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知道?在上个世纪,冰岛和英国之间为了“多吃一口鳕鱼”,爆发了三次战争!
1944年,冰岛进行“独立公投”,多数人表示支持建立共和国。很快,冰岛脱离了丹麦,成立了冰岛共和国。
独立后的冰岛,经济发展成了头等难题。一个面积10万平方公里的岛上,火山高达二三百座,冰川面积也十分广阔。种地不行,要矿也没矿。所幸,冰岛处在冷暖洋流交汇处,是天然渔场,尤其盛产欧洲吃货们最喜爱的鳕鱼!因此,冰岛人把渔业看成了自己的“命根子”。
英国眼红冰岛鳕鱼资源已久。在冰岛属于丹麦管辖时,英国渔船多次前往冰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丹麦肯定不愿意,和英国的矛盾愈演愈烈。
炸鱼和薯条是英国人的传统食物,在19世纪,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科技的进步,推动了英国食物的变革。英国对鳕鱼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英国在冰岛附近海域的船只数量只增不减。

为了鳕鱼资源,丹麦对外宣称,在冰岛海岸附近50海里的海域内,别国捕鱼船只禁止入内。这一举动,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利益。
大英帝国很强势,用武力使丹麦屈服。在1901年,丹麦被迫与英国签订协议,限制海域为3海里。之后,随着国际法的完善,3海里的领海限制还成为了国际共识。丹麦眼睁睁看着英国过度捕捞附近鱼类资源,却也无可奈何。


第一次鳕鱼战争
1944年冰岛脱离丹麦管辖,他们对武装力量不感兴趣,一心想要发展本国经济。
上世纪的冰岛不比现在,旅游业发达,那时候冰岛人最看重的就是鳕鱼资源。冰岛希望通过先捕捞鳕鱼,再进行加工、出口来发展经济。
但是,现实有两点原因影响冰岛的计划。
一是限制捕鱼的海域范围太短了,仅仅只有三海里。别国船只都来抢鳕鱼,鳕鱼数量急剧减少。二是,冰岛捕鱼设备落后,捕鱼数量远远低于其他国家,他们没有竞争优势。
1948年,冰岛制定了限制国外渔船过度捕鱼的法案,但冰岛作为一个“不设军队”的国家,武力值几乎等于零,仅凭借限制法案是不行的。

1949年,冰岛与英国进行谈判,提议废除丹麦与英国签订的3海里的领海限制,3海里哪里够他们捕鱼,冰岛要求延长领海距离。
冰岛这一提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在1952年,冰岛宣布领海宽度延长至4海里。
英国心里不舒坦,决定报复冰岛。想发展经济是吧!英国直接限制本国进口冰岛海产品。冰岛出口的海产品有30%是出口到英国市场,英国这一报复行为,严重影响了冰岛的经济发展。
冰岛和苏联往来密切,西方国家坐不住了。因为冰岛处于大西洋到北冰洋的战略要地,如果冰岛和苏联一家亲,这无疑会威胁到他们。因此,美国向英国施压,允许冰岛延长至4海里领海的要求。
冰岛跟英国的矛盾暂时停歇,可平静了两年后,冰岛人渐渐意识到,延长了1海里毫无用处,英国拖网捕捞,范围能从水底扩展到全部水层,鳕鱼全被英国捞了,他们还捞什么。

1958年5月,冰岛宣布领海范围从4海里延长至12海里,并通告外国捕鱼船只在8月30号之前离开。
碍于冰岛背靠大树好乘凉,外国捕鱼船只陆陆续续离开了,只剩下英国在死倔。因此,冰岛与英国在平静两年后,矛盾再次爆发。
1958年9月1日,英国海军出动37艘舰艇、七千余名士兵为英国渔船护航,第一次鳕鱼战争爆发。英国认为自己装备精良、战斗素质高,冰岛一个没有军队的国家,根本不敢与自己开战。
冰岛只有七艘巡逻舰,以及一架PBY水上飞机,而且,这些装备基本都过于老旧。但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冰岛人作为北欧海盗的后代,不服就干!
冰岛果断开炮驱逐英国渔船,捍卫自己的利益。但他们并非莽夫,深知两国差距大,为了避免更大的冲突,冰岛人只是向船身开炮,并未伤害船员。而英国这方面,其实也有自己的顾虑。
冰岛和英国一样都是北约成员国,如果战事上升到另一个高度,美国以及其他北约成员国肯定会介入此事。因此,这两个国家之间算是小打小闹,并未有人伤亡。
英国捕鱼,冰岛的人就在对面干扰,用大炮轰船身,长此以往下来,双方都得不偿失。在1961年,英国无奈妥协,承认了冰岛12海里领海线。

再次爆发战争
时间来到10年后,那时候,因为捕鱼装备升级、以及世界对鳕鱼的需求增加。此外,冰岛政府已经换了领导人。(既然是上一届政党的命令,那就和他没关系)。冰岛再次宣布,将禁渔界限扩大到50海里。
为了不让英国捕鱼,冰岛拿着扩音器喊、并多次投射信件。英国渔船不当回事,直接把信扔海里。眼见没有作用,冰岛更换对策,把其昂贵的渔网割断、炮轰船只,言语嘲笑英国渔民,你能拿我怎么样。
英国忍无可忍,这太得寸进尺了,于是,第二次鳕鱼战争爆发。
冰岛与英国互相“骚扰”了一年,英国损失惨重,一张渔网价值五千美元,他们有69艘渔船的渔网都被损坏了。此外,冰岛人还聚集在首都游行,一鼓作气把英国大使馆砸了。
对于冰岛此等行径,英国很想拿大炮轰了他们。但这只能归想象,毕竟冰岛人没有伤人,他们没有借口开打。此外,冰岛作为一个没有军队的小国,如果真要和他们打,这有失英国的声誉。
冰岛继小打小闹之后,眼见没什么效果,放出了大招。要不还是退出北约吧,和苏联老大哥一家亲去。
之后,美国急眼了,这可不能让苏联势力渗透进冰岛。于是,美国联合北约各成员国,轮番和英国沟通、施压。英国无奈妥协,承认冰岛50海里的禁渔界限。
1975年,由于之前过度捕捞鳕鱼,鳕鱼资源逐年递减。冰岛打着保护鳕鱼资源的口号,提出要将禁渔区域扩大到200海里。于是,第三次鳕鱼战争爆发了。
冰岛经验丰富,再次上演割渔网、炸船只等戏码。此次冲突持续五个月后,欧共体跑去安慰英国,大家都是一家人,要一团和气啦。英国冷哼,拒不妥协,还将冰岛告上了联合国。欧共体见无法调停,直接公开宣称。成员国海洋专属经济区为200海里。
- 在“众叛亲离”之下,英国最终让步了!在上世纪80年代,200海里专属经济区这一规定还被写进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冰岛以弱胜强,三次挑战英国,为自己争取了权益,甚至改变了世界的海洋规则,这实属罕见!