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包头市昆都仑区,有这样一位“老伙计”,它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是迄今为止包头市居住人口最多的小区。它见证了中国工业化进程的浩荡,承载了8万热血青年支援包钢建设的热诚,曾与一代又一代的包钢人谱写出“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动人序曲,它就是“友谊十九小区”。历经时代的变迁,这位“老伙计”从曾经的高层 “豪宅”变成了拥挤的“老破小”。建筑虽已老去,但情怀却从未改变。如今,这位“老伙计”抓住了城市更新的契机,实现了工业遗产旧貌换新颜、老破小蝶变幸福家,向整个包头市和包钢居民展示着新的活力。

清华同衡建筑分院作为友谊十九小区的改造设计团队主体,全程负责并见证了友谊十九更新改造的全过程。

01

项目背景

——建筑虽老,情怀未变

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深情讲述的“齐心协力建包钢”的历史佳话,将人们的回忆带回到了那段峥嵘岁月。

“一五”建设期间,22个省、55个市、300多家企业、8万热血青年来到内蒙古包头支援包钢建设,友谊十九社区就是于上世纪80年代建成的包钢职工家属区,这里的第一代居民都是极具荣光的包钢工人。

图源:包头发布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8761708148253804&wfr=spider&for=pc)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单体面积最大、居民最多的住宅社区,友谊十九小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至今已有30余年。岁月的斑驳已在友谊十九清晰地显现:建筑老旧、公共服务供给单一、基础服务缺失,小区已经难以满足居民的生活和精神需求。再加上昆都仑区南部的多个现代化高档小区陆续拔地而起,越发显得友谊十九小区落寞而拥挤。为此,包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友谊十九小区进行改造,以创建全国老旧小区改造标杆为目标,将友谊十九小区改造成 “适老适小”的全龄友好社区。2021年9月,清华同衡建筑分院全权负责并开始了友谊十九的改造设计工作,一场轰轰烈烈的、把发展红利反哺到人民身上同时惠及更多群众的社区复兴计划就此拉开了序幕。

02

问题导向

——寻找人民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

“欲治病者,必先识病之名”。

改造不仅仅是小区环境、硬件设施的提升,还应该尊重居民的生活方式,了解当地居民的真实需求,解决居民的迫切问题。改造方案设计团队前期对小区现状人口结构、道路交通、建筑设施情况、环境空间以及存量用房、商业设施、配套设施等情况进行了细致调研摸排。在与居委会及居民代表座谈了解概况后,明确了友谊十九小区不仅存在着全国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硬件设施和社区管理上的共性问题,还由于该社区作为包钢职工宿舍的历史属性和超大改造体量,存在着较为特殊的老龄化问题以及如何通过改造弘扬包钢精神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区面临的现状问题

首先,友谊十九小区作为曾经的包钢职工宿舍承载了无数包钢人的记忆,其改造不仅是对小区外貌的焕新,更是对包钢记忆的唤醒、对包钢活力的重塑。

其次,友谊十九小区拥有196栋住宅楼,共有居民12412户,人口共3万余人,是体量庞大的老旧小区。小区在管理方面无序且混乱,存在路面破损失修,机动车无序停放,交通流线不明、管井设备影响通行等问题;在建筑本体方面,存在外立面破损、保温层缺失、管道老化腐蚀严重、飞线杂乱等现象;并且小区内景观环境差:缺少绿化休闲空间、儿童活动场地、体育锻炼设施。此外,低效存量用房较多:21个车棚,闲置锅炉房,多处低效小商业,大片空地。

最后,通过调研发现,小区内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到1/3,青年人占比较小,居民中有失能半失能人口212人,表明小区内存在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老年人对住宅楼内外的适老化设施、对小区内的老年人活动场地、对健康的养老生活都有强烈的需求。

“当年我们坐着火车从山西、东北、河北过来支援包头建设,这里还是一片沙地,什么都没有,我们在这奉献了一生!现在年纪大了,也舍不得离开这片厂区,我们就想每天能下楼压压腿活动活动,坐着唠唠嗑。平时在家身体不舒服的时候能有个医生护士上门给我们检查检查身体就更好了!”

