我身边就有一对小夫妻,人虽然还在深圳上班,但已经在武汉买了房子。面积大、离地铁口近、周边学校医院全齐活了,打算再打几年工就回去了。

最后做个小调查,如果你买不起一线的房子,会选择回二线吗?还是三四线?还是坚持留在一线租房或者去周边都市圈买房。

很多我们一些闭门分享会会在微信上通知,大家想参加的务必加上微信。

推荐:樱桃年度市场预判的文章已经发布了:

我其他的观点,务必关注我的另外一个号:

对了,跟关注我的宝宝们说下,微信推送规则彻底变了,如果你还想收到我们的推送通知,一定要记得加个“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