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讲究传承,在赵昌林先生第六届收徒现场,我们又见证了这一传统仪式。本次拜师仪式的见证嘉宾是在全国政策科学研究会副秘书长季钟,拜师两位徒弟分别是刘汉良、徐超,拜师过程庄严、神圣,递交拜师帖、师训、徒弟向师父行鞠躬礼并敬茶、递交拜师帖,立誓诚心诚意传承弘扬文化艺术,师父对徒弟殷切叮咛,同门师徒合影,传统的拜师仪式流程引人注目,让人感受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昌林先生刻苦研究书法技艺40多年,主要研究书法源流,致力探索文明历史,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此次拜师收徒旨在为满足对优秀传统文化有强烈需求的学生之约请,将毕生书法经验以及心得潜心传给后辈。

两位学生按传统仪式依次向师父赵昌林先生鞠躬、敬茶、递交拜师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介绍,赵昌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杰出传承人,他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笔耕不辍,在书法艺术成就方面收获甚丰,影响颇大。赵昌林以“技法”为根本,出版发行了《墨海诗行》《赵昌林诗词卷》等各类书籍,在全国书法及诗词领域引起较大反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师现场赵昌林先生赠送弟子们一人一支定制毛笔,这是写书法不可或缺的工具,赵昌林现场告诫徒弟们:“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你们在各自领域都有不同的建树,百花齐放,要甘于寂寞、甘于孤独、甘于清贫,不要骄傲,希望徒弟们能真正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季钟秘书长在致辞中讲到:今天很高兴参加赵昌林先生的收徒仪式,学生们要向师父虚心求教,赵昌林先生收你们做徒弟,是一种幸运和荣誉,不光是要向赵老师学好书法,同时也要学习赵老师的人品和德行,努力鞭策自己,不断反思,在各自专业上进一步提高自己,学生们在各自工作中遇到困难时,互相及时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携手前进,共同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位学生刘汉良、徐超也纷纷表态,无论书法艺术还是品行风格,以后加倍努力向师父学习,争取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接班人,把中华传统文化发扬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谈及拜师仪式时,赵昌林先生说收徒首先要看重的是一个人的人品,然后才是技艺水平, 勤奋学习、修身立德,不仅要学习精湛的技艺,更要传承好高尚德行,薪火相传,又说到自己的恩师欧阳中石先生给自己题字《德艺》,希望自己的徒弟也做一个德艺双馨的文化艺术传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