“现在孩子们长大了都搬走了,屋里就剩下我一人,每天吃饭成了头疼的问题。每天想好吃什么再买菜做饭洗碗,折腾下来太累了。要是社区里有个食堂,再有个吃完饭休息的地方,就都不用上下爬楼了。”……

在工作组深度调研时,太多的老年人表达

03

目标导向

——查找影响城市竞争力、承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短板弱项

友谊十九小区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应属于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其应统筹建设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街道综合服务中心以及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显然,目前来看这些配套公服在友谊十九小区内都是缺失的,结合小区自身深层需求,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迫在眉睫。探索“厂城融合”的路径,重新优化织补城市道路交通,补充完善城市道路主次支路网结构,引入城市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文化产品,走出一条以“厂区融入城区、以老旧小区改造推动街区更新”的新路径。[1]

15分钟生活圈服务设施配置示意

1、“楼道革命”——从住宅楼本身出发全面落实各项基础类改造措施提升居住品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楼本体改造项

楼本体改造前后对比图

住宅楼本体是居民生活最基本的硬件,房子好不好直接影响着居民日常生活的幸福感。30十年前包钢工人一家几口从二十来平的土屋或者一室半的小平房搬进友谊十九的楼房,对分到的这座“豪宅”的欢喜之情难以言表。然而30年后的今天这些“豪宅”却荣光不在,显得那么老旧破败,这极大的反差也在提醒着楼本体改造的重大意义。

友谊十九楼本体的改造包含了节能改造、外立面改造、屋面修缮、楼梯间修整、无障碍设施改造以及楼体接口处的供水工程改造、雨水工程改造和污水工程改造。

小区内的196楼住宅楼均为砖混结构,建造之初都没有设计楼体保温。包头的冬天最冷时气温能达到零下三四十度,尽管每户都接入了市政供暖,但在冬天室内温度也只有大概十度左右。本次楼本体通过节能改造,均增加了建筑外墙保温,同时也为楼房公区以及户内更换了断桥铝门窗,这使得冬天每户人家的室内温度提高了五度左右。

在对楼梯间进行墙面粉刷、地面踏步修缮、整理裸露线管的同时,充分考虑老年人及部分生活不便人群的出行需求,相对应的增加设计适老化措施,包括单元门出入口增设无障碍防滑坡道、梯段内增设无障碍扶手和适老折叠座椅、楼梯踏步采用防滑措施及蓄光标识等。

2、“环境革命”——从小区空间环境出发打造宜人宜居好小区

小区公区是居民生活的第二居所,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区公区逐渐变得面目全非, 首先是地下管网设施老化,尤其是排水管网破损出现下水漏,导致小区路面坍塌严重。另一方面是公共空间逐渐因为停车位不足的问题被一点点占用蚕食,再加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活动需求,小区里的活动场地与停车的矛盾就愈发激烈。

友谊十九的公区改造分为三大部分:

1,重新梳理小区交通路网关系和居住组团划分,同时提高小区内主路等级并融入城市路网,依次来缓解小区内交通和停车压力。

2,对社区小市政管网进行全面改造。由清华同衡设计团队牵头,协调电力、电信、供水、供热、消防、园林、环卫等多单位同步进行分项管网改造。

3,对小区景观环境进行设计改造,其包括环卫设施、绿化广场、社区停车、公共照明、文体休闲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适老化设施、特色风貌标识等。以居住组团为单元,打造便捷竖向的5分钟生活圈,解决社区居民儿童游戏、求医问药、买菜购物、休闲健身、老人看护等基本生活需求。

