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中将神秘失踪,七年后周总理追问,无人知晓,终沉冤昭雪
在经历长达22年的武装革命斗争之后,中国共产党率领着全国人民开天辟地建立了新中国。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用他们血泪染就了五星红旗的鲜艳。1955年,为了表彰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革命将领们,进行了著名的授衔仪式,共授予10名元帅,10名大将,47位上将,175位中将和802名少将。这些元帅与将军都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没想到的是其中一位中将神秘失踪7年却无人知晓,后来还是在周总理的追问和指示下才找到了踪迹。

这位开国中将名叫吴克华,是军队中的司令专业户,解放后曾历任第15兵团副司令员,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炮军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成都、新疆军区司令员。从这一连串的职务中不难看出,吴克华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将军,受到国家的重用。
吴克华是江西省戈阳县人,1929年便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了土地革命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一位久经沙场、能征善战的优秀军事指挥员。
农民出身的吴克华因为14岁丧父,便早早在外谋生,在1928年参与农民暴动,也就是方志敏领导的戈阳起义,与方志敏的相遇是吴克华这辈子最大的转机,树立了吴克华坚定的革命信念。

方志敏成立了信江军政学校,负责培训农民起义人员的军事技能,方志敏很早就意识到了农民队伍中培养知识分子和专业人才的重要性,时年16岁的吴克华进入这所学校学习。因为吃饭慢,站队差等生活习惯问题,吴克华总被教官训斥,年幼的吴克华一度产生了当逃兵的念头,是方志敏对他的教导让他打消了这个念头并坚定了革命的方向。
后来在吴克华丢枪事件中,因为吴克华的松懈大意,被一个俘虏兵偷走了,丢枪不是一件小事,方志敏严肃地批评吴克华并要求他杀敌立功,赦免了吴克华的处分。这件事吴克华没有受到任何惩罚,但是对他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开始意识到了革命斗争不是一件儿戏的事情,需要时时刻刻提高警惕,在这样的觉悟下吴克华在战斗中逐渐脱颖而出,在军部特务连任排长。
一次一次的战斗中,一次一次的教导中,方志敏的人生信条,革命精神深深根植在吴克华心中,支撑着他成为一名中将级别的开国元勋。

动乱中,吴克华,萧华,莫文骅被戴上了";三华反三军";的罪名,吴克华被非法";监护";,立案审查。说是审查,实为监禁折磨,没想到的是这一监禁便是七年,人们都忘了吴克华被关押这回事。
直到林彪败亡之后,周总理在政治局会议上突然发问吴克华去哪了,一时间众人语塞,吴克华中将的下落无人知晓。解放军总政治部立刻开展了调查,通过大量的询问调查终于获知吴克华被秘密关押在一处地下室。当时斗争环境复杂,政治部主任李德生想了个提审的办法才成功将吴克华解救出来。

饱受动乱迫害的吴克华一时之间难以置信,以为又是为批斗设的骗局,只一味说着";我有罪";,经过一番解释吴克华的心理状态才恢复正常。从1967到1974年,吴克华被秘密监禁了7年多时间,即便遭受到了如此长久的、非人的身心折磨,吴克华并没有太多怨言。在沉冤昭雪之后,别人称赞他是反林彪的英雄,吴克华说自己并没有那么高的水平。
刚正不阿、廉洁自持的吴克华将军终生信奉的格言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临终遗言是将自己的骨灰撒到战斗过的革命圣地——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