慢行步道改造前后对比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口袋公园建成图

友谊生态广场建成图

公共区域景观环境的设计是老旧小区改造设计工作中的一项亮眼之笔。面对公区该怎么改这个问题?清华同衡的设计团队从多年的旧改工作中总结探索出了一条独特的迭代工作方式。

以最贴近居民生活的宅间空间设计为例,清华同衡设计团队经历了“为民而改”到“由民而改”的工作发展过程,推动设计工作转换方式的主要原因就是设计施工与居民生活习惯的矛盾。简单来说“为民而改”是以设计站主导,通盘考虑“道路-停车-场地”的问题再进行设计,但后期施工过程当中碰到了很多居民(尤其是1层住户)的反对,因为设计改变了他们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比如居民家门口一直都是绿化,但改成设计成了停车位,就会引起比较强烈的抵触。而“由民而改”是以居民意见站主导,充分尊重居民对自家门前一亩三分地的想法,这样虽然居民皆大欢喜,但增加了设计和施工的复杂程度,同时也增大了改造预算。

友谊十九宅间空间的设计工作采用了“模块化可替代可复制”的设计思路,宅间设计保留了原有的“道路-停车-场地”的逻辑关系,其场地设计成休闲、养老、儿童娱乐、运动健身等多种主题供居民选择。以尊重居民原有生活方式为出发点,以解决小区整体的停车和活动场地需求为落脚点,有序引导居民参与,高效推进设计施工。

模块化宅间场地设计示意图

3、“管理革命”——从现代社区治理出发探索新型好社区治理模式

友谊十九小区在改造方案设计、改造施工、物业管理、空间运营等全部环节中坚持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机制,同时加强专营设施改造统筹衔接,积极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

针对小区突出的老龄化问题,设计完善的“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三级养老体系并且搭建智慧养老信息平台,实现“机构-社区-居家”养老联动。对小区内废弃的大型锅炉房和分散各处的自行车棚进行改造利用,同时新建机构养老服务楼与社区医院及其他知名医院组成医疗联合体:锅炉房主体改造成为街区服务核心,植入新功能创造新体验,集社区活动、日间照料、社区食堂等多用途为一体;对小区内散布的自行车棚进行改造,兼顾住区组团五分钟生活区的配套要求,打造以社区办公、便民服务为主的服务型邻里中心和以社区食堂、助老托幼为主的适老型邻里中心两种;同步推进居民户内的适老化装修改造,打造切实解决不同类型老人宜居场景。

多层级社区服务体系结构图

街区服务核心——锅炉房改造前后对比图

多种类邻里中心——自行车棚改造前后对比图

新建机构养老服务楼建成图

4、“完整社区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增进民生福祉

改造设计以高标准适配住建部《完整居住社区建设标准(2021-55号)》的各项要求。完善了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托儿所、幼儿园、老年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健全了便民商业服务设施,设置多个综合超市、多个邮件和快件寄递服务设施、多个各类便民商业网点;完备了市政配套基础社会,水、电、路、气、热、信做到路路通路路顺、梳理了小区交通系统和慢行系统,增设了充电设施以及各类无障碍设施;设计充足的公共活动场地,环卫设施、公共活动场地、公共绿地一项不落;小区实行物业管理全覆盖,搭建了物业管理平台和智慧养老平台;健全了 “党委领导、政府组织、业主参与、企业服务”的社区管理机制,复兴多元共生的城市文化,塑造活力社区新风貌。

04

结语

政策惠民,锐变新生。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个普通小区的升级改造背后就是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变迁,我们承载这过去的荣光和沉淀,披上与时俱进的梦想之翼,让这片拥有无数回忆的土地向着更美好的未来不断刷新幸福记录。

友谊十九小区部分建成照片展示

设计团队:建筑分院设计五所、设计三所、机电工程设计所

详细规划研究中心城市更新设计研究所

设计人员:孙福庆、刘巍、谭涛、欧阳羚尧、邵 冰、王会轩、王建超、王泰龙、孙丽颖、张阳阳、汪锐、尹大鹏、赵洋、张玥。

撰稿|欧阳羚尧

排版|李刚

封面图 / 图片|供稿部门

供稿部门|清华同衡 建筑分院、宣